第55章 大义觉迷录上写得明明白白,某人就是
满京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5章 大义觉迷录上写得明明白白,某人就是,我,历史系!小小清穿拿捏拿捏,满京唐,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旁人家六个多月的孩子也就会坐,会模糊发出个阿玛的阿、额娘的额。哪像朕的乌那希啊?不但爬得极快,还会喊玛法……”</p>
他这调子一起,身边的皇子、奴才跟大臣们自然纷纷附和。</p>
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差点把乌那希夸成神童。</p>
只太子不以为然地笑了笑:“小丫头确实伶俐,但圣人云贵人语迟。”</p>
嘿,这多会泼凉水呢?</p>
把当事格格都气着了:“呸呸!”</p>
[真是把无知当优越呀!贵人语迟,敏于行却不讷于言,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本意是指有内涵和思想的人不会多说话,也不会抢着说话,强调的是行动敏捷而言语谨慎,跟小孩说话早晚有个屁的关系呀?]</p>
[后人牵强附会罢了。实际上,孩子语言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发育、环境跟教学等等。]</p>
[跟孩子多说话,互动多,让她有充足的学习机会,自然一日千里。否则没准憋成小哑巴呢,还贵人语迟。传说明英宗朱祁镇六岁才会说话,那迟不迟?结果呢?]</p>
[几十万大军打几万,才出家门口二百多里地,就被打得溃不成军,自己都被迫留学了。要不是朱祁玉跟于谦力挽狂澜,朱明天下不到百年就得下台三鞠躬了……]</p>
这例子举的实在太硬,把原准备怒骂太子一顿的康熙都给气忘词了。</p>
只转头对一脸骄傲,特别与有荣焉的弘晖道:“你小子最近在学论语呢,给你二伯解释解释贵人语迟的意思。”</p>
“嗻。”</p>
小家伙脆声应道,背了好多长一段成语出处的《论语·学而》篇。</p>
认真翻译原文,然后才道:“世人断章取义,觉得说话晚的孩子会更聪明、更容易成为贵人,孙儿以为不然。”</p>
“哦?”康熙微笑,颇有些兴味地道:“这是为何呢?”</p>
“这……”</p>
“你且大胆说来,说得好了,皇玛法重重有赏。”</p>
弘晖打了个千儿:“那孙儿姑妄言之,皇玛法您姑妄听之。孙儿以为,所谓贵人,车马如簇,身边定然是仆从云集的。哪会亲力亲为照顾孩子呢?多是底下的奴才们伺候着。”</p>
“为奴者,生死皆系于主子一念之间。自然是将谨慎二字刻进骨子里的,唯恐因言获罪。尤其在小主子面前,更不敢有半点污言秽语,唯恐被学了去耽搁了自己的小命。”</p>
“而孩童学话学话的,周围寂然一片,又何处学去?少学少练,自然贵人语迟咯~”</p>
说完小家伙就一脸‘孙儿大胆直言,也不知道对不对,还请皇玛法点评’的模样。</p>
可把康熙给惊喜的:“朕若是记得没错,晖儿是康熙三十六年生人?”</p>
“是,康熙三十六年三月廿六,前两日才过了七周岁生辰。”</p>
才七周岁就能有如此见识了?</p>
这才是真正的神童吧!</p>
在场群臣纷纷侧目,接下来的马屁都真心实意了许多。</p>
现场一片和乐融融。</p>
只仿佛被隔空打了一巴掌的太子脸色铁青,看着弘晖小哥俩那眼神狠辣辣的。</p>
吓得乌那希心下一凛:[哎哟喂,该不会第三种推测才是真的,历史上的弘晖真死于宫廷倾轧吧?虽然,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他能下作到对侄子侄女动手,但刚刚那个眼神真的好可怕。]</p>
[而且大义觉迷录为证,某太子嫉妒心可强啦!他曾嫉妒阿玛得宠,一脚把他踢下台阶。]</p>
[有如此案底在,被小哥哥打了脸心生恨意。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顺便给阿玛一个狠狠的教训,好像也不是不可能?]</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