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之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89 章 盖一个房子,乡村风流傻子神医,仲夏之夜,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盖一个房子

胡媚儿把最后一根削好的木楔子递给张铁柱时,晨露刚从松针上滚落。她蹲在刚平整好的空地上,红衣裙摆沾了层薄土,却丝毫没影响眼底的亮意——这片背靠山崖、面朝溪流的地儿,是他们找了三天才定下的宅基地,往后就要在这里盖属于他们的家。</p>

“先把地基砸实了。”张铁柱接过木楔,掌心的老茧蹭过她的指尖,带着熟悉的温度。他挥起石锤,“嘭”的一声将木楔砸进土里,震起的尘土落在胡媚儿发间,像撒了把碎金。冰瑶从溪边拎着水桶回来,素白的衣袖挽到小臂,露出线条利落的手腕,桶里的清水晃荡着,映出她带笑的眉眼:“周怡托人捎来的‘夯土法’,说用草木灰混着黄泥,地基能稳三十年。”</p>

胡媚儿蹦起来抢过水桶:“我来和泥!上次在镇上看瓦匠师傅弄过,加点碎麦秆更结实!”她往黄泥里撒着麦秆,动作却没个准头,麦秆撒得满地都是。张铁柱笑着从身后环住她的腰,握着她的手调整力道:“慢着点,像揉面团似的,得把麦秆都揉进泥里。”温热的气息拂过耳畔,胡媚儿的脸颊瞬间烧起来,手里的活计却慢了下来,任由他带着自己一下下和着黄泥。</p>

冰瑶在一旁削着木梁,素白的劲装沾了些木屑,却难掩专注。她选的都是百年松木,纹理紧实,用寒冰气处理过边缘,既防蛀又耐用。偶尔抬眼,见张铁柱正帮胡媚儿擦掉鼻尖的泥点,两人相视而笑的模样像幅暖融融的画,她的嘴角也不自觉地弯了弯,手里的匕首削得更稳了。</p>

正午的太阳晒得人发暖,张铁柱把夯土的石碾子推到地基中央,胡媚儿和冰瑶各拽着一根绳子,三人合力将石碾子拉起又砸下,黄泥在重压下渐渐变得紧实。“歇会儿吧。”张铁柱擦了把汗,从背包里掏出野果,递了颗最红的给胡媚儿,又挑了颗偏酸的递给冰瑶——他记得冰瑶爱吃酸的,上次烤野猪时,她就着酸果吃了两大块肉。</p>

胡媚儿咬着野果,突然指着远处的竹林:“我们在屋檐下种几丛竹子吧!夏天能挡太阳,冬天还能砍来当柴烧。”她又拽着张铁柱的胳膊晃了晃,“再搭个葡萄架,明年春天种上葡萄,秋天就能吃了!”</p>

“都听你的。”张铁柱笑着点头,目光落在她亮晶晶的眼睛上。自从决定盖房子,胡媚儿就像变了个人,每天都有新想法,从窗户的样式到院子里种什么花,都规划得清清楚楚,连冰瑶都被她带动着,偶尔会提些建议,比如在房后挖个地窖存过冬的食物。</p>

接下来的日子,三人分工明确。张铁柱负责搭建屋架,他力气大,能将沉重的木梁稳稳架在立柱上;胡媚儿跟着打下手,递钉子、扶木柱,偶尔还会突发奇想,在木头上刻些歪歪扭扭的花纹;冰瑶则发挥寒冰功的优势,将切割好的木板冻得更坚硬,还在屋顶铺了层用寒冰气处理过的茅草,既防水又保暖。</p>

这天傍晚,张铁柱刚把最后一根椽子钉好,胡媚儿就捧着刚烤好的红薯跑过来:“快尝尝!我在火堆里埋了好久,肯定甜!”她剥开焦黑的薯皮,金黄的薯肉冒着热气,递到张铁柱嘴边。张铁柱咬了一大口,甜糯的薯肉在嘴里化开,混着胡媚儿指尖的温度,比任何山珍海味都香。</p>

冰瑶站在屋檐下,看着两人分享红薯的模样,突然开口:“我去镇上买些瓦片吧,茅草顶虽好,却怕大风。”她的浅眸里带着认真,“顺便买些布料,给你们做两身新衣裳。”</p>

“我跟你一起去!”胡媚儿立刻举手,“我还想给房子买两扇木门,再扯些红布挂在门上,像镇上人家娶媳妇那样!”</p>

张铁柱看着她们雀跃的样子,心里暖暖的:“早去早回,路上小心。”他从怀里掏出些碎银子递给冰瑶,“多买点肉回来,晚上我们炖肉吃。”</p>

两人走后,张铁柱在院子里挖起了菜窖。他想,等房子盖好,就种上白菜、萝卜,再养几只鸡鸭,冬天就能吃上新鲜的蔬菜和鸡蛋了。正挖着,突然摸到块硬邦邦的东西,扒开泥土一看,竟是块天然的青石板,大小正好能当灶台的台面。他笑着将石板搬出来,心里越发觉得,这里就是他们的归宿。</p>

第二天中午,胡媚儿和冰瑶回来了。胡媚儿抱着块红布,像只快乐的小鸟,一进门就嚷嚷着要挂在门框上;冰瑶则拎着两大包东西,里面有瓦片、木门,还有些针线布料,甚至还买了个铜制的门环,说是能镇宅。</p>

“你看这个!”胡媚儿从包里掏出个小木盒,打开一看,里面是两对红漆木梳,梳背上刻着缠枝莲的花纹,“镇上的木匠师傅说,这叫‘同心梳’,夫妻用了能一辈子不分开。”她把其中一对递给冰瑶,脸颊红扑扑的,“冰瑶姐姐,我们……我们一起用。”</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盗墓:我被小花反向养成了

淮阴城的迪卡斯

重生1994,逃婚海钓赢麻了!

林溪

大秦:开局以七星灯为始皇长生!

西湖打水人

穿呀!主神

幽幽弱水

小道士陈不欺

李家大姐

快穿: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人

甜桃桃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