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风雨初临
银月不如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6章 风雨初临,穿越异界开局患上了失忆症,银月不如钩,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十月的第一天,小雨淅淅沥沥,敲打着屋瓦,带来久违的舒爽凉意。
这凉意驱散了九月的最后一丝燥热,却无法驱散淇县城头守军心头的沉重。
天刚蒙蒙亮,值守南门的城防军卒正揉着惺忪睡眼,忽见远处灰蒙蒙的地平线上,一道蠕动的黑线正缓缓逼近。
“那……那是什么?”一个年轻军卒声音发颤,指向远方。
随着距离拉近,那黑线的轮廓愈发清晰。
——是人群!
衣衫褴褛、步履蹒跚的人群!
他们像一股蠕动着的浊流,缓慢而坚定地涌向淇县。
来到近处已经看得极为清楚,一共两千余人,扶老携幼,形容枯槁。
泥泞浸透了他们破烂的草鞋和裤腿,雨水混合着汗水、泥浆,顺着蜡黄的脸颊流淌。
有人拄着粗糙的树枝充当拐杖,每一步都摇摇欲坠......
有人背上驮着气息奄奄的老人,喘息沉重......
妇孺怀中婴孩的啼哭声微弱而断续,几不可闻……
更多的人,眼神空洞麻木,只剩下求生的本能驱使着僵硬的腿脚向前挪移。
一股混合着汗馊、泥腥和浓重绝望的气息,随着人潮扑面而来,令人窒息。
“灾民!是灾民!快关城门!!”
小队长骇然变色,嘶声大吼。
沉重的城门在刺耳的摩擦声中轰然关闭,巨大的门闩落下。
示警的铜锣被疯狂敲响。
“铛——铛——铛——”的急促声响撕裂了清晨的宁静,直冲县衙方向。
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县衙的反应快得惊人。
几乎在城门关闭的同时,告示已贴遍四门,衙役和临时征调的民夫早已待命。
在城南预先划出的一片高燥空地上,迅速搭起了简易的芦棚。
白石灰划出隔离区,浓浓的艾草烟混合着刺鼻的石灰水气味弥漫开来。
几口大铁锅跟着架起,米粥的香气开始飘散。
背着药箱的郎中穿梭在人群中,查看伤势,分发驱寒的姜汤。
手持水火棍的衙役维持着秩序,登记姓名籍贯的小吏则快速记录着信息。
整个安置过程虽显仓促,却有条不紊。
这两千余疲惫不堪的灾民,很快稳定下来,眼里重新燃起一丝亮光,暂时在这片被圈起的“希望之地”喘息下来。
然而,在这群灾民中,一双看似疲惫却异常精明的眼睛,早已将所见所闻,通过某个不起眼的渠道,飞速传递了出去。
漕帮总舵,前厅。
秦是非正对着屋外细雨出神,手中铁胆转动得有些心不在焉。
昨日粮市的惨败和盐碱地的失算,像两块巨石压在他心头。
一名心腹脚步匆匆地进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什么?知府杜大人……先安排了这两千人?后续还有十几万灾民?!”
秦是非猛地转过身,眼中爆发出骇人的精光,连日来的阴霾被这消息瞬间驱散大半!
他激动地一拍桌子,震得茶盏乱跳,脸上是压抑不住的狂喜:“天助我也!当真是天助我也!好!好一个‘陆续到来’!哈哈哈哈哈!”
笑声在压抑的前厅回荡,带着一种绝处逢生的疯狂意味。
“去,马上将四当家和二当家请来议事!”
巳时,长风粮铺门前已是人山人海,比昨日更加拥挤。
昨日的提前关店和粮价暴跌,让所有粮商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空气中弥漫着焦躁、恐慌和一丝病态的期待。
“听说了吗?昨晚粟米都掉到一百五十文了!这还怎么活?”
“一百五?我听说城西老王家昨天傍晚急着脱手,一百四十文就抛了粟米!”
“慌什么!灾民已经来了!看见没?两千多!后面肯定还有!粮食只会越来越缺!”
“是啊是啊,昨日那是被县衙的告示吓破了胆!今天这么多人等着买粮,粮价肯定要涨回来!”
“我看未必,长风到现在还没动静,怕不是……”
“嘘!快看!鸿运粮铺挂价了!”
人群的议论声戛然而止,所有目光“唰”地投向斜对面的鸿运粮铺。
只见伙计正将一个崭新的价牌挂上:
收购:粟米160文\/石,小麦170文\/石,大米200文\/石!
“涨了!!”
“真的涨了!!”
“快!去鸿运卖!”
这家商铺是漕帮的,此时突然挂价收粮,这意味着秦二爷终于出手了!
人群瞬间沸腾,如同嗅到血腥的鲨鱼,疯狂涌向鸿运粮铺。
恐慌仿佛找到了宣泄口,瞬间转化为贪婪。
几乎在同一时间,如同得到了信号,其他粮铺也纷纷开门,挂出了各自的收购价:
长顺粮铺:粟米165文,小麦175文,大米210文!
万丰粮行:粟米168文,小麦178文,大米215文!
粮价如同被点燃的干柴,在无数双渴望的眼睛注视下,开始稳步攀升:
粟米:160 ......165 ...... 175 ......185 ……
小麦:170......175...... 185...... 200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