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东晋的防御战略
燕城河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1章 东晋的防御战略,开局即亡国,什么?我是慕容冲,燕城河塞,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慕容冲此番扬名天下,诗文大涨晋国脸面。东晋朝廷当即下诏书赏赐:
辽东开国郡公、散骑常侍慕容冲,才高八斗,学贯古今,于秦地文会折冲樽俎,扬我国威,实乃江左文坛之荣光。
特赐汤沐邑五百户, 受金章紫绶,加金紫光禄大夫。
苻坚的野心已经暴露无疑,为了应对秦国未来的军事压迫晋国重新调整江淮防御。
冬,十月,辛丑,以桓冲都督江、荆、梁、益、宁、交、广七州诸军事,领荆州刺史;以桓冲子嗣为江州刺史。
以王蕴都督江南诸军事,假节,领徐州刺史;征西司马领南郡相谢玄为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
桓冲以秦人强盛,欲移阻江南,奏自江陵徙镇上明,使冠军将军刘波守江陵,咨议参军杨亮守江夏。
为充实长江下游的军事力量,拱卫首都建康和抑制上游桓氏势力东山再起,抵御前秦南下等,谢安打算重新规整北府军队。
昔日桓温曾说京口兵可用、京口酒可饮。
长期以来京口为军事重镇,但是桓温掌权后在郗超的帮助下彻底瓦解京口方镇。
郗超本来丁忧期满后朝廷起复郗超为散骑常侍,后又授为宣威将军、临海太守。他都没有接受。听闻谢安举荐谢玄出镇北方。
即便郗超一向与谢安不和却还是称赞道:安之明,乃能违众举亲;玄之才,足以不负所举。
谢玄随即把南兖州的军事治理机关从京口移到广陵,募集流民帅,组建北府新的军事力量,兼招募徐、青、兖三州流民。
谢玄在任上,广募顽强勇敢之人,刘牢之与何谦、诸葛侃、高衡、刘轨、田洛及孙无终等人都因为勇敢威武而应选。谢玄授刘牢之为参军。
不久谢玄迅速组建起了一支以江淮流民为主体的精锐军队,时人称为北府兵。
不同的是北府兵实际上是谢玄借助北府、西府力量整合江淮流民军事力量的结果,不同于常规的募兵,谢玄募的是将。
除此之外调任朱序为南中郎将、梁州刺史等,镇守襄阳。以桓伊为豫州刺史,镇守寿春,防御淮河中游。
谢玄驻防广陵后,都督江南诸军事,假节,领徐州刺史王蕴驻防京口。
调任五兵尚书、冠军将军慕容德驻防淮阴,都督青州诸军事,领青州刺史,治所从广陵迁至淮阴。
撤销都督四营诸军事,以左右卫将军、领军将军、护军将军、骁骑将军、游击将军各统六军,负责京畿地区防务。
东晋的布局应对前秦南下的战略布局,是在北方统一压力骤增、内部权力格局复杂的背景下形成的防御体系。
构建 “长江 - 淮河 - 汉水” 立体防线,强化节点控制。
达成政治平衡,形成 “桓氏居上游、谢氏控下游” 的权力平衡。
377 年的战略布局是东晋在 “外有强敌、内有党争” 背景下的务实选择:以地理节点防御为骨架,以流民武装为利刃,以门阀分权为纽带,形成了一套 “被动防御 + 内部制衡” 的体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