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与人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8章 光绪:没意思。,刷视频:震惊古人,水光山色与人亲,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清朝,光绪年间。

养心殿南五十米。

“清史稿?两朝都过了,居然还没有修出来?”

光绪想不通,修史对前朝盖棺定论,是历朝历代应有之意,怎么都到后人的新朝了,还没修出来?

拍了下额头,光绪暗骂自己一声傻子。

原来是理念不同。

封建王朝的史书好修,无非天命轮转。

但后人不信这个,他们讲平等、讲阶级、讲民族。

认为历史是由百姓创造的。

这怎么修?

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八旗、汉人,乃至天地会反贼、白莲教匪、长毛乱贼。

光绪不由想到清初的李定国与郑成功等人,还想到了各地的大屠杀。

大清肯定是华夏的正统王朝,这个肯定是要承认的。

但这个正统王朝恰好又是异族,加上上面这些事,如何评价大清肯定是个大问题。

怪不得还只是《清史稿》,这能修出来了才有鬼了。

~~~~~~

【春秋笔法关键在“隐”,隐去细节,并做到整体不影响对事件的大致描述,但是隐去的细节暗示了作者的真正态度。

于是形成了这种效果:不懂的人不会觉得有什么奇怪,认为作者只是在单纯叙述这件事。

懂的人可以通过丢失的细节发现作者的真正态度。

说白了就是一种高级的暗示。

假如我们是史官,要写清史,用春秋笔法来描述东南互保这件事。

原事件:慈禧和清政府向多国宣战,诏全国督抚进京勤王,东南各省达成协议不帮助清廷。

一:清廷乱命,东南不奉诏。

事发因清廷乱做决策,但是东南各省仍然承认尊重清廷,认为这是诏命,只是不奉行。矛头指向慈禧,因为谁都知道是慈禧实际决策,说清廷不说慈禧是为尊者讳。

二:清廷命,东南不奉诏。

减少了清廷的责任,将责任转移给东南各省,因为只说清廷命,而非乱命,东南各省不奉的是正常诏命。

三:清廷乱,东南不奉诏。

只说清廷现在很狼狈,没有提到清廷的决策,事实上变相为清廷开罪。

并且把东南各省推到风口浪尖,中央大乱,东南坐怀不乱,有不忠之罪。

但还是强调东南各省仍然尊重清廷,认为这是诏命。

四:清廷乱,东南不奉。

去掉了“诏”字,突出此时东南各省已经不把清政府放在眼里。

五:清乱,东南不奉。

不说清廷而说清,突出不仅仅是北京的清政府乱,全国都陷入恐慌之中,强调清政府的无能和大局的不可收拾。

六:清乱,东南互保。

不说不奉,而说互保,强调东南各省并非是为了反对清廷,而是为了保全自身辖区稳定,实际上比较认可东南各省的做法。】

~~~~~~

评论区:

〖其实就是屁股决定脑袋,看你站在哪队,为哪个利益集团说话。〗

〖让门外汉看不出来态度,比其他拿新闻标题举例子那个隐晦多了,情绪上不刺激,搞得好像很客观,其实走私货。〗

〖厉害厉害,微言大义,一下就看懂了。〗

〖春秋笔法在今天被异化了,原本是作者因为某些原因,选择既不被当权者一票否决,又能把真实历史线索传递给后世。如今,春秋笔法成了,篡改历史,黑的说成白的。〗

~~~~~~

清朝,光绪年间。

站在养心殿前,看着不远处的隆宗门,那里有一排小木屋,正在烈火中燃烧。

从世宗宪皇帝始,那里便是天下读书人终其一生想要进入的地方。

如今,却……呵呵。

大臣们、太监们、侍卫们,喊着走水,提着木桶灭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吞噬神王

刀剑峥嵘

重返七零:天才工具人爆改剧情

雪凤凰

长生从不断重生开始

帮景

机智女子看守所

谁与为偶

南北朝妖颜权臣高澄书

MangoEVE

云升仙记

sbanjv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