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贺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9章 救人后续,穿越古代姐独挑大梁,杨贺然,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杨远威想了想,觉得她说得有道理。

“那嬴思明我可以派人去暗杀他。”

徐焕淡淡的笑了笑,“一个小丑而已,何必大费周章,冥冥之中,我和他的恩怨应该还没有完,先留着他吧。”

这句话杨远威有些不解,但是他对徐焕是言听计从的,她说留那便留。

燕铄心里是明白的,徐焕始终想要知道宋童生到底对徐小丫做了什么?而且徐焕也曾说过,她总有一种预感,有些事会一步一步的走近她,所有她不解的事情都会一点一点被揭开。

徐焕继续讲述后面发生的事情。

下山,去军营烤鸡蛋,过河,遇狼群,杀蟒蛇,被水蛇咬,喝露水中毒,猴子看病,出山,第一次遇袭,第二次遇袭。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那么的惊心动魄。

燕铄握着徐焕的小手久久说不出来话,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徐焕拍拍他的胸口,“谦哥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脆弱了呢?快别哭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哄你才好。”

“我心疼。”燕铄的声音沉重而嘶哑。

其实这段日子他很煎熬,他拼命地赶路,拼命地打杀,心里焦灼得很,他怕大哥被害死,怕得要命。后来听说徐焕单独行动,那颗心就跟让人用刀剜了一般。看到徐焕一身的伤,比他自己受伤还要让他痛。而大哥的惨状让他的难过达到了极点。

燕铄觉得自己很没用,既没顾得上这边的大哥也没顾得上那边的妻子,他自责要是自己再快一点是不是就不用焕焕单独去山寨,他自责要是自己早点做出手榴弹是不是大哥就能轻而易举的把蜀军打跑不至于被引到十堰这来,也就不至于被害成这样。

杨远威也不是会安慰人的,但是他能理解燕铄的心情。

“这次给了蜀国一个重创,相信其他国家也不敢再来造次了,那嬴思明估计应该逃回西秦了,再想出来搞事情恐怕没那么容易了,带着那么多私兵回去,我不信西秦皇不疑心。”

徐焕接着他的话说,“而且我们这次收获也不小,算是把嬴思明的底牌全抽走了!十大棺材的金条啊,我的妈呀!还有那一棺材的药,可得让我师父好好瞧瞧。”

燕铄一下子想起了那一棺材的药,“我看那里面有好多毒药方子,说不上就有这次的假天花方子。这些毒方子应该全部烧毁,免得以后被坏人拿去害人。”

徐焕得意的挑了挑眉,“这么一想,我觉得我这罪遭的值,这些害人的毒方子以后可以彻底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还有那个长生不老丹,再也不会出现了。这一趟真的挺值的,虽说遭点罪吧,但是干了多少好事啊!这么一想我觉得我身上都好多了,不那么疼了呢?”

徐焕的嘻嘻哈哈让两个男人沉重的心情也舒缓了不少。

路过四方集,徐焕扒着车窗看了看,这里的人全部被大燕军清走了,整条街上空空荡荡的。

“这的界碑形同虚设,跨度又长,需要的军力也大,光是靠戍边军巡逻根本就守不住。我觉得得想办法改一改。”

“焕焕有什么好主意?”杨远威问她。

“不如就……”,徐焕想了想,“搞一个边境线责任承包制!”

两个男人对这个新名词很感兴趣,安静的洗耳恭听。

徐焕想到了上辈子政府搞的那个‘门前三包’,这个制度一直沿用了将近百年,属实好用,她觉得变通一下也可以用到建设边境线上。

“边境这里有好些的村子,咱们就按就近原则将边境线的建设工作按米数派发给各个村,再由各个村平均分配给各家各户。咱们衙门就按照各家各户承包的距离减免粮税或者给予更多的田地。”

“焕焕的意思是要在边境线修城墙?”燕铄问。

“那咱们不管,修竹篱笆也无所谓,主要是有个隔离物就行。咱们只需要让村民签一个《三包责任书》,包建设、包修缮、包巡逻。”

燕铄听完笑了,“建筑材料他们自己想办法,日后维护他们自行安排,还能自发性的帮着戍边军巡逻,这样确实能给朝廷省下不少粮草和人力。”

杨远威笑呵道:“恐怕后面所要承担的责任也不小吧?”

徐焕嘿嘿笑着,“那必须的,毕竟咱们衙门也是给了他们好处的呀!他们所要承担的就一点,一旦有外国人越界,从谁家那进来的,谁家就下大狱。若是能第一时间阻止外国人越界,算是将功补过,挨板子惩罚一下,若是对大燕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轻则判刑蹲大狱,重则满门抄斩,连带全村没收之前奖励的田产,还要加重赋税。

但是干得好,也会有奖励,倒时候每年由戍边军和衙门统一评选出最优秀的地段,奖励一笔银子,发个大奖状啥的。

咱们戍边军可以几里设一个岗塔,用望远镜盯着各处就行。到时候有百姓自发的巡逻,有情况一吹哨,岗塔上一瞧,信号弹一发,军营根据信号弹的位置直接派兵过去,这多节省时间啊。”

要说朝廷出徭役架起一个边境隔离线,费用都得朝廷出,征徭役不好征,抓流民过来以工代赈还得出粮食,盖完了之后后期没人维护那就等于之前白忙活,不到一年就得破损得不成样子。

徐焕的这个‘三包’就是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那万一对面的国家想走私岂不是更容易?只要趴在墙头跟咱们的百姓商量好就行。”杨远威问。

“走私肯定是要重罚的,而且还要去对方的国家找麻烦,谁让他们监管不力呢?咱们这边设立几个交易口,进出口关税可不是小数目,这笔收入做大了,就可以给当地的百姓减免一些税收。主要还是让百姓看到听从国家指挥就会给他们带来好处这件事,他们才不会为了贪图蝇头小利就去做铤而走险的事。”

这件事燕铄放在了心上,到了金家山,他就赶忙给父皇去了一封信,不出十天,这件事就开始落地。

边境各村好多都是灾区,有旱灾的、蝗灾的、匪灾的,百姓眼瞅着就要活不下去了,这个政令一出,他们自是不愿意的。

各县衙门纷纷上书,皇上那边又拨了一笔款下来,用于购置粮食和粮种作为第一批签责任书的奖励,戍边军也安排人手挨个村子讲解这件事。

有了第一批签的,得了粮食和种子,就有第二批签的。

第一批根据戍边军画的线只插了竹子或者木头,你家这样做,我家也就跟着效仿。

边境隔离线第一期工程就很粗糙随意,那篱笆缝隙大得能钻出去一条野狗。

但好歹能有个隔离,让边境线变得清晰。

随着某家篱笆被风刮倒之后下了大狱这件事的发生,各家开始想办法加固隔离线。有用双排木桩子的,有夯土坯墙的,有垒大石头的,一个村表现得好受到了衙门的表扬,又奖励了一批粮食。其他村红眼了,立马把心思都用在了修建边境线上。

你家修一丈高的土坯墙,那我家就修三丈高的。你家修的土墙上面有尖刺,他家的上面有捕兽夹,我家的在下面设置了陷阱,掉里面就得被扎死。

刚开始百姓巡逻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可是这样总要有个人过去,后来村里组织几个代表去巡逻,再后来听说有的村里训练狗去巡逻,用一两个人就行,各村争先效仿,养狗巡逻反正也是溜达,顺便再放放鸭子溜溜鸡,再后来衙门教会了百姓养羊,巡逻的时候又捎带放放羊。

各村巡逻人一出场,那场面顿时浩浩荡荡的,咩咩后面跟着嘎嘎,嘎嘎后面跟着咯咯,咯咯后面追着的是汪汪,汪汪后面跟着的才是说人话的。

巡逻员脖子上都挂着特殊的号角,那清冽的动静能直穿云霄,这个号角是衙门发的,官方名字叫唢呐。

边境线修的好,边境百姓得到了实惠,既有了扛过灾年的粮食和种子,又有了大片的良田,他们因此对这片隔离墙的感情更深了。

过年过节,各家各户的隔离墙上都挂上了一些象征祝福的彩带、葫芦、灯笼、对联,有的人家还在下面修了土地庙,还有建小亭子、小木屋供巡逻的休息用。

顺着官道一走一过,倒是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这一切都是接下来的几年发生的事情。

吴国的国君知道了大燕建隔离带的事之后感到很恐慌,他觉得大燕这么做一定没憋什么好屁。他想再跟西秦那边的慧郡王联系却联系不上了,因为十堰那个位置被大燕给圈上了,没办法从蜀国那边去西秦了。现如今想要去西秦,那就必须走大燕。有了隔离墙,大燕也就去不了了。

他派人试过了好多次,大燕那边看得噔噔的,刚一爬上墙头,手就被夹了,然后一群大狗堵在墙下面狂吠,很快就有士兵赶了过来,二话不说就放箭。

吴皇拿着自己的药盒子骂嬴思明为什么许下的那些好处一个也不兑现,害自己白白损失了那么多钱,国库都被那死胖子折腾空了哇!吴皇很快就要断药命不久矣了,后宫的娘娘们开始各显神通,立储大战战了三百回合,皇嗣差点死绝了,最后储君落在了一个宫外私生子的身上。但争做摄政王的大战又开始了。

楚荆国的国君一向很胆小,不是七国联手的事他从来不敢瞎嘚瑟,而且就算是七国联手,每次他们的人都是跑的最快的。他们国家被夹在中间,左边蜀国,右边吴国,上面是大燕,下面是闽和南越国,这种夹缝中求生存的感觉他们体会得最深。他们一想到蜀国上次让大燕军给炸的那么惨,就更加确信大燕这是要干点啥大事,不想让他们这些小国打扰。

他们也赶紧效仿大燕,征召无数的徭役上来修边境隔离线,把自己小小的国土包围起来,可国土再小环绕一圈距离也不短啊,因为粮草不足,所以只能加重赋税,于是征徭役征出了民乱,楚荆国暗处的几股势力开始趁机作乱,一年之内换了三个国君。

蜀国这个阶段在内乱,为了争皇位打冒烟了。听说大燕建了边境隔离线,还把十堰那个三不管地带给圈了进去,这下彻底断了蜀国跟大燕和西秦走私的通路。他们心痛啊,这条走私的通路养活了多少皇亲贵胄。于是各个皇子王爷一边内斗一边想方设法的向大燕求和,同时也都宣称自己与西秦不共戴天。

邺都那边燕皇收到大儿子被救出来的信报跟皇后两人抱头痛哭。他们在家都已经做好收到噩耗的准备了,没想到徐焕竟然舍生忘死的救了大儿子一命。这令他们两口子感慨万千,唠了半宿。

燕皇派人去接徐焕和大儿子回邺都养伤,燕铄拒绝了,说皇宫不如村里自在,而且洛神医还要研究一下如何给大哥接筋,接好了之后在村里有健身器材能做康复训练,村里环境好,吃得好,气氛好,所以要带着大哥去村里养伤。

皇后看完信立马收拾东西,带着燕勋的未婚妻启程去红旗村。皇上想看看儿子,想跟儿子聊一聊,把他愁的呀,既惦记儿子又放不下朝政。就在这两难之时,朱文山建议,不如就趁此直接迁都得了,燕京离红旗村很近,快马两个多时辰就能到。皇上思虑了一番,最后一拍板……迁都!

但是在走之前,燕皇给西秦皇去了一封信,【三日内,关于绑架残害大燕大皇子之事西秦皇若是不给个说法,那下场可以参考蜀国的皇宫。】

此时的西秦皇正在跟造得一身恶臭形容狼狈得如乞丐一般的嬴思明讨要说法。

嬴思明被他的手下抛弃了,就扔在城郊不管他,他好不容易用身上的玉佩收买了倒粪车的人带他进城,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蒙家已经没有人了,全都跑了,左邻右舍都不知道何时蒙府没的人。

他只好去找李不悔,李不悔原本想直接杀了他的,可他的儿子冯吉先出主意让嬴思明回宫,这样就能把那些皇子的火力都吸引到他的身上,让李不悔坐山观虎斗。

李不悔一刻也不停留,把嬴思明送到了西秦皇的面前。

嬴思明不知道大墓里的东西已经被大燕军拿走了,他表示他还有后手,还有很多的金子,让西秦皇安排人带他去取。他说得夸张了一点是想拖延一下时间,然后筹谋一下如何带着大墓里的东西跑路。

但是燕皇只给了他们三天的时间,西秦皇手里没有钱,只好割让了五座城池作为赔礼。虽然是五座边境又穷又破的小城,但是他觉得他已经出了有生之年最大的一次血了。

西秦皇族此时对嬴思明父子深恶痛绝,“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要为他们父子的所作所为买单?!他们父子就是让西秦走向灭亡的灾星!”

冯吉先去了李家别院的猪圈,告诉嬴必成:“你儿子把你的家底败没了,惹得皇上很不快。”

嬴必成冷冷的一笑,“蠢货!看来还真指望不上他了。”

冯吉先面不改色的问:“不疯了?”

嬴必成瞪着他咬牙,“你为什么要找人给我治病?”

冯吉先依旧云淡风轻,“能正常说话了,看来病好的差不多了。”

嬴必成依旧问:“为什么给我治病?你们到底有什么目的?”

冯吉先垂眸,语气淡淡的,“你比你儿子更适合当皇帝。”

他身边已经骨瘦如柴的燕照拍手嘎嘎大笑,“这猪圈是风水宝地吗?你要是当了皇帝,那这猪圈里住过两个皇帝,哈哈哈哈……真是好笑!以后谁想当皇帝就来这猪圈里住一住,没准就能成皇帝啦!哈哈哈……”

嬴必成一把掐住燕照的脖子,“你都已经断药这么久了,你怎么还不死?令人作呕的东西!”

燕照翻着白眼还在傻笑着,“我肚子里有条虫。”

燕照说了这样一句不伦不类的话就昏过去了,冯吉先百思不得其解,之后再怎么套他的话他都避之不谈。

冯吉先觉得燕照一定不会无缘无故这样说,于是赶紧将这件事传信回大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别人玩游戏,我修仙

抽一阵风

你惹他干吗,他是屠龙殿主!

弹指一挥

破案现场,她是万人迷

冰团小丸子

无所谓,我师父是天道

柚非nh

星星他又不见啦

雨雾君歌复明日

最终之作

写着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