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月玄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5章 西凉亭永乐大阅兵 阔滦海鞑靼小逃亡(3),武英殿,钟月玄晖,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皇上,前面隐隐约约的该是开平了吧?”杨荣故意问。永乐举目远眺时,一标人马飞驰而来,“郭”字、“徐”字大旗迎风招展,最前的两位将军到永乐前滚鞍下马:“臣成安侯郭亮、臣兴安伯徐亨参见陛下,麾下三万将士愿为皇上前驱。”原是镇守开平的郭亮和徐亨。
“起来说话。”永乐说了一句。 年近六旬的郭亮身姿矫捷,轻松上马;矮壮的徐亨倒也不笨,跃上马背,随在皇帝左右。郭亮说了些皇上辛劳的客气话后道:“开平距阿鲁台虽比兴和近得多,但鞑靼在臣这里吃过大亏,死伤了几百人,故他绕过开平远攻兴和,兴和设防虽谨,但王唤贸然出击才中伏而死。臣自永乐七年备边开平以来,谨斥候,严守备,十七年以后,又有兴安伯徐亨襄助,练兵、屯田两不误,方有今日强城之势。”
听了郭亮一大堆表白,永乐轻轻点头,元时的上都、今日大明的重镇开平之所以安堵, 郭亮自然功不可没,这和外面的传闻不大相符。
皇上居高而望,见了森林,还真就丢了个别的树木了。外若率直的郭亮,不但给皇上, 也给众大臣留下了一个严谨奉公的好印象。其实,在开平这十几年,他克扣军饷,贪污恣 肆,欺男霸女,没少干了坏事。但郭亮这个人,老谋深算,十分在意时论和口碑,在意他在开平军民心中的形象。因而,凡事运作起来,皆处机密之状,无半点张扬之举,故在人们眼中一直就是个难得的好将军,直到来年病死。因为年老,永乐遣徐亨协助,徐亨到后, 郭亮还以为是皇上听到了风吹草动,着人看着他呢,遂收敛了许多。
“一半将士留守,你二人率其余兵马随朕出征。” “臣以为留五千人足可以守御。”年轻的徐亨扭扭敦实的身子拱手道。 靖难功臣之后,虽不免纨绔子弟骄狂、自大的习气,能有些作为,且和郭亮的相处共事还算不错,差强人意吧。 “为将不谨乃兵家之大忌,此距敌虏近,不可不虑万全之策。丘福轻敌之败,十万官军血的教训,永久都当谨记。”
“臣遵旨。”徐亨心中虽觉皇上多虑,但也不得不信服皇上用兵的缜密。
过开平就是曾作为蒙元北狩后的临时都城应昌了,永乐愈加谨慎,下令大军结方阵前进;宿营之地,樵采不得出长围二十里。
美丽的阔滦海上,粼粼碧波像无边无涯的绸缎,荡漾舒展,无穷无尽;浩瀚清澈的湖 水中究竟承载和记录着多少不可思议、不能泯灭的东西,没人说得清楚。旭日初升,霞光 万道,风儿吹过,扫过一层层细碎的浪花,把映衬在水中苍苍莽莽的群山和数十座洁白的、 星罗棋布的营帐瞬间就吞噬得无影无踪。风过去,波平了,一切又回到水中,还那么平静。
从母亲的大帐里出来,很显苍老的阿鲁台急急赶往可汗的营地。皇帝亲率的几十万明 军一天天接近,他像热锅上的蚂蚁般焦躁不安。母亲的一席话犹在耳边:羊群斗不过猛兽, 弱柳抵不住狂风。和南朝皇帝较量过多少年,打不过又何必去招惹,低个头就封你和宁王, 封我王太夫人,封你老婆王夫人,和和睦睦又有什么不好?十几年来虽纳了些贡,可南朝 又赐了多少玉帛彩缎,比你的纳贡不知要多多少。你兵马比过去强了,不打仗手就痒痒? 这下好了,南朝几十万人压过来,像一群老鹰围住了刚出生的羔羊,我这把老骨头跑不散 架,也要被人捉去做奴婢了,你在南朝的妹妹也要死了。”
母亲一天比一天老了,佝偻着身子常常隐藏在大大的帐包里,阿鲁台进来的时候,她才从瞌睡中醒来,半倚着坐起。很久没有梳理的头发纠缠在一起,被岁月磨皱的脸颊凝固 着日晒雨淋,撑开松垮的眼皮,露出两只深井般干枯的眼睛,满是迷茫。她多愿守着安详 的大帐和帐外一望无际无忧无愁的青草啊!帐外温暖的阳光是她心底的依靠,天气转暖, 她会坐在一个不甚宽大的羊皮座椅上,偶尔睁睁眼,感受着太阳从前胸照到后背的舒适, 浑身都是暖和的,这比吃什么山珍海味,比役使多少奴婢都惬意。走什么走,她一步都不想挪,只愿静静地坐在这儿,等每日的阳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