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包宇坚定弃舟政策
陈五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2章 包宇坚定弃舟政策,家族百年,从港岛开始崛起,陈五郎,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如果是在1977年之前,他必定毫不犹豫买下来。
但是,现在他确实犹豫了,如果现在买下来,那么这次弃舟的意义在哪?
相比起那些超级油轮,现在造船业更是负担。
“bob,你是怎么想的?我们包家是否要收购这一家公司?”
“爹地,那我先问问你这一家公司的情况。”
“你说。”
“第一,以我的猜测,这一家Y国船业公司,它之前作为Y国国企控制,必定是亏损多年,只能依靠财政补贴多年才维持下来。现在萨切尔夫人上台后,她不想再进行这样的财政补贴,所以也就会宣布卖掉,除了减少财政支出,避免不必要的财务负担,另外一方面也是萨切尔夫人的自由市场经济导致的。这种情况下,这样的船业集团,即使是Y国第二大船业集团,现在我们包家收购意义在哪。”
“第二,m国造船厂,Y国造船厂属于最早一批的造船厂。但是,在五六十年代,已经逐渐转移到东洋,如今又转移到高丽,在未来,我预测造船业很快转移到Z国。像Y国造船公司和Y国造船公司一样,早已衰落,单纯收购下来,只是一笔负担。”
“第三,Y国这样的造船厂,之所以亏损多年。我认为有极大原因,除了在全球的订单很少外,那些Y国造船厂的员工要求薪酬高,福利好,但是又属于比较懒的一批人,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远远无法和东洋,高丽的造船厂的员工相比。而且,那些Y国造船厂的员工,时不时通过公会的方式来罢工要求提高福利和薪酬,严重影响造船厂的正常运转。”
这一点上,包宇早就看得出,欧美造船公司之所以转移到东洋,又从东洋转移到高丽,再从高丽转移到大陆。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人工的薪酬和福利,人力资源是很大的关系。这一点上,Y国那些传统造船公司已经没有这些优势。
所以,包宇前世也看得到关于这方面的资料,那就是当时包裕刚象征性在Y国订购了一艘新船,以支持Y国的造船业,这让当时的首辅萨切尔夫人非常感动。
很明显,萨切尔夫人也看得出现在包裕刚还是世界船王,如果能够收购这一家船业集团,说不定能够让Y国传统造船业重新发展起来。
“第四,我们包家的环球航运集团去年开始已经在弃舟,如果现在又买入这一家造船公司,其实是相当于又重新增加公司的载重量,那么我们又要花一笔钱,这样意义又在哪。”
最重要是包宇太清楚了,事实上,八十年代的全球航运业衰退是非常严重的。
而八十年代后,大陆的造船业开始发展起来,逐渐取代东洋,甚至全球的造船厂。
这种情况下,包家花大价钱再收购这一家造船公司,意义确实不大。
全世界不知道多少的航运公司因为负债过多导致破产倒闭,也就是包裕刚的弃舟登陆,成功避开。
但是,像董家父子的东方海外最高负债超过83%,这是非常恐怖的数字。最终,董家只能求助其他资本,包括获得藿先生,国内,以及海外资本注资才活下来,到最后,还是偿还不起那些债务,其实东方海外的大股东已经是中资。
董家其实错失了时间。
当然,可能也因为这件事,后来董先生能够登上那个位置。
包裕刚点点头,他知道包宇说得不错。
现在航运方面迷恋的不是载重量的数字,以后只要有钱,载重量想继续暴涨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只有等到全球航运业重新恢复过来,那个时候才适合再扩大航运的规模。
萨切尔夫人除了准备拿出百万套公共住宅出售,还有就是这一家国有的船业公司,实际上,还有一家很重要的公司,对方也准备拿出来出售。
正是Y国石油公司,这是一家世界五百强公司,而且实力和盈利还是非常强。
从包宇的资料包那里可以得知,这次萨切尔夫人准备拿出Y国石油公司19%股份出售给各大资本,以获得财务改善Y国情况。
也就是说,与其去关注那家航运公司,还不如关注这一家石油巨头公司。
“爹地,我们包家不感兴趣,但是,董家一定会很感兴趣的。”
董家?
董浩匀?
包裕刚有些惊讶,又觉得很正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