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初涉河南
竹三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9章 初涉河南,抗战,开局小地图从老军医到元帅,竹三岁,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与此同时,还在通辽地区奋战的李云龙发来了求助电报。
跟华北相比,东北的群众基础还是太薄弱了。
十年孤悬于关外,又没有八路军的土改政策,能得到的支持相当有限。
只能尽可能的向黑龙江吉林附近,分散游击,主要的两个点就是大兴安岭一线和长白山一线。
至于老大哥的支持,那是相当的有限呀。
而且,在东北地区活跃着大量的土匪,保守估计起码有着十几万。
他们的生存空间和第五纵队相互折叠,还有一部分人暗中投靠了日本人或者向日本人通风报信。
了解到李云龙的处境之后,老爷子让孙德胜带领了一个骑兵师,以及邓言邓医生的特战旅挺进东北。
骑兵师用来牵制关东军,至于邓医生的特战旅就负责进山剿匪。
不可否认,有些土匪确实是在打小日本鬼子确实是在抗日。
但是他们绝大多数人,祸害百姓的事情也没少做,虽然说兔子不吃窝边草,但是饿急眼了……谁又能管得住呢?
鬼子管他们叫胡子,百姓也管他们叫胡子。
甚至有些百姓就是白天当农民,晚上当胡子。
所以第五纵队进入东北之后,几乎没有收编任何土匪势力,名声坏了,民心就散了。
这也是老爷子让李云能进入东北前特别交代的事。
孙德胜和邓言领命后,迅速整军出发。一路上,骑兵师马蹄扬尘,特战旅步伐坚定。
进入东北后,孙德胜的骑兵师如一把利刃,直插关东军防线,搅得敌人后方不得安宁。而邓言带着特战旅深入山林。
起初,剿匪行动并不顺利。土匪们熟悉地形,又擅长游击,时不时就给特战旅来个突然袭击。
但邓言不慌不忙,一边安抚当地百姓,了解土匪的活动规律,一边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
熟悉好地形之后,那就是特战旅对战三流都不如的土匪。
说实话,这些土匪不是占着地形的话,估计连那些伪军都打不过。
特战旅是什么部队?
那是老爷子王牌中的王牌,已经具备初代特种兵的雏形,就等于狸花猫抓家耗子,手拿把掐!
仅仅是增援东北一个月,大大小小干了二十三仗,大小土匪窝捅掉了23个,歼敌三千有余,打的东北这边的胡子闻风丧胆。
有的赶紧去投靠日本人,有的赶紧做了鸟兽散,还有的主动联系八路军,想要商量投降事宜。
……
另一边,老爷子已经亲自带着小股部队进入了河南地界。
已经不是一个惨字可以形容了。
按照古代的规矩,对于河南大灾的描述,估计会是:
【赤地千里,百姓易子相食】
字数越少,状况越惨烈。
由于战争时期物资通道时断时续,大部分国民党部队都选择就地征粮。
可在这片大部分都沦陷在战火中的土地上,能够种出的粮食本就有限,又哪里供得起这么多人呢?
可国民党政府却对此地的惨状熟视无睹,他们只下了一条命令,那就是强制征粮。
于是绝大多数河南老百姓家中的粮仓都被洗劫而空,连一粒米都不剩。
除了旱灾,后续还有水灾,雹灾和霜灾,这些自然灾害就像提前商量好了似的,在短短几个月内挨个将河南光顾了一遍。
一开始人们还会上山找能够食用的野菜吃,几根菜用清水煮一煮就是一锅汤,每人分一碗,每个人的碗中都只有几片可怜的菜叶打转。
后来连荒山野岭里的野菜都被人们摘完了,大家就开始剥树皮吃,
有些嫩一些的小树,树皮中还有清甜的汁水,切碎了,挤一挤,煮一煮,勉强能够果腹。
再后来啥都没有吃,就只能吃观音土了。
老爷子带着一个营在路边驻足,大路上全都是成群结队的河南灾民。
他们无一例外一个个都面黄肌瘦,眼窝深陷,许多人却挺着大肚子,里面装的都是观音土。
魏和尚抹了一下眼泪,对着老爷子说道,
“司令员,俺这些老乡可太苦了,这可不中勒。”
老爷子也心疼他们,但老爷子不会做圣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