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5章 探亲,我的人生手帐,杨庆柏,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站在湖边,我们可以看到远处的丰满水电站大坝。这座大坝横卧江面,气势磅礴,令人不禁感叹人类的智慧和力量。然而,当我们了解到这座大坝的历史时,心中却涌起了一股复杂的情绪。
原来,这座大坝是由日本人设计建造的。在建造过程中,有上万名中国劳工不幸惨死。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辛勤劳作,却遭受着非人的待遇和折磨。这些劳工们用自己的生命和汗水,为这座大坝的建成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面对这座大坝,我们既为它的宏伟壮观而感到惊叹,又为那些惨死的劳工们感到痛心和惋惜。这座大坝虽然是日本人建造的,但它也是中国劳工们的血汗结晶。它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类的苦难,也提醒着我们要珍惜和平,不忘历史。
我完全无视翁爱霞的阻拦,毅然决然地决定下湖游泳。我动作迅速,仿佛没有丝毫犹豫,眨眼间便将身上的衣物褪去,然后如同一道闪电般纵身跳入湖水中。
此时正值春天的五月,松花湖的水来自于长白山上的积雪融化,那冰冷的触感让人不禁打个寒颤。然而,对于我这个冷水浴锻炼的狂热爱好者来说,这点寒冷简直微不足道。
翁爱霞站在岸边,眼睁睁地看着我逐渐远离岸边,她的脸上露出了焦急的神色,嘴里不停地呼喊着:“不要游远,快回来!”她的声音在湖面上回荡,带着明显的担忧和不安。
从翁爱霞的表现可以看出,她是真的非常着急。这种关切之情,或许正是爱情的力量在起作用吧。
回到招待所后,我正准备好好休息一下,却突然接到服务员的通知,说因为有学术会议要召开,需要腾出更多的空房间,所以让我尽快搬离。这可真是让人有些措手不及,但也没办法,我只能收拾东西准备离开。
我和翁爱霞一起走出招待所,心里还在琢磨着接下来该去哪里找个住处。就在这时,留校老师王爱民看到了我们,他热情地打招呼,看到我们俩拎着大包小包的,以为翁爱霞要走了,就询问我们发生了什么事。我把情况简单跟他说了一下,他听后立刻说:“哎呀,这可太不巧了!不过别担心,我现在一个人住一间屋,同住的人出差了,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回来。你们要是不介意的话,可以到我的寝室住,我到你的宿舍的床铺去住。”
我一听,顿时喜出望外,这可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啊!我连忙向王爱民表示感谢,他却笑着说:“别客气,大家都是兄弟,互相帮忙是应该的。”于是,我和翁爱霞就跟着王爱民来到了他的宿舍。这一住,又是十几天,直到翁爱霞离开吉林市,
后来我才知道,王爱民的爱人在黑龙江省的漠河,他们两地分居已经很多年了。他为了能和家人团聚,毅然申请调离了东北电力学院,回到漠河与妻子和孩子生活在一起。
四十多年过去了,每当我想起这件事,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感激之情。王爱民老师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大哥,他的善良和热心让我在困难时刻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