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逐梦之路
高山流水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章 逐梦之路,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高山流水兮,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某个秋雨绵绵的夜晚,我坐在桌前,反复品读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诗人笔下的秋景仿佛化作了眼前的画面,那凄清的氛围、深沉的愁绪,透过文字浸透了我的心。
我逐字逐句地揣摩,感受着诗人在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与意境,不知不觉间,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而我也仿佛走进了那个诗意的世界,与古人对话。
哲学中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让我开始以全新的视角看待世界和历史。我尝试用所学的理论去分析历史事件,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哲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教会我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如何用辩证的观点去思考问题。
临近考试的那段日子,压力如乌云般笼罩着我。数学模拟试卷上刺眼的红叉,像一道道伤口,刺痛着我的心。但我没有退缩,而是将错题整理成册,逐一分析原因。
深夜的台灯下,我常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困意袭来时,就用冷水洗脸,或者站起来在房间里踱步,让自己保持清醒。我反复练习各类题型,直到对每一个知识点都烂熟于心。
语文的作文写作成了最后的 “攻坚对象”。我收集了大量的素材,不断练习构思和写作技巧。在台灯下,我时而冥思苦想,时而奋笔疾书,一篇篇作文在笔下诞生,又被我反复修改。
我尝试运用不同的写作手法,让文字更加生动,让情感更加真挚。
哲学的复习则需要将众多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我绘制思维导图,梳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清晰的知识框架。
在这个过程中,我对哲学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它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高深学问,而是成为了我认识世界、理解生活的有力工具。
三年的时光,一千多个孤独的夜晚,台灯见证了我的成长与蜕变。那些熬过的夜,做过的题,背过的书,都化作了我前进的动力。
每当我感到疲惫和迷茫时,就会想起老管师父的话:“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这句话像黑暗中的灯塔,指引着我不断前行。
最终,当我拿到业余学习的高中毕业证书时,仿佛触摸到了梦想的轮廓。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像久旱逢甘霖,滋润着干涸的心田;又像在漫漫长夜中终于等到了黎明,希望的曙光洒满全身。
这三年的夜灯时光,不仅让我收获了知识,更让我明白了坚持的意义,培养了我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
我知道,这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起点,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在等待着我,但我已无所畏惧,因为我坚信,只要心中有梦,脚下有路,就没有到达不了的远方。
学习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那些晦涩难懂的哲学理论,像一团团迷雾,让我迷失方向;复杂繁琐的法律条文,如荆棘丛生的道路,阻碍着我的脚步。
但每当想要放弃时,老管师父的话就会在耳边响起:“年轻人,别怕吃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于是,我咬着牙,一遍又一遍地研读,一次又一次地思考,终于在知识的海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航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