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泓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3章 王总的难言之隐,竟藏在肝火与脾肾的拉扯里,岐大夫的悬壶故事,张泓光,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是这理,但得讲究章法。”岐大夫起身开药方,笔尖在宣纸上沙沙响,“上午阳气往上走,就像太阳从东边升起来,这时候得给脾加点劲儿,让气往上提。我给你开补中益气汤,加了山药,这东西像给脾土加层肥,稳稳当当补脾气;再放点儿黄柏、知母,就像给肝树浇点凉水,别让它太燥。”

他把药方推过来,又说:“但光这样不够。你这肝火旺,根子可能在肾水不足。就像浇树,光往叶子上喷水没用,得往根上浇。”

王建国不解:“肾?我肾没毛病啊,腰不酸腿不疼的。”

“中医说的肾,不是单指那个器官,是藏水的‘池子’。”岐大夫拿起个青瓷茶杯,“你看这杯子,要是底下漏水(肾水不足),就算天天往里头倒水(补肝),也存不住。肝是木,肾是水,水生木,就像妈生水,水养树。你这树太疯长,是因为妈没管好,水给得要么太多要么太少。”

他顿了顿,用更通俗的话解释:“《黄帝内经》里说‘子能令母实’,木是子,水是母。现在子(肝木)太旺,得让母(肾水)实起来。下午阴气渐长,这时候吃六味地黄丸,就像往肾池子里加水,水满了,树(肝)就不会疯长了——水多了,树知道‘妈这儿有水,不用抢着长了’,火自然就降了。这叫‘不治肝而肝自平’。”

王建国似懂非懂:“上午补脾气、清肝火,下午补肾水?这早晚分开吃,有讲究?”

“讲究大了。”岐大夫笑,“上午阳气升,补脾气能跟着阳气往上走,就像给上坡的车加把力;下午阴气收,补肾水正好能存住,就像给蓄水池蓄水。你试试,按这法子吃,别熬夜,别发火,吃饭按时按点,过阵子再看。”

王总拿着药方走出岐仁堂,午后的阳光透过榕树叶子洒在地上,斑斑点点。他回头看了眼“岐仁堂”三个字,红底黑字,透着股踏实劲儿。

接下来的日子,王总还真按岐大夫说的做了。早上七点,保温杯里泡着补中益气汤的药包,温温乎乎喝下去,肚子里像揣了个小暖炉;下午五点,准时吃六味地黄丸,药丸嚼着有点甜,像小时候吃的蜜饯。他推掉了不必要的酒局,晚上十点就关手机,媳妇见他不熬夜了,天天变着法做山药粥、小米汤。

一周后,王总再去岐仁堂,脸上的焦躁少了大半。“岐大夫,真神了!这热基本退了,昨天陪客户逛工地,走了一下午也没犯那毛病。”

岐大夫诊脉后点头:“脉象顺多了,肝火平了,脾劲儿也上来了。再吃两周巩固巩固,记住,这病就像栽树,得常浇水、少折腾,才能长稳当。”

又过了一个月,王总在公司楼下碰到岐大夫买菜,老远就打招呼:“岐大夫!您看我这状态,是不是能跟小伙子比了?”他气色红润,说话底气足,再也不见当初的蔫劲儿。

岐大夫笑着摆手:“别大意,生意再忙,也得给身子留口气。你那肝树脾土,还得细水长流地养着呢。”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老巷子里飘来饭菜香,混着岐仁堂飘出的淡淡药香,像一句温和的提醒:这身体里的五脏六腑,就像巷子里的邻里街坊,得互相体谅着,日子才能安稳。而那些藏在肝火、脾肾背后的“怪病”,说到底,不过是身体在喊:慢点儿,好好疼疼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玄学糊咖靠地府KPI爆红了

钰尔尔

我四叔是朱元璋

逍遥御风

网游之蛮族大帝

青木与辰

我在魔兽世界造氢弹

神色淡淡的加斯戴比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兔子警长

醉酒夜!被京圈大佬揽腰亲到红温

我不喝白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