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泓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2章 岐大夫妙手化滞柔肝,岐仁堂里还君安康,岐大夫的悬壶故事,张泓光,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七天按规矩停药,陈立特意去菜市场买了些山楂和茵陈,按岐大夫说的,泡水当茶喝。看着红红的山楂在水里舒展,他忽然想起小时候奶奶用山楂干泡水给他喝,那时候总觉得太酸,现在喝着却觉得亲切。
停药这天,陈立反而更精神了,他对着镜子照了照,发现自己眼下的青黑淡了不少,脸色也红润了些,不再是那种病态的蜡黄。\"这中成药还真神了。\"他心里赞叹,决定再去岐仁堂看看。
再次来到青云巷,陈立特意早了些,刚到巳时,岐仁堂刚开门。阿明正在打扫院子,见他来了,笑着打招呼:\"陈先生来了?气色好多了嘛!\"
陈立不好意思地笑了:\"托岐大夫的福,好多了。\"
堂内已经有两位病人,一位老太太在说自己头晕,另一位中年妇女抱怨失眠。岐大夫正耐心地听着,见陈立进来,冲他点了点头,示意他稍等。陈立找了个椅子坐下,看着岐大夫诊病,只见他说话总是慢悠悠的,听病人说话时眼神专注,不像西医那样总打断人,让人心里很舒服。
轮到陈立时,巳时已过,阳光透过窗棂照在诊桌上,把岐大夫的白发染成了金色。\"感觉怎么样?\"岐大夫伸出手。
陈立把这几天的变化一五一十说了,最后补充道:\"现在吃饭香了,睡觉也沉了,就是有时候觉得眼睛有点干涩。\"
岐大夫搭着脉,手指微微一动,片刻后说:\"脉象比上次顺多了,不那么滞涩了,舌苔也好多了。\"他示意陈立伸舌头,只见那层黄腻苔基本退了,只剩下舌尖还有点薄黄,\"湿热去得差不多了,就是肝阴有点不足,所以眼睛干涩。\"
\"那还需要继续吃药吗?\"陈立问。
\"再吃一个月巩固一下吧。\"岐大夫点点头,\"不过这次可以减量,每天两次就行。\"他又叮嘱道,\"现在湿热退了,可以适当吃点瘦肉了,但别过量。《金匮要略》说'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饮食得当才是养身之本。\"
陈立想起自己这阵子没吃肉,确实有点馋了,闻言松了口气:\"那我能喝点啤酒吗?天太热了。\"
岐大夫笑了:\"少喝点常温的可以,别喝冰的。冰为阴邪,最伤脾胃,您这刚好转,可别再给湿热钻空子。\"
正说着,外面进来个胖大叔,手里拎着个果篮,一进门就嚷嚷:\"岐大夫,我那脂肪肝好多了!这次特意来谢谢您!\"
陈立好奇地打量着大叔,只见他肚子圆滚滚的,脸上却红光满面,不像生病的样子。
\"王老板这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岐大夫打趣道,\"上次是谁疼得直不起腰来?\"
王老板嘿嘿笑:\"那不是以前不懂事嘛!天天应酬喝酒,吃火锅撸串,结果查出那什么...肝上都是油。吃了您开的这化滞柔肝颗粒,三个月就好多了,现在检查,医生都说没事了。\"他拍着肚子,\"现在我每周都来您这儿坐坐,喝杯药茶,比喝酒舒服多了。\"
陈立听得心里更踏实了,原来这药真能治\"肝上有油\"的病。他想起自己体检报告上的\"脂肪肝\",说不定再吃阵子药,也能像王老板这样好起来。
岐大夫又给王老板号了脉,嘱咐他再吃半个月巩固一下,注意别吃太多甜食。王老板连连应着,放下果篮就走了,说还要去进货。
\"您看,这病啊,三分治七分养。\"岐大夫转向陈立,\"王老板以前顿顿离不开红烧肉,现在改成清蒸鱼了,晚上还去跳广场舞,这才好得快。\"
陈立点点头,决定回去也跟着小区的大爷大妈跳跳广场舞。他忽然想起什么,问道:\"大夫,这药里的苍术和白术,都是祛湿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问得好。\"岐大夫赞许地看了他一眼,\"苍术性烈,像干柴烈火,能把顽固的湿浊烧掉,《本草纲目》说它'治湿盛困脾';白术性温,像和煦春风,能健脾化湿,让脾自己动起来祛湿。您刚开始湿浊重,得靠苍术猛攻,现在湿去了大半,就靠白术慢慢调理,这就是'治湿不同,法随证变'。\"
陈立听得津津有味,原来这两味药还有这么多讲究。他忽然觉得中医就像打仗,得根据敌情调整战术,不是一味猛冲猛打。
拿着新的药罐走出岐仁堂,陈立觉得阳光都格外明媚。巷口的老榕树下,几个老人在下棋,棋子落在石桌上\"啪\"的一声脆响。他忽然想起岐大夫说的话,人就像这树,得好好养护才能枝繁叶茂,以前自己总觉得年轻能折腾,把身体当野草霍霍,现在才明白,健康这东西,得像养花一样精心照料。
枝繁叶茂
又过了一个月,陈立再次来到岐仁堂时,整个人像换了个人。西装合身了些(他瘦了五六斤),头发梳得整齐,脸上带着精神,说话声音洪亮,再也不是当初那个蔫蔫的样子。
\"岐大夫,我昨天去复查了。\"陈立递过体检报告,眼里难掩兴奋,\"您看,脂肪肝没了!转氨酶也正常了!\"
岐大夫接过报告,仔细看了看,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啊,这就对了。肝这棵树,终于把垃圾清干净,重新长起来了。\"
陈立现在彻底信服了,这化滞柔肝颗粒和岐大夫的嘱咐,真把他这\"未老先衰\"的身体调理过来了。他现在不仅口苦、腹痛这些症状全没了,连多年的失眠都好了,每天沾枕头就能睡着,早上起来神清气爽。
\"其实啊,您这病,根本还是生活习惯的问题。\"岐大夫慢悠悠地说,\"现在的人,吃得太好,动得太少,肝气郁结,湿热内蕴,时间长了,肝自然就出问题了。《黄帝内经》说'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人啊,还是得活得简单点,别太贪嘴,别太操心。\"
陈立深有感触,这两个月来,他推掉了不必要的应酬,晚上不再熬夜看手机,周末去爬山或者钓鱼,心境都平和了不少。以前总觉得业绩最重要,现在才明白,没个好身体,挣再多钱也没用。
\"那我现在还需要吃药吗?\"陈立问。
\"可以不用吃了。\"岐大夫摇摇头,\"药补不如食补,您以后多吃些枸杞、山药、山楂这些,既能养肝又能健脾。记住,别再暴饮暴食,别熬夜,保持心情舒畅,比什么药都管用。\"他拿起笔,写了个食疗方递给陈立,\"这是养肝粥的方子,用枸杞、女贞子、山药、小米一起煮,早上喝最好。\"
陈立接过方子,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兜里,像捧着圣旨似的。他掏出钱包,要付这两次的药费和诊费,岐大夫却只收了药钱,说诊费就算了。\"您这是给我做宣传呢,以后多介绍些朋友来调理身体就行。\"
陈立心里过意不去,说以后一定常来看看,帮着打扫打扫卫生。岐大夫笑着说好,眼里的皱纹像盛开的菊花。
走出岐仁堂,已是午后,阳光正好,老榕树的叶子绿得发亮,蝉鸣也像是带着欢快的调子。陈立深吸一口气,空气里飘着淡淡的药香,混着泥土的芬芳,让人心旷神怡。
他想起自己刚生病时的焦虑,总觉得自己才四十出头就一身毛病,怕是要\"未老先倒\"了。现在才明白,身体就像棵树,偶尔生点虫、长点霉没关系,只要及时清理,好好养护,照样能枝繁叶茂。
半年后,陈立再次路过青云巷,特意拐进岐仁堂看看。只见堂内依旧坐满了病人,岐大夫正耐心地给一个年轻人诊脉,阿明在一旁忙着抓药。陈立没打扰他们,只是站在门口看了会儿,见岐大夫说起话来还是慢悠悠的,眼里的光还是那么温和,心里觉得暖暖的。
巷口的老榕树下,几个孩子在追逐嬉戏,笑声清脆。陈立忽然觉得,这岐仁堂就像这老榕树,扎根在这片土地上,默默守护着一方人的健康,不管岁月如何变迁,始终散发着生机与希望。
他转身离开,脚步轻快,阳光洒在他身上,暖洋洋的。他知道,自己这棵树,终于又能迎着阳光,好好生长了。而这世间,还有无数像岐大夫这样的人,在用中医药的智慧,守护着每一棵\"树\"的成长,让生命在岁月里,始终郁郁葱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