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彼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7集:知识现状分析,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辜彼得,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师傅,能让我看看你们是怎么调参数的吗?”刘好仃走到操作台前。
“没问题。”一位年轻员工立刻让出位置。
刘好仃仔细观察了他的操作流程,发现他在遇到气泡异常时,第一时间调整的是温度,而不是压力。
“你怎么想到先调温度?”刘好仃问他。
“因为之前王师傅说过,有时候气泡是因为温差太大。”年轻人回答。
“那你有没有看过相关操作手册?”刘好仃又问。
“没有。”年轻人摇头,“都是老师傅口头教的。”
刘好仃点点头,在本子上记下一笔。
接着他又去了二车间,看到另一组员工在处理边缘变形问题。他们的做法是先降低速度,再调整模具间隙。
“这个流程是谁定的?”刘好仃问。
“是我们班长总结出来的。”员工答道,“不过他也没写下来,只是在例会上讲过一次。”
“有没有人专门记录?”刘好仃追问。
“好像没有。”员工想了想,“大家都记在脑子里。”
刘好仃合上笔记本,心里有些沉重。
中午吃饭时,他特意绕到食堂旁边的“可视化墙”前,看小林贴的新图表。墙上多了一块区域,是关于“经验来源”的统计图。
图上显示,超过70%的关键操作经验,都来自老师傅的口述,只有不到20%有书面记录。
“看来问题比我想象的还严重。”刘好仃低声自语。
“组长。”小林从后面走来,“我刚才整理资料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东西。”
“什么?”刘好仃回头。
小林递给他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写着:“气泡调温顺序:先A后b再c。”
“这是哪儿来的?”刘好仃接过纸条。
“是在四车间角落的一个工具箱里找到的。”小林说,“看起来像是某位员工随手记下来的。”
刘好仃盯着那几个字看了很久,忽然笑了,“你知道吗?这可能就是最原始的知识管理。”
“怎么说?”小林不解。
“因为它记录了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刘好仃把纸条夹进笔记本,“虽然不完整,但它说明,有人已经开始意识到经验需要留下来。”
两人站在墙边,阳光透过窗户打在图表上,反射出一点点光斑。
“组长。”小林忽然开口,“你觉得我们真的能把这件事做成吗?”
刘好仃看了看他,又看了看那面墙,缓缓说道:“只要我们愿意开始。”
他顿了顿,补充了一句:“就像这张纸条一样,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起点。”
夕阳西下,风穿过厂区,带来一丝凉意。
刘好仃转身离开时,小林还在原地看着那张纸条,仿佛在思考什么。
而刘好仃已经走向下一个车间,继续他的走访。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但至少,他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