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彼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9集:知识库建立,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辜彼得,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段要不要删掉?”他问刘好仃。
“留着吧。”刘好仃想了想,“至少说明我们当时确实是在记录真实过程。”
小林点点头,在旁边做了个备注:“需确认是否需要补拍关键细节。”
三车间那边,李姐正带着班组干活。
突然,有人喊了一声:“李姐,你看这气泡怎么越来越大了?”
李姐皱眉走近一看,果然,玻璃液里冒出了几个异常的大气泡,眼看就要影响整批产品的质量。
“赶紧停机检查!”她果断下令。
大家七手八脚地停下设备,围过来讨论。
“是不是温度太高了?”有人猜测。
“不对,刚才测过,温度正常。”另一个人反驳。
“那会不会是压力不稳?”有人提出疑问。
就在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班长提醒了一句:“要不先去知识库里查查有没有类似情况?”
“知识库?”李姐狐疑地看着他,“那玩意儿真有用?”
“试试嘛,反正现在也没别的办法。”班长劝道。
于是,几个人一起打开知识库,搜索关键词“气泡异常”。
没想到还真找到了一段笔记:
“气泡调温顺序:先A后b再c。”
“这不就是昨天刚录入的内容吗?”小林兴奋地说。
“先试试看。”李姐半信半疑地按照笔记上的步骤操作了一遍。
几分钟后,气泡果然逐渐减少,最终恢复正常。
“还真有点用。”李姐低声嘀咕了一句。
她心里那点怀疑,也随着玻璃液的平静而悄然消散。
傍晚,刘好仃回到办公室,看到桌面上整齐摆放的几份文档,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第一批内容算是录进去了。”他自言自语道,“虽然还有点简陋,但总归是个开始。”
他拿起那份《知识采集流程草案》,翻开看了看,又在最后一页加了几句备注:
“建议后续增加视频审核机制,确保关键步骤清晰可见。”
“鼓励员工参与修订,形成良性互动。”
写完,他合上文档,关了电脑。
窗外,天色已晚,风从窗户缝隙吹进来,轻轻掀起了角落里的一张便签纸。
纸上画着一只炸毛的猫,旁边写着一行字:
“知识库也要像猫一样,灵活又实用。”
刘好仃笑了。
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但至少,大家已经愿意把经验留下来,而不是让它随风而去。
他站起身,熄了灯,走出办公室,身后留下一片安静的黑暗。
走廊尽头,那面褪色的横幅还在风中轻轻摇晃,仿佛在等待下一个故事的起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