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彼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4集:新技术引进,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辜彼得,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老王愣了一下,眼神有些动容。
“这样吧。”刘好仃继续说,“这次新技术培训,我特意给您留了个位置。您要是觉得不合适,咱就不学;要是觉得能行,我就请您当咱们的第一批‘技术顾问’。”
“顾问?”老王笑了,“我这文化水平,哪敢当顾问。”
“怎么不敢?”刘好仃认真地说,“您知道哪些地方容易卡料,哪些环节最容易出错,这些都不是书本上学得来的,是真本事。”
老王沉默了一会儿,点了点头:“成,那我试试。”
第三天上午,李工再次来到厂里,正式进行现场演示。
演示区设在车间一角,一台崭新的镀膜设备已经安装完毕。李工将一块普通玻璃放进设备,启动程序后,屏幕上开始跳动数据。
“现在进入预热阶段,温度控制在六百摄氏度左右。”他一边操作一边解释,“等达到设定值后,系统会自动喷洒纳米涂层。”
随着机械臂缓缓移动,一层均匀的薄膜覆盖在玻璃表面,灯光照射下泛起淡淡的彩虹光晕。
“哇!”围观的员工发出惊叹。
“这层膜不仅提升了透光率,还增强了抗刮擦能力。”李工展示另一块对比样品,“左边是传统工艺的玻璃,右边是新工艺的,你们摸摸看。”
老王伸手轻轻划过两块玻璃,明显感受到右边的更光滑细腻。
“这确实不一样。”他喃喃道。
“而且整个过程几乎不需要人工干预。”李工补充,“系统会自动记录每次操作的数据,方便后期分析优化。”
“这玩意儿要是能稳定运行,咱们效率肯定能提上来。”老张在一旁感慨。
“那就这么定了。”刘好仃环视一圈,“咱们先小范围试点,等磨合好了再全面铺开。”
傍晚时分,车间外的风有点凉,夕阳把厂房染成了橘红色。
刘好仃站在演示区前,看着那台新设备静静地立在那里,像是等待上阵的战士。
“刘哥,你觉得这次能成吗?”小周走过来,轻声问。
“你说呢?”刘好仃反问。
小周想了想,笑着说:“我觉得能。”
“我也觉得能。”刘好仃点点头,“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愿意去试。”
远处,几个工人正围着设备讨论着什么,声音不大,却充满热情。
刘好仃深吸一口气,心里踏实极了。
这时,阿梅从办公室跑过来,气喘吁吁地说:“刘哥,好消息!供应商同意给我们额外配一名驻场工程师,为期一个月。”
“好啊!”刘好仃眼睛一亮,“那咱们就趁热打铁,把第一波测试安排上。”
他转身走向车间,脚步坚定。
身后,风吹起了窗帘的一角,露出墙上那句他亲手写下的标语:
“创新不是颠覆,而是积累后的突破。”
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来,照在那句话上,暖洋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