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彼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7集:评估结果分析,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辜彼得,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问题是,”她顿了顿,“设备兼容性还是个隐患。部分旧设备在运行新工艺时会出现短暂卡顿,影响整体节奏。”
“这部分我已经联系了供应商的技术员。”小周补充,“他说可以做局部改造,成本不高。”
“那就安排下去。”刘好仃做了决定,“先改一台试试,稳定后再推广。”
整个上午就在这样的讨论中过去了。午餐过后,大家又回到会议室继续分析剩下的数据和反馈。随着讨论深入,一些之前没有注意到的问题也浮出了水面。
“刘哥,我发现一个问题。”阿梅突然开口,“虽然产品质量提升了,但我们内部记录的标准还是沿用的老办法,和客户的实际感受之间存在脱节。”
“什么意思?”
“比如‘透亮度’这个词,我们在质检报告里写得很专业,但客户理解的角度不一样。有些客户觉得‘透’就是‘亮’,而我们的定义更多是指光线穿透率。”
“也就是说,我们可能一直在用自己的一套语言去衡量客户的真实体验?”
“没错。”阿梅点头,“这样容易造成误判。比如我们以为某批货达标了,但客户却觉得不如以前。”
“这事儿得改。”刘好仃沉吟片刻,“从下个月开始,我们要统一内外部的评价标准,必要的话,可以请客户参与我们的质检流程。”
“那会不会太麻烦?”
“麻烦总比误解强。”刘好仃笑了笑,“做生意嘛,就是要让人家觉得你懂他。”
讨论持续到傍晚才告一段落。大家各自带回了一堆任务,准备第二天继续推进。
临走前,刘好仃站在会议室门口,看着窗外的生产线。夕阳洒在玻璃上,反射出柔和的金光,像是某种无声的鼓励。
“改变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他轻声说,“但只要我们愿意去看、去听、去做,总会一点点进步。”
小周和阿梅站在他身后,彼此对视一眼,眼中多了一份坚定。
车间的方向传来熟悉的机器轰鸣声,像是时间的脚步,不紧不慢地向前走着。
刘好仃转身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然后轻轻放在桌上。
杯子边缘还残留着一圈水渍,在夕阳下泛着微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