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彼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6集:供应商管理加强,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辜彼得,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周五的阳光依旧明亮,只是这次换了个角度,从会议室的另一侧斜照进来。阿梅正对着电脑屏幕调整字体大小,一旁的老李翻着文件,时不时皱眉。
“这数据量也太大了。”他嘟囔了一句,“咱们得弄个评分表出来,不然光靠印象打分,谁都说不清好坏。”
“刘师傅不是说要建一套标准吗?”小周一边整理表格一边接话,“我看他昨晚还在改模板呢。”
正说着,门被推开,刘好仃端着那杯永远不离身的茶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王姐,手里抱着几本旧档案。
“都到齐了吧?”他把杯子放下,扫了一眼桌上的资料,“今天开始,供应商评估正式启动。”
“评分表呢?”老李抬头问。
“在这儿。”刘好仃打开笔记本,投影到墙上,“先看质量,再看交货周期、服务响应、价格波动……这些都要算进去。”
阿梅凑过去看了看,点头道:“比之前的主观判断靠谱多了。”
“但也有问题。”王姐翻开手里的档案,“有些厂子虽然评分低,但关键时刻能顶上。比如上次c厂,临时加急送货,救了我们的生产线。”
“那是特殊情况。”刘好仃没多解释,只在白板上写下两个词:核心 + 备用,“我们要的是稳定供应,不是靠运气。”
小周立刻在表格里备注了几个厂商的名字:“那我先把这三个列为核心供应商?”
“先别急。”刘好仃摆摆手,“先跑一遍数据,看看它们最近半年的真实表现再说。”
中午吃过饭回来,阿梅已经把评分表初稿发到了群里。
“我按五个维度做了权重分配。”她指着屏幕,“质量占四成,交货周期三成,其他各占一成。”
“听起来合理。”老李点点头,“但问题是,有些厂子压根没按时交过货,怎么评?”
“那就按实际记录来。”刘好仃翻出一份报表,“像这家d厂,三次延迟,两次质量问题,还能继续留?”
“可它是我们最早的合作方。”王姐有点犹豫,“老关系户了。”
“关系户不等于合格供应商。”刘好仃语气平静,“我们要的是能一起往前走的人,不是拖后腿的。”
气氛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空调发出轻微的嗡鸣。
“那我们先做个试点。”阿梅打破沉默,“选两家厂子做对比测试,看看新机制运行效果如何。”
“可以。”刘好仃点头,“下周前把名单定下来。”
小周已经开始在文档里画流程图,突然抬头:“话说,b-07的事查得怎么样了?”
“还在追。”刘好仃看了他一眼,“这事不能放。”
周三上午,会议室桌上铺满了各种评分表和供货记录。
“这是我整理出来的初步名单。”阿梅推了推眼镜,“红色是淘汰候选,黄色是待观察,绿色是核心。”
“这个d厂,分数最低。”老李指着一个名字,“但它居然还能一直供货?”
“我查了下采购记录。”小周调出系统页面,“每次都是临时补单,而且价格偏高。”
“这就是漏洞。”刘好仃拿起笔,在白板上圈出几个关键词:重复供货、虚高报价、无预警缺货,“这些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只是没人去理。”
王姐翻着手中的档案,轻声道:“其实我们也知道有些厂子不行,但总想着‘能用就先用’,结果越拖越复杂。”
“现在不能再拖了。”刘好仃语气坚定,“从今天起,所有供应商必须经过评分筛选,不合格的一律停用。”
“那备用供应商呢?”阿梅问,“你之前提过的机制,要不要同步推进?”
“当然。”刘好仃点头,“每个关键物料至少配一个备用,以防万一。”
“那是不是可以考虑让部分备用厂参与试运行?”阿梅补充道,“这样既能测试他们的能力,也能降低切换风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