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彼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4集:转型方案制定,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辜彼得,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好仃站在会议室门口,手里拿着一沓打印好的资料。这回他没带那支用了多年的钢笔,而是换了根能按出蓝色墨水的圆珠笔,显得精神了不少。
窗外阳光明媚,风不大,但吹得窗帘轻轻摆动,像是在催促大家赶紧进入状态。
他推门进去的时候,小王已经坐在靠窗的位置,笔记本摊开着,上面密密麻麻地记满了前天会议的内容。看到刘好仃进来,他抬起头笑了笑:“您来啦,我刚把上次提到的数据整合问题理了个头绪。”
“辛苦了。”刘好仃一边坐下一边点头,“咱们今天不聊虚的,得拿出个初步方案来。”
会议室里陆续来了几位部门负责人,有人提着保温杯,有人抱着文件夹,气氛比上回轻松了一些。
刘好仃翻开自己的本子,在第一页画了个简单的图表,然后抬头说道:“昨天我们聊到了数据孤岛的问题,大家都说到了各自遇到的瓶颈。今天我们得把这些‘痛点’排个序,找出最值得优先解决的。”
他顿了顿,继续道:“比如除尘器的状态监控,这个问题不是设备老旧造成的,而是信息传递不畅。我们不能光靠人去巡检,得想办法让数据自己说话。”
一位主管皱眉:“可问题是,预算有限,谁来负责这块?”
“我来。”小王立刻举手,“我可以牵头做一个临时小组,边学边做。”
刘好仃笑着看了他一眼,眼神里有些欣慰:“很好,有想法就先干起来。”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轻笑声,气氛也跟着活跃了起来。
接下来的讨论围绕“优先级”展开,每个人都有自己觉得最急的事。生产部坚持设备更新是关键,仓储部强调流程混乱才是根源,环保部则担心合规数据上传的问题。
刘好仃听着,时不时在纸上勾画几个关键词,等大家说得差不多了,才开口:“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我们得明白一点——数字化转型不是一次性大修,而是分步走。”
他说这话时语气很稳,像是早就在心里过了一遍又一遍。
“我们可以从最容易改的地方入手。”他指着白板上的模型,“比如统一数据格式、建立基础看板。这些改动成本不高,见效却快,能让大家看到变化。”
小王点点头,在笔记本角落写下一行字:“模块化系统是否可行?”还用红笔圈了出来。
刘好仃注意到了,也没说什么,只是嘴角微微扬起。
“咱们要的是实用,不是炫技。”他说,“就像建房子,先打地基,再一层层往上搭。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打好这个基础。”
会议室里的讨论渐渐集中到“如何起步”上来,大家开始提出一些具体的想法。
“我觉得可以从除尘器加装传感器开始。”一位技术员建议,“这样至少能实时知道它运行得好不好。”
“对,而且这不需要太大的投入。”另一位附和,“关键是让大家习惯数据的存在。”
刘好仃听着频频点头,最后总结道:“好,我们就从这几个点出发,先做个草案出来。”
他转身在白板上写下四个字:可扩展架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