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彼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1集:新挑战:供应链协同,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辜彼得,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好仃站在仓库门口,手里握着一支铅笔,正低头在笔记本上写什么。阳光从头顶斜斜地照下来,在他脚下拖出一道长长的影子。远处传来叉车的轰鸣声和金属碰撞的清脆响,像是一首不怎么和谐的工业交响曲。
他抬起头,看了眼墙上的流程图,那上面密密麻麻标注了从原材料入库到成品出库的每一个节点,像是某种复杂的迷宫地图。可现实比这还要复杂得多。
“老李说得对。”他喃喃自语,“一边缺货,一边积压,这不是效率问题,是信息问题。”
阿芳就站在他身后不远处,手里拿着一份打印出来的表格,脸上有些疲惫,但眼神里还带着点兴奋:“我刚统计完近三个月的延误数据,情况比我们想象得严重。”
“有多严重?”刘好仃转过身来。
“光是去年下半年,因为供应链延误造成的订单损失就有六万多块。”她把表格递过去,“还不包括客户投诉和信誉影响。”
刘好仃接过表格,翻了几页,眉头皱得更深了些:“这些钱,都是被‘等’掉的。”
“等电话确认、等系统更新、等调度安排……”阿芳点头,“有时候不是我们不想快,是我们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
刘好仃沉默了一会儿,忽然笑了:“你们还记得上次协作测试吗?”
“当然记得。”阿芳嘴角一翘,“那次小林差点把队友气哭。”
“可最后我们也找到了节奏。”刘好仃合上表格,“局部高效,不代表整体顺畅。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整个链条都顺畅起来。”
他说这话的时候,目光落在仓库角落的一辆卡车上。司机正在跟调度员打电话,声音有点大,语气有点急。
“你能不能告诉我,明天到底装不装?我都等了两个小时了!”
刘好仃看着这一幕,心里忽然明白了什么。他转身对阿芳说:“走,回办公室。开个会。”
会议室不大,但足够坐下几个核心成员。墙上挂着一张白板,上面写着“供应链协同试点计划”,旁边还贴着几张便利贴,上面是刘好仃昨晚熬夜整理的问题清单。
小林坐在最边上,手里端着一杯咖啡,眼神有点困,但精神头还不错:“刘哥,你说咱们这是要搞什么?物流优化?信息共享?”
“都不是。”刘好仃拿起马克笔,在白板上画了个圈,“我们要做的,是打通关键节点。”
“什么意思?”小林歪头。
“我们的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生产对接,就像一个个独立的小岛。”刘好仃边说边画,“岛上的人看得见自己手里的活,但看不见别人的。”
“所以我们要搭桥。”阿芳接话。
“对。”刘好仃点头,“第一步,先解决两个最影响交付周期的环节——原材料信息同步和成品出库调度。这两个地方一通,整个链条就能动起来。”
“听起来不错。”财务部的老王推了推眼镜,“但问题是,这需要投入,尤其是信息平台这块。”
“我明白你的顾虑。”刘好仃笑了笑,“但我们不需要一开始就建一个大平台。我们可以先做个最小可用系统,比如用现有的工具,做一个实时库存看板。”
“用微信小程序就行了吧?”小林突然插嘴,“我前阵子看到有公司做这个,挺方便。”
“聪明。”刘好仃冲他竖了个拇指,“技术不是问题,关键是思路。我们要让信息跑得比货更快。”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然后老王开口:“那具体怎么推进?”
“很简单。”刘好仃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关键词:信息同步、流程简化、责任明确,“先把这两块试点跑起来,过程中发现问题就调整。等我们跑顺了,再扩展到其他环节。”
小林喝了一口咖啡,忽然问:“如果我们要做信息共享平台,是不是得找It那边合作?”
这句话一出,会议室里空气好像变了点味道。所有人都看向刘好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