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彼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5集:物流配送优化,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辜彼得,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二十来辆吧。”对方擦了擦汗,“有时候上午十点就开始排队。”
“那有没有人专门负责协调进出?”刘好仃问。
“没有,都是司机自己找地方。”装卸工摇头,“有时候他们问我要路线,我也只能凭印象说。”
刘好仃点了点头,在本子上画了个草图,标注了三个最容易堵的地方。
回到办公室后,他打开电脑,把视频导出来,用红笔标出几个关键延误点,然后给阿芳发了条消息:
“试试把这三个点设成重点监控区,看看能不能减少拥堵。”
阿芳很快回了一个oK的手势表情。
接下来几天,刘好仃开始研究配送路线的问题。
他从It那边拿到了近三个月的配送数据,发现有些区域被频繁覆盖,而有些路线明显绕远了。
“小林,”他找到那个年轻技术员,“你能用地图软件做个热力图吗?看看哪些地方跑得最多。”
“可以啊。”小林接过数据文件,“不过得手动标注一下,系统还没集成这个功能。”
“没事,只要能看到大概分布就行。”
小林打开地图软件,输入几条常用路线,屏幕上立刻出现了几条重叠的轨迹。
“你看,”他指着屏幕,“这条路上,几乎每辆车都会经过这里,但旁边的辅路反而空着。”
“那就说明,路线是可以优化的。”刘好仃眯起眼,“能不能做个推荐路线表?优先级高的放前面。”
“没问题。”小林点头,“我可以做个简易版的,打印出来贴在调度室墙上。”
“好。”刘好仃满意地点点头,“慢慢来,别想着一步到位。”
方案初稿出来那天,刘好仃召集运输组开了个小会。
“这是我们初步整理出来的流程优化点。”他指着墙上的图表,“第一,厂区装车实行叫号制;第二,出货口增设临时停车区;第三,根据高频路线制定推荐线路表。”
“听起来挺靠谱。”老李说,“不过司机们会不会不认新路线?”
“让他们试一周。”刘好仃笑着说,“愿意用的奖励油费补贴,不愿意的也不勉强。”
“那成本谁来承担?”小王问。
“我去找生产那边商量。”刘好仃说,“如果配送效率提升,订单交付率也能上去,这笔账划算。”
“行吧。”老李耸耸肩,“反正咱听您的。”
会议结束后,刘好仃走出会议室,阳光正好打在他脸上,他眯着眼,感觉整个人都轻快了不少。
他摸了摸口袋,掏出那本一直随身带着的笔记本,翻开最后一页,在“试点计划”后面画了个勾。
远处,一辆卡车缓缓驶出厂门,车身上映着金灿灿的阳光,像是某种无声的鼓励。
刘好仃迈开步子,朝着下一趟出发的方向走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