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虹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9章 徐园大礼堂:重逢许幸之,文化英雄联盟,万里虹云,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许幸之看着藤原朴田生气的样子:“亏我们还是朋友,不然吃了我不成?”
“我才不需要你--中国朋友,我要的就是这样的日本小姐。”藤原朴田指着许幸之,语气中满是挑衅。
“看你是我在日本的朋友,我才帮你。”许幸之有些委屈地说,心中暗想自己为何要被如此对待。
就在这时,川岛美子穿好上衣,看到自己的画像,微微皱眉,问藤原朴田:“这里为什么这么白亮?怎么画得这么黑?”
“你问他!”藤原朴田不屑地指着许幸之。
川岛美子微微一笑,走近许幸之:“这位同学,请你为我画一幅吧。”
许幸之默默无言,将头扭到一边。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多是日本学子。川岛美子对他说:“没事儿,加上标题和落款吧。但有一点,必须用王羲之的行书体。”
这句话让许幸之顿时为难。他虽然在诗、词、画、剧上都有所造诣,但书法只是他的爱好。更何况,王羲之的行书,虽不是不能写,但他担心自己写得不好,难以给中国人争光。
“我的画像从来不署名落款的。我可以替藤原朴田为小姐画一幅。”许幸之试图退而求进。
川岛美子却不依不饶,拿着画像,理直气壮地说:“这是在大日本,是你们想画就画,想白就白,想擦就擦,想黑就黑,想让我坐就坐啊?”说着,她把画像递给许幸之,要求升级:“落款,必须用王羲之《兰亭序》的笔法!”
许幸之思绪万千,从回忆中回到现实:“至诚兄,当初,要不是你的出现,我许幸之可丢给日本人了。”
王至诚的思绪回到日本那棵樱花树下。当时王至诚放了学准备卖字充当学费,正赶上许幸之尴尬的场面。
此时,站在樱花树后的王至诚看得清清楚楚,果断走到现场,收起了川岛美子的画像,放进书画包,然后取出一幅自临的“琅琊本”的《兰亭序》,递给藤原朴田:“藤原同学、美子小姐,你们的意思我明白,不就是想得到中国的《兰亭序》吗?”
许幸之现在想起来,感慨万分:“那一次樱花树下,多亏至诚兄鼎力相助,您搭了一幅《兰亭序》,今天,大礼堂的票,我包了!”
“那次不过是川岛美子设置的一个阴谋。”王至诚轻声说道,回忆中带着一丝无奈,“后来,为了学到《兰亭序》,她女扮男装,化名金碧辉,拜我为师……不谈这些了。”王至诚转而关心地问:“那次樱花树下一别,您过得怎样?”
“我们坐下说。”许幸之带王至诚来到大厅旁边的一间茶室,找一张桌子坐下,许幸之神情变得认真,“分手后,我由炭画素描向油画发展,1926年在日本创作的油画《晚步》,因笔力柔和,光彩炫目,被选为‘第四届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的参展作品,深受观众赞美。”
王至诚点头,微笑道:“1927年清明前夕,我曾让金碧辉给你送过信,那时候还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
“就是那个假小子吧。”许幸之说,见王至诚点了点头,接着他叹息道,“1927年,大革命时代,我应郭沫若的电召回国,回到了上海,在北伐军总政治部宣传工作。尚未领到军装,就遭遇了蒋司令发动的清党行动,被怀疑为共字号,关进了龙华监狱。”
“上海的龙华监狱吗?”王至诚微微皱眉,沉思道,“‘四·一二’政变时,我也被关进了龙华监狱,和陈延年、陈乔年等许多革命人士同处一室,但没有听说过你许幸之也进来了。”
许幸之的表情微微一顿,随即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或许是因为我当时的处境,过于低调,无人关注吧。在那场风暴中,我被捕后只是个小角色,无法与像至诚兄一样大名鼎鼎的文艺家相提并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