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这画的是钟馗嫁妹不成
芳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0章 这画的是钟馗嫁妹不成,慢穿:官家小姐的精致奢华日常,芳媛,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贤王府的迎春雅集正式拉开帷幕。雅集的主会场设在王府后花园中心的一处名为咏絮亭的八角敞轩之内。亭子四周,碧水环绕,垂柳依依,不远处的梅林之中,几株早梅已经悄然绽放,暗香浮动,沁人心脾。亭内早已摆设了数十张铺着锦垫的矮几,上面盛放着各色精致的茶点、鲜果和文房四宝,供各位才子佳人品茗论道,挥毫泼墨。
贤王妃今日也亲自到场,她年约四旬,保养得宜,穿着一身藕荷色的宫装,头戴一支素雅的珍珠钗,整个人看起来温婉贤淑,雍容大方。她坐在亭子正中的主位之上,脸上带着和煦的微笑,不时与身旁的几位年长的贵妇和宫中派来的教习嬷嬷、画院供奉们轻声交谈着,气氛融洽而热烈。
按照雅集的惯例,开场自然是先由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辈或颇有才名的文人雅士,即兴赋诗作对,吟咏春光,为雅集定下风雅的基调。
随后,便是各家贵女和青年才俊们轮流展示才艺的环节了。
一时间,咏絮亭内,琴声悠扬,歌声婉转,墨香四溢,才情飞扬。
有的小姐抚琴一曲《高山流水》,技艺娴熟,引来阵阵掌声;有的小姐清唱一首《阳春白雪》,嗓音清亮,令人耳目一新;还有的公子当场挥毫泼墨,作下一幅《春江水暖鸭先知图》,笔法老练,意境不俗,博得满堂喝彩。
气氛渐渐进入高潮。
轮到安阳郡主献艺了。她今日显然是憋足了一股劲儿,想要一雪前耻,将陆微澜彻底比下去。她选择的是抚琴,而且是一首难度极高、气势恢宏的古曲《广陵散》。
只见她端坐在古琴之前,深吸一口气,随即玉指翻飞,琴声铿锵,时而如金戈铁马,气吞万里;时而如幽咽泉流,呜咽悲鸣。一曲既罢,余音绕梁,技惊四座。
就连那几位宫中派来的教习嬷嬷,也不由得微微点头,露出了赞许之色:“安阳郡主这手琴艺,确有几分火候,指法娴熟,气韵贯通,实属难得。”
安阳郡主听了,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她挑衅似的瞥了一眼不远处的陆微澜,眼神中充满了炫耀和……一丝居高临下的蔑视。在她看来,自己这手足以媲美宫廷乐师的琴技,定然能将陆微澜那些所谓的小聪明和旁门左道衬托得黯然失色,不值一提。
接下来,便是陆芷兰的表演了。
她今日选择的是绘画。只见她让丫鬟在亭子中央摆好画案,铺开宣纸,研好墨汁,然后深吸一口气,提起画笔,便开始在纸上龙飞凤舞起来。
她画的是一幅仕女赏春图。只是,她那所谓的画技,实在有些……令人不敢恭维。
她似乎是想模仿某种写意的风格,追求神似而非形似。但问题在于,她的基本功实在太差,笔力孱弱,线条混乱,构图也毫无章法。结果,那画上的仕女,脸庞扭曲,五官移位,身材比例严重失调,看起来不像是在赏春,倒更像是在……梦游。而所谓的春景,也不过是几坨颜色怪异的墨点和几根歪歪扭扭的线条,完全看不出是什么花草树木。
整幅画看起来,不仅毫无美感可言,反而透着一股子说不出的别扭和……惊悚。
当她自以为得意地放下画笔,将自己的大作展示给众人时,咏絮亭内顿时陷入了一片诡异的沉默。
众人面面相觑,表情古怪,想笑又不敢笑,想夸又实在夸不出口,憋得十分辛苦。
还是坐在角落里那位性子直爽、口无遮拦的户部侍郎家三小姐钱婉容,忍不住低声对身旁的同伴嘀咕了一句:“哎呀我的老天爷!这位陆大小姐画的是什么呀?莫不是……钟馗嫁妹图?怎么瞧着那仕女比旁边的妖魔鬼怪还要吓人几分呢?”
声音虽小,但在安静的亭子内却显得格外清晰。
噗嗤——
不知是谁先忍不住笑出了声,随即,整个亭子内便响起了一阵压抑不住的哄堂大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