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云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章 叟解猪仇恩怨泯,狐畏孝亲慈念显,学光绽夜智辉彰,新阅微异谈,硕云舒,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书室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刘士玉对这仆妇越发敬重。他常常感慨道:“我以往只知忙于公务,却忽略了身边这些平凡却高尚的人。这仆妇虽身份低微,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个‘孝’字,这比那些只知追求功名利禄的人不知道高尚了多少。”

日子一天天过去,董思任听闻了刘士玉家书室狐妖消失的缘由,心中也感慨万千。他亲自登门拜访刘士玉和那位仆妇。

董思任对刘士玉说:“之前自认为一心为官,驱狐除患,却忽略了身边这些真正的大义之人。这孝妇的行为让我明白,真正的善与正义不在于职位高低,而在于内心的纯粹。我当向这仆妇学习。”

又转身对仆妇说:“你这孝妇所行的,乃是人间至善。哪怕身份低微,却有着旁人不及的高尚品德,实乃世间楷模。”

仆妇听后,十分谦逊:“大人过奖了,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母亲养育我多年,我照顾她是本分。”

董思任点头赞道:“这世间的真善美,往往不在庙堂之高,而在这些平凡之处。”

刘士玉也感慨:“如今看来,身份地位并不能衡量一个人的品德。这仆妇虽平凡,却为我们展现了一种至善的境界,让我等自愧不如。”

此事在那片土地上流传开来,人人都在传颂着仆妇的孝顺。而刘士玉也更加明白了,真正的善恶美丑,不在于身份的高低贵贱,而在于内心的选择。后来,仆妇将刘士玉和董思任的话一一铭记在心,依然本分地操持着家中事务,用自己的孝心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而董思任经过此事,处理政务时也更加关注民间的疾苦,更加重视善良品德的宣扬。

那个曾经闹狐妖的书室,成为了众人传颂的地标。仆妇的孝行和刘士玉、董思任的感悟,一同在这片土地上绽放着人性的光辉。

【学问放光芒】——

爱堂先生讲过这样一件奇事。夜幕笼罩,万籁俱寂,老学究程远独自走在归家的小径上。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他身旁,竟是他已故多年的好友。程远一向刚正,倒也不惧怕,疑惑道:“你怎么会在此处?”

亡友神色平静,缓缓说道:“我如今在冥界任职,正要去南村公干,恰好与你同路,便结伴而行吧。”

二人并肩走着,路过一间破旧的茅屋。亡友忽然停下,指着屋子说道:“这是一位真正文士的居所。”程远满脸疑惑,忙问:“你如何知晓?”

亡友目光幽深,解释道:“凡人白日被俗事缠身,杂念纷扰。唯有熟睡之时,一切杂念消散,元神清澈。那时,胸中读过的书,每个字都会化作光芒,从周身孔窍散发,形成缥缈绚烂之景。学问深厚如郑玄、孔安国,文章卓绝如屈原、宋玉、班固、司马迁者,光芒可照亮天际,与星月争辉;次一等的,光芒数丈;再次之,也有尺许;依此递减,最差的也有萤火虫般微光,照亮门窗。这光芒,人眼不可见,唯有鬼神能察。这屋子上空光芒七八尺高,故而断定住着一位文士。”

程远听后,心中一动,急切问道:“我读书一生,那我睡梦中的光芒又有多高?”亡友闻言,神色有些不自然,支吾了半晌才道:“昨日路过你的私塾,见你午睡,你胸中唯有一部高头讲章,五六百篇墨卷,七八十篇经文,三四十篇策论,皆化作滚滚黑烟,笼罩屋子。学生诵读之声,如同被浓云密雾阻隔,实在不见一丝光芒,所以不敢妄言。”

程远一听,顿时怒目圆睁,气得浑身发抖,大声斥责道:“你这是胡言乱语!我一生钻研学问,一心科举,所读所背皆是圣贤经典,怎会如此?定是你故意编排,来羞辱我!”

亡友看到程远这般如此却也不恼,大笑着离去,“兄长莫要动怒,我所言句句属实。你不妨想想,这些年读书,可曾真正领悟书中真谛,还是只为了应付科举,求取功名?”他的声音渐渐远去,只留下程远独自在原地怒火中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一剑星河灿

晏龙儿

重生八零:李太太还在立规矩

禾桅簌簌

快穿之直男被迫当娇妻

菊凉

魂穿小燕子,傻子才甘心等三年

白瑾怡

四合院:疯批傻柱一心报复白眼狼

鹿小疯

抗战:黄埔将星,开局降服李云龙

物事人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