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封不动的地狱魔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章 匣中藏金,沃野生光,系统在手:我在古代当基建女王,原封不动的地狱魔女,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再去灶膛里扒些草木灰,要凉透的细灰!”

“还有水!晒过的温水!”

小桃像只勤快的小蜜蜂,来回奔忙。沈微则根据知识,开始构筑温床。她先用铁锹挖出一个浅坑,底部铺上一层厚厚的、蓬松的干稻草作为隔热保温层。然后在稻草上均匀铺撒一层约两指厚的、凉透的细草木灰——保温、吸湿、防虫、提供钾肥。

“小姐,草木灰铺好了!稻草也铺了两层!”小桃抹着汗报告。

“好!”沈微点头,拿起那些珍贵的深紫色种薯,“现在,该请我们的‘金疙瘩’入住了。”

她按照知识,仔细检查每一块种薯,确保表皮无损伤。然后,她取来一个陶盆,倒入少量温水,又小心地加入一点点之前收集的草木灰,搅拌均匀,形成一种淡灰色的消毒液。

“这叫草木灰浸液,能杀菌防病。”沈微一边解释,一边将种薯一块块放入陶盆中,轻轻漂洗。深紫色的表皮在灰水中显得更加神秘。

浸泡约一刻钟后,沈微将种薯捞出,放在干净的旧布上沥干水分。接着,便是催芽的关键一步。

她让小桃取来一块厚实的、吸水性好的旧麻布,用温水浸透后拧干至不滴水的状态。然后,她将沥干的种薯,按照芽眼(藤蔓切口处)向上的方向,整齐地排放在湿润的麻布上。一层排满,再覆盖一层同样湿润的麻布。

“这叫‘沙床催芽法’的简易版,用湿布代替湿沙。”沈微将包裹着种薯的湿布小心地放入温床中,覆盖在草木灰层上,“保持湿润和温暖,芽眼很快就会萌动。”

最后,她在湿布包上覆盖了一层薄薄的稻草用于保湿,再用几根柔韧的树枝在温床上方弯成拱形,覆上家里唯一一块相对完好的旧油布,形成一个简易的保温保湿小拱棚。

阳光透过油布照射进来,温床内部形成了一个温暖湿润的小环境。沈微蹲在温床边,手指轻轻触摸油布下的湿布包,感受着那微微的暖意,仿佛能感应到里面沉睡的生命力正在被唤醒。

“以后每天早晚,都要检查里面的湿度。布干了,就用喷壶喷点温水,保持湿润,但不能积水。”沈微叮嘱小桃,“温度嘛…白天有太阳,棚里应该够暖。晚上如果太冷,咱们得想办法加点覆盖。”

“嗯!小桃记住了!”小桃用力点头,看着这个由小姐亲手搭建的、笼罩着油布的小小“宫殿”,眼神充满了虔诚和期待。这里面躺着的,可是能让荒地变粮仓的“金疙瘩”啊!

处理完种薯,沈微的目光又投向了那三亩薄田。堆肥的成功给了土地基础养分,但要让系统优化的红薯发挥最大潜力,还需要更精细的准备。

“深耕只是开始,还得起垄。”沈微指着田地对小桃说,“红薯喜欢疏松透气的土壤环境,起垄种植,既能增加土层厚度利于块茎膨大,又能排水防涝。”

她拿起铁锹,亲自下田示范。在施过堆肥的田垄上,挖出深沟,将沟底的土翻到两边,形成一条条高出地面尺余、顶部平整的土垄。垄与垄之间,留下便于行走和排水的沟渠。

这工作比单纯的翻地更耗体力。沈微挥汗如雨,但想到那些深紫色的种薯未来将在这精心准备的垄床上茁壮成长,心中便充满了干劲。

**(下)**

时间在忙碌与期待中悄然流逝。

温床成了沈微和小桃每天必看的“圣地”。第三天清晨,当沈微小心翼翼地揭开油布和覆盖的稻草,掀开湿润的麻布一角时,她的呼吸瞬间屏住了!

只见那些深紫色种薯芽眼的位置,原本短小的藤蔓切口处,已经冒出了点点娇嫩的、鹅黄色的小芽尖!如同初生的婴儿,怯生生地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温暖湿润的世界!虽然细小,却充满了惊人的生命力!

“发芽了!小姐!真的发芽了!”小桃惊喜地压低声音叫道,生怕惊扰了这些娇嫩的小生命。

沈微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如同阳光穿透云层。她用手指极其轻柔地触碰了一下那细小的芽尖,感受着那份新生的柔软和力量。**亲眼见证生命奇迹的喜悦**,丝毫不亚于堆肥成功时的激动。

“好,很好!”沈微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保持湿度,注意通风,再过几天,芽苗就能长到可以剪下扦插了!”

她重新盖好麻布和覆盖物,动作轻柔得如同呵护最珍贵的瓷器。

接下来的几天,温床里的变化日新月异。鹅黄色的芽尖迅速伸长,展开两片小小的、圆润的子叶,然后抽出嫩绿的、带着绒毛的真叶。短短数日,原本沉寂的种薯上,已经挺立起一簇簇生机勃勃、约莫一掌高的翠绿薯苗!叶片肥厚,茎秆粗壮,绿意盎然,充满了系统优化赋予的旺盛生命力!

与此同时,田间的起垄工作也接近尾声。三条宽窄均匀、高矮一致的土垄,如同三条蓄势待发的土龙,整齐地排列在沈微的三亩薄田里。垄上覆盖着细碎的土壤,在阳光下泛着肥沃的光泽,静静等待着新主人的入住。

这一天,风和日丽,正是移栽的好时机。

沈微和小桃小心翼翼地将温床里健壮的薯苗连根带少量“母土”(种薯周围的细土)挖出,放在垫着湿布的藤筐里。每一株薯苗都如同精挑细选的战士,茎粗叶绿,根系发达。

她们来到田垄边。沈微亲自示范移栽技巧。

“挖穴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她用一根小木棍在垄顶划出等距的标记,然后用小铲子在标记处挖出一个个小穴,“深度以埋住根茎部,露出子叶节为准。”

“放苗要正,根要舒展,不能团在一起。”

“覆土要轻,先用手压实根部的土壤,让根和土紧密结合,再轻轻覆盖表层土…”

“最后,浇定根水!一定要浇透!水要用晒过的,不能太凉!”

她的动作轻柔而精准,带着一种近乎神圣的仪式感。小桃在一旁认真地学着,一丝不苟地操作。两人配合默契,将一株株承载着无限希望的翠绿薯苗,小心翼翼地植入那经过深翻、堆肥、起垄的沃土之中。

当最后一株薯苗稳稳地扎根在垄床上,浇透了定根水,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嫩叶时,沈微直起酸痛的腰背,放眼望去。

三条整齐的土垄上,一排排翠绿挺立的薯苗沐浴在金色的阳光里,如同列队的士兵,充满了昂扬的斗志。脚下,是深翻后肥沃疏松的土壤;垄间,是精心挖掘的排水沟;远处后院,堆肥堆散发着持续的养分气息…这一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充满生机的系统。

夕阳的余晖将天际染成一片瑰丽的橘红,也温柔地洒在这片小小的、却凝聚了沈微无数心血的田地上。新栽的薯苗在晚风中舒展着叶片,仿佛在贪婪地呼吸着自由的空气和土壤的芬芳。

沈微静静地站在田埂上,晚风吹拂着她额前汗湿的碎发。她没有说话,只是深深地看着这片土地,看着那些在风中摇曳的点点新绿。

**对未来的憧憬!**

如同浩瀚的星河,在她心中无限延展、璀璨生光!

她仿佛看到了:

炎炎夏日,薯藤疯长,浓密的绿叶铺满垄沟,形成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海洋。

秋风送爽时,粗壮的藤蔓下,深紫色的种薯孕育出的子孙后代——硕大饱满、金黄油亮的红薯块茎,如同沉睡的宝藏,被一锹锹从肥沃的土壤中挖出!堆积如山!

她看到了小桃抱着一个比她脑袋还大的红薯,惊喜得又叫又跳。

她看到了李大锤用新打的铁犁帮乡亲们深耕土地,看到了更多农户用上了曲辕犁,开垦出更多的荒地。

她看到了堆肥场规模扩大,村里的“垃圾”变废为宝,滋养着更多的田地。

她甚至看到了金黄色的红薯粥、香甜的烤红薯、软糯的红薯干…出现在清河村更多贫寒人家的餐桌上,驱散了饥饿的阴霾…

这憧憬,不再仅仅是填饱自己和身边人的肚子,而是如同那深埋地下的红薯块茎般,扎根于沃土,向着更广阔的空间蔓延生长!是改变一方水土,惠及一方百姓的希望蓝图!

“小姐…”小桃轻轻走到沈微身边,顺着她的目光看向那片新绿,小声问,“这些苗苗…真能长出好多好多的‘金疙瘩’吗?”

沈微收回远眺的目光,低下头,对上小桃充满信任和期待的眸子。她伸出手,轻轻拂过一株近旁薯苗嫩绿的叶片,指尖传来生命跃动的微颤。

“能。”她的声音不大,却异常笃定,如同誓言,落在被夕阳染红的田垄上,也落进小桃的心里,更落进她自己对这片土地、对这个崭新未来的无限憧憬之中。

“它们会拼命地长,结出好多好多…多到我们吃不完,多到可以分给需要的人,多到…让这片土地,真正变成流淌着奶与蜜的沃土。”

晚霞漫天,将并肩而立的主仆二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温柔地覆盖在那片承载着深紫色希望的新绿之上。风过田野,带来泥土和嫩叶的芬芳,也带来了一个关于丰收、关于改变、关于脚踏实地创造未来的,无比清晰的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回1955活出自我

作者上古散人

堕落路西法

时光倾城叶飘零

五年内必死?我选择速通修仙界!

善恶到头终有豹

诗词一万首

咸鱼耀祖

重生1983:回到被陷害前

瑞图

当我撞了甲方老板的车

三月棠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