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终章 星火长明(完结篇)
原封不动的地狱魔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8章 终章 星火长明(完结篇),系统在手:我在古代当基建女王,原封不动的地狱魔女,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帝国格物大学十周年博览会落幕的喧嚣,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终将平复。然而,那喷涌着白雾的蒸汽原型机所发出的低沉咆哮,那齿轮咬合、织梭飞旋的节奏,那年轻学子眼中燃烧的求知之火,却已深深烙印在帝国的心脏,成为时代脉搏最有力的跳动。科技与智慧的种子,早已破土成林,枝繁叶茂。
岁月静淌,又是五年光阴荏苒。
萧砚,这位以铁血手腕廓清朝堂、以赫赫武功平定北境、又以非凡魄力推动革新的摄政王,在万民归心、朝野同声的拥戴下,于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在先帝灵柩前,在文武百官与宗室勋贵的见证下,正式登基为帝,定鼎乾坤,改元“启明”。大胤王朝,迎来了它最具变革精神、也最富活力的新君。
登基大典极尽庄严肃穆,金銮殿上,九龙盘柱,百官山呼万岁。然而,典礼的最高潮,并非新帝接受百官朝拜,而是紧随其后的皇后册封大典。
当萧砚(如今该称陛下)身着绣有十二章纹的玄黑衮服,头戴十二旒平天冠,在庄重的礼乐声中,亲手将象征着皇后至高尊荣的九凤金冠,戴在沈微如云的发髻上时,整个天地仿佛都为之屏息。
沈微身着由当年那件嫁衣理念升华而来的皇后礼服。依旧是大胤最尊贵的玄黑与正红为主色,庄重典雅,气象万千。礼服上,金线绣制的凤凰展翅翱翔,姿态灵动,华美绝伦。然而,细看之下,那凤凰的翎羽间,巧妙地融入了精密齿轮的纹路;凤凰所栖息的梧桐枝干,竟是格物院主楼的抽象轮廓;凤凰足下,是饱满的麦穗与稻穗图案;而凤凰尾羽扫过的天际,则点缀着由细碎蓝宝石镶嵌的、若隐若现的星辰轨迹。
这不是一件简单的礼服,而是一件承载着帝国灵魂、彰显着皇后独特贡献与地位的艺术杰作!它无声地宣告着:这位母仪天下的皇后,她的尊荣,不仅源于帝王的宠爱,更源于她自身那足以照亮一个时代的智慧与功绩!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山呼海啸般的朝贺声震彻云霄。沈微立于丹陛之上,身侧是执掌乾坤的帝王。她微微垂眸,接受着万民的朝拜。九凤金冠沉重而尊贵,衮服庄严而华美。这一刻,她登上了这个时代女子所能想象的权力巅峰。然而,她的心湖却异常平静。权力,从来不是她的追求。她抬眸,目光越过巍峨的宫殿,仿佛看到了格物院内轰鸣的机器,看到了学堂里伏案苦读的学子,看到了田野间金黄的麦浪。唯有这些,才是她心中真正的冠冕。
皇后册封大典后,萧砚力排众议,昭告天下:立文昌皇后沈微所出嫡长子萧承烨为皇太子。同时,在沈微的坚持和萧砚的鼎力支持下,一道震动朝野的圣旨颁行: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文昌皇后沈微,才德兼备,功在社稷。特旨,皇后于帝国格物大学之职司、权柄、开创之事业,一切如旧!格物总院事,仍由皇后全权统摄,一应研究、推广、育人,皆由皇后决断。钦此!”
这道圣旨,如同惊雷,彻底打破了“后宫不得干政”的千年铁律!它清晰地昭示:文昌皇后沈微,绝非深宫中的点缀,她是与帝王并肩的帝国建设者!她的智慧与事业,是帝国不可或缺的基石!
启明元年,在帝后同心、锐意革新的号角中,开启了波澜壮阔的篇章。
* **格物之光,普惠九州:** 帝国格物大学的分院如同雨后春笋,遍布各州府。朝廷设立“格物科举”,与传统的进士科并行,选拔格物人才。无数寒门学子因精于算学、工巧而入仕,改变了朝堂格局。改良农具、良种、堆肥法、基础防疫体系,通过强大的驿站系统和格物推广司,深入帝国最偏远的角落。水泥官道如同坚韧的血管,将帝国的版图紧密联结,商旅往来如织。
* **工业萌芽,动力初啼:** 在沈微的指导下,帝国格物大学机械院对“启明号”蒸汽机进行了持续的改良。体积缩小,效率提升,安全性增强。第一台实用的蒸汽抽水机在帝国最大的铜矿“赤山矿”投入使用,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深层积水问题,矿产量激增!不久,第一座由蒸汽机驱动的大型纺织工坊在京畿落成,日夜不停的机器轰鸣,宣告着手工工场时代的终结。工业文明的曙光,第一次真正照亮了大胤的土地。
* **医道革新,泽被苍生:** 格物大学医学院在沈微提供的系统知识框架下,结合本土医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大胤药典》重新修订,收录了经过验证的数百种新药方和炮制方法。基于牛痘接种法(经沈微引导思路,由本土医官实践完善)的初级免疫体系在部分地区试行,天花等恶疾的威胁大大降低。解剖学图谱(虽仍有争议)被秘密用于精英医官教学。帝国百姓的平均寿命,在悄然增长。
* **海疆初探,星图指引:** 启明三年,由格物大学天文地理所与工部联合督造的新式“星象仪”和改良的精密航海罗盘问世。在沈微的推动下(她意识深处那枚幽蓝光点中关于地理和航海的知识碎片被谨慎提取),帝国组建了第一支装备新式海图、罗盘和初步远洋船只的探险船队,由经验丰富的将领率领,沿着海岸线向南探索。他们带回了更精确的海图、异域的物产样本,以及对更广阔世界的认知。海权的意识,在帝国高层心中悄然萌发。
十年,弹指一挥间。启明十年秋,帝国格物大学迎来建校十五周年庆典。
此时的格物大学本部,规模已远超当年。巨大的玻璃穹顶礼堂依旧是核心地标,周围环绕着鳞次栉比、风格统一的新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学生宿舍。校园内绿树成荫,道路宽阔整洁,穿着统一深蓝学袍的学子步履匆匆,抱着厚厚的书册或奇特的模型,空气中弥漫着蓬勃的朝气与油墨、金属、植物混合的独特气息。
庆典的重头戏,依旧是科技成果博览会。只是规模更大,展品更加令人目眩神迷。
广场中央,一台被命名为“启明二代”的蒸汽机正在运行。它比初代机更加紧凑,结构更显精妙,运行噪音更低,喷吐的白雾却更加有力。它连接着一套复杂的传动装置,驱动着巨大的飞轮,飞轮又带动着数台新式织布机和车床同时工作!金属切削的火花飞溅,布匹如流水般涌出,直观地展示着“动力之源”的伟力。围观的人群中,多了许多肤色各异、穿着奇装异服的海外使节和商人,他们目瞪口呆,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与贪婪。
不远处,农研所的展区,金黄的稻穗沉甸甸地弯下了腰,颗粒饱满得近乎夸张。旁边的牌子上写着醒目的数字:“亩产七石(约合现代八百余斤)”。新培育的抗病果树挂满了累累硕果。几个穿着粗布短打的老农,激动地抚摸着饱满的稻穗,泪流满面,口中念念有词:“活神仙…皇后娘娘是活神仙啊…”
医学展区相对安静,但展示的成果同样惊人:精细的人体解剖图谱(部分公开)、玻璃器皿中培养的微生物(用于教学)、各种提纯后的药材粉末和标准化制剂、甚至还有一副精巧的、用于辅助接骨的金属外支架模型。
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广场东侧,由格物大学天文地理所和机械院联合设立的“观星台”模型区。一座巨大的、结合了传统浑仪与新型光学透镜的“观天仪”模型矗立其中,旁边悬挂着大幅的、依据最新观测绘制的星图。几个年轻学子正利用精巧的齿轮传动模型,向观众演示行星运行的轨迹。黑板前,关于“引力”、“光速”的初步公式和讨论文字密密麻麻,吸引着最富探索精神的头脑。
格物大学主楼顶层,那座视野极佳的观景台,如今已更名为“文昌阁”。这里,是沈微在格物大学的精神家园。
此刻,文昌阁内宁静祥和。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玻璃窗,洒满一室温暖。沈微,文昌皇后,并未穿着繁复的宫装,而是一身素雅的改良常服,只在衣襟处别着一枚小巧精致的九凤徽章。岁月在她眼角留下了几道优雅的细纹,却未能磨灭她眼中的智慧光芒,反而更添深邃与从容。她正俯身在一张宽大的书案前,案上铺着复杂的海图与一叠最新的航海日志。她的指尖在海图某处新标注的、代表未知陆地的轮廓上轻轻划过,凝神沉思。
沉稳的脚步声自身后响起,带着她熟悉入骨的韵律。
沈微没有回头,唇角已自然漾起温柔的笑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