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耀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章 嵇康《幽愤诗》,诗词一万首,咸鱼耀祖,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幽愤诗
嵇康
嗟余薄祜,少遭不造。
哀茕靡识,越在襁褓。
母兄鞠育,有慈无威。
恃爱肆妲,不训不师。
爰及冠带,凭宠自放。
抗心希古,任其所尚。
托好老庄,贱物贵身。
志在守朴,养素全真。
曰余不敏,好善闇人。
子玉之败,屡增惟尘。
大人含弘,藏垢怀耻。
民之多僻,政不由己。
惟此褊心,显明臧否;
感悟思愆,怛若创痏。
欲寡其过,谤议沸腾。
性不伤物,频致怨憎。
昔惭柳惠,今愧孙登。
内负宿心,外恧良朋。
仰慕严郑,乐道闲居。
与世无营,神气晏如。
咨余不淑,婴累多虞。
匪降自天,实由顽疏。
理弊患结,卒致囹圄。
对答鄙讯,絷此幽阻。
实耻讼免,时不我与。
虽曰义直,神辱志沮。
澡身沧浪,岂云能补。
雍雍鸣雁,厉翼北游。
顺时而动,得意忘忧。
嗟我愤叹,曾莫能俦。
事与愿违,遘兹淹留。
穷达有命,亦又何求?
古人有言,善莫近名。
奉时恭默,咎悔不生。
万石周慎,安亲保荣。
世务纷纭,祗搅余情。
安乐必诫,乃终利贞。
煌煌灵芝,一年三秀。
予独何为,有志不就。
惩难思复,心焉内疚。
庶勖将来,无馨无臭。
采薇山阿,散发岩岫。
永啸长吟,颐性养寿。
……
赏析:
《幽愤诗》是嵇康在狱中所作,是他人生境遇与内心世界的深刻写照。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嵇康的人格魅力与文学才华。
一、深刻的思想内涵
自我剖析与反思:诗中嵇康对自己的一生进行了全面且深刻的反思。从幼年失怙,在母兄宠溺下养成放任性格,到成年后崇尚老庄、追求自然纯真,他毫不避讳地坦陈自己的心路历程。他反思因自己的刚直狷介,对善恶过于分明的态度,导致“欲寡其过,谤议沸腾”,虽本性善良却频招怨憎。这种勇于自我剖析的精神,不仅展现了他的坦诚,更体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深度思考,意识到自身性格在复杂社会中的局限性。
对现实的无奈与愤懑:“理弊患结,卒致囹圄”,嵇康直言自己因世事的弊端和自身疏略,最终身陷牢狱。面对这一困境,他内心充满无奈与愤懑。“虽曰义直,神辱志沮”,表明他虽秉持正义,但却遭受精神上的屈辱,志向受挫。诗中深刻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以及正直之士在其中的艰难处境,抒发了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人生理想的坚守与转变:嵇康一生追求道家的自然、质朴与纯真,“志在守朴,养素全真”。然而现实的残酷使他的理想破灭,在狱中他开始重新审视人生。一方面,他感慨“穷达有命,亦又何求”,流露出对命运的无奈;另一方面,他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教训,如“善莫近名。奉时恭默,咎悔不生”,表现出对自身行为方式的调整。但他并未完全放弃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采薇山阿,散发岩岫。永啸长吟,颐性养寿”,依然渴望回归自然,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坚守着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二、独特的艺术特色
情感真挚深沉:整首诗情感浓烈且真挚,从对自身命运的嗟叹,到对过错的悔恨,再到对现实的愤懑以及对未来的期许,每一种情感都发自肺腑。如“感悟思愆,怛若创痏”,将反思过错时的痛苦心情刻画得入木三分;“嗟我愤叹,曾莫能俦”,则直白地表达出内心的愤懑无人能比。这种真挚的情感表达,极易引发读者的共鸣,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嵇康在困境中的挣扎与坚持。
结构严谨有序:诗歌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开篇叙述自己的身世与成长经历,为下文的反思与感慨做铺垫;接着深入剖析自己的性格与行为导致的后果,以及面对现实困境的心境;随后表达对人生的重新思考和对命运的态度;最后以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作结。各部分之间过渡自然,环环相扣,完整地展现了嵇康的思想变化过程,使诗歌的主题得以逐步深化。
比兴手法与典故运用:嵇康巧妙运用比兴手法,以“雍雍鸣雁,厉翼北游。顺时而动,得意忘忧”的大雁起兴,与自己“事与愿违,遘兹淹留”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内心的无奈与感慨。同时,诗中多处运用典故,如“子玉之败”,借子玉刚愎自用导致失败的典故,类比自己因性格缺陷而招来毁谤;“柳惠”“孙登”“万石”等典故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更准确地表达了他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使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思想深度。
……
解析:
嗟余薄祜,少遭不造
- 解析:“嗟”是感叹词,表达叹息。“薄祜”指福分浅薄,“少遭不造”意思是年少时就遭遇不幸。嵇康开篇便感慨自己命运不佳,福分微薄,年幼时就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为全诗奠定了悲伤的基调。
哀茕靡识,越在襁褓
- 解析:“哀茕”描绘孤独哀伤的样子,“靡识”表示年幼无知,“越在襁褓”指尚在婴儿时期。此句说自己在婴儿时期就孤苦伶仃,因年幼还不懂得世事,便已遭受不幸,进一步强调了童年的悲惨境遇。
母兄鞠育,有慈无威
- 解析:“鞠育”意为抚养培育。嵇康表明自己是由母亲和兄长抚养长大,他们对自己只有慈爱,却缺乏威严。体现出家庭环境对他性格形成的影响,为后文提到的随性放任做铺垫。
恃爱肆妲,不训不师
- 解析:“恃爱”是依仗着亲人的宠爱,“肆妲”指放纵任性,“不训不师”表示不受教诲、不师从师长。由于母亲兄长的溺爱,嵇康从小养成了任性放纵的性格,不受传统教育和师长的约束。
爰及冠带,凭宠自放
- 解析:“爰及”表示等到,“冠带”指代成年。成年之后,嵇康依然凭借着家人的宠爱,继续放纵自己的行为,保持着率性而为的生活态度。
抗心希古,任其所尚
- 解析:“抗心”指高尚其志,“希古”即仰慕古人。嵇康心志高尚,仰慕古代贤人的风范,坚持自己所崇尚的理念,展现出他对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托好老庄,贱物贵身
- 解析:嵇康喜好老庄之学,以老庄思想为依托。“贱物贵身”体现了他轻视身外之物,而珍视自身内在修养的价值观,反映出他受道家思想影响,追求自然、超脱的人生态度。
志在守朴,养素全真
- 解析:嵇康的志向在于坚守质朴的本性,“养素”即修养身心,“全真”指保全自然的天性。此句进一步强调他对道家思想的践行,追求保持纯真质朴,不被世俗所染的境界。
曰余不敏,好善闇人
- 解析:“不敏”是自谦之词,意为不聪慧。“闇人”指不明事理的人。嵇康说自己虽然不聪明,但一心向善,只是像不明事理之人一样,在行事上存在不足。
子玉之败,屡增惟尘
- 解析:这里运用了子玉的典故。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子玉刚愎自用,导致城濮之战失败。嵇康以子玉自比,认为自己因类似的性格缺点,多次给自己招来如尘埃般的毁谤,反思自己因性格问题而遭受的挫折。
大人含弘,藏垢怀耻
- 解析:“大人”指德行高尚的人,“含弘”表示宽宏大量,“藏垢怀耻”意思是能够包容各种事物,甚至忍受耻辱。嵇康意识到德行高尚的人应具备宽容和隐忍的品质,反思自己在这方面的欠缺。
民之多僻,政不由己
- 解析:“民之多僻”指世间众人行为多有邪僻之处,“政不由己”表示自己无法改变这种状况。嵇康感慨社会风气不佳,而自己又无力扭转,有一种无奈之感。
惟此褊心,显明臧否
- 解析:“褊心”指心胸狭隘,“显明臧否”是对善恶过于明显地评判表态。嵇康认识到自己心胸不够宽广,对世间的善恶过于直白地表达看法,从而给自己带来麻烦。
感悟思愆,怛若创痏
- 解析:“感悟”是有所感触而领悟,“思愆”即反思过错,“怛”表示痛苦,“创痏”指创伤。经过反思,嵇康对自己的过错深感痛苦,内心如同遭受创伤一般。
欲寡其过,谤议沸腾
- 解析:嵇康本想尽量减少自己的过错,然而却招来了如沸腾般的谤议。说明他的良好意愿并未得到好的结果,反映出社会环境的复杂和人心的叵测。
性不伤物,频致怨憎
- 解析:嵇康表明自己本性善良,无意伤害他人,可即便如此,还是频繁地招致他人的怨恨。进一步强调他在为人处世中的无奈,自己的善良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昔惭柳惠,今愧孙登
- 解析:“柳惠”即柳下惠,以宽容大度着称。孙登是嵇康的老师,对嵇康有过教诲。嵇康自惭不如柳下惠的宽容,也愧对孙登的教导,体现出他对自身品德修养的高标准要求以及对自己未能达到期望的愧疚。
内负宿心,外恧良朋
- 解析:“内负宿心”指内心有负于往日的志向,“外恧良朋”表示对外面对好友感到惭愧。嵇康觉得自己既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又在为人处世上有愧于好友,内心充满自责。
仰慕严郑,乐道闲居
- 解析:“严郑”指严君平与郑子真,他们都是古代隐居不仕、安贫乐道的典范。嵇康仰慕他们的生活方式,乐于过着闲适隐居的生活,表达出他对淡泊宁静生活的向往。
与世无营,神气晏如
- 解析:“与世无营”表示不与世人争逐名利,“神气晏如”指神态安然自得。嵇康希望能远离世俗的纷争,保持内心的平静,使自己的精神状态安然闲适。
咨余不淑,婴累多虞
- 解析:“咨”是感叹词,“不淑”指命运不好,“婴累”即遭受牵连,“多虞”表示忧患众多。嵇康感叹自己命运不佳,遭受了诸多的牵累和忧患。
匪降自天,实由顽疏
- 解析:“匪”通“非”,嵇康认为这些忧患并非上天降下,而是由于自己的固执和疏略造成的,体现出他对自身行为的深刻反思。
理弊患结,卒致囹圄
- 解析:“理弊”指事理不通,“患结”表示祸患累积,最终导致自己身陷牢狱。说明嵇康认识到自己在处理事情上的不当,致使祸患不断积累,最终遭受牢狱之灾。
对答鄙讯,絷此幽阻
- 解析:“鄙讯”指狱吏粗鄙的审讯,“絷”意为囚禁,“幽阻”表示幽深险阻之地,即监狱。嵇康在狱中面对狱吏粗鄙的审讯,被囚禁在这幽深的牢狱之中。
实耻讼免,时不我与
- 解析:嵇康耻于通过诉讼的方式来免除罪名,然而时运却不眷顾他。体现出他坚守自己的气节,不愿采用不正当手段脱罪,但又因时运不济而陷入困境。
虽曰义直,神辱志沮
- 解析:虽然自己秉持正义,但在狱中遭受的屈辱使他的精神受挫,志向也因此而沮丧。反映出他在坚守正义与面对现实困境之间的无奈与痛苦。
澡身沧浪,岂云能补
- 解析:“澡身沧浪”化用《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典故,意思是即便想如在沧浪水中洗濯身体一样洁身自好,又怎能弥补现在的处境呢?表达出嵇康对当下困境的无力感。
雍雍鸣雁,厉翼北游
- 解析:“雍雍”形容大雁和谐的叫声,“厉翼”指振奋翅膀。此句描绘大雁振翅北飞,发出和谐鸣叫的情景,以大雁的自由迁徙起兴。
顺时而动,得意忘忧
- 解析:大雁顺应时节的变化而行动,能够自得其乐,忘却忧愁。与自己的困境形成对比,表达出对自由、顺遂生活的向往,也暗示自己因不能像大雁一样顺应时势而陷入困境。
嗟我愤叹,曾莫能俦
- 解析:嵇康感叹自己内心的愤懑无人能比,强调自己愤懑情绪的强烈,突出他在困境中的痛苦与无奈。
事与愿违,遘兹淹留
- 解析:自己所经历的事情与原本的愿望相违背,遭遇了如今的牢狱之灾,被困在这里。表达出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己身处困境的无奈。
穷达有命,亦又何求
- 解析:嵇康感慨人生的穷困与显达都由命运决定,既然如此,又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流露出对命运的无奈和一种消极的情绪,但也是在困境中对自己的一种宽慰。
古人有言,善莫近名
- 解析:古人曾说过,做善事不要追求名声。嵇康从古人的话语中汲取教训,反思自己之前的行为,意识到追求名声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奉时恭默,咎悔不生
- 解析:“奉时”指顺应时势,“恭默”表示恭敬沉默。嵇康认为顺应时势,保持恭敬沉默,就不会产生过错和悔恨,这是他在经历困境后对为人处世方式的一种思考和转变。
万石周慎,安亲保荣
- 解析:“万石”指西汉的石奋及其四子,他们以谨慎周到着称,都做到俸禄二千石的高官,因此景帝称石奋为“万石君”。嵇康以万石君为例,说明为人处世谨慎能使亲人安乐,保持自身荣耀,表达出对谨慎行事的推崇。
世务纷纭,祗搅余情
- 解析:世间的事务纷繁复杂,只会扰乱自己的心境。嵇康对世间纷扰感到厌烦,渴望摆脱世俗事务的干扰,回归内心的宁静。
安乐必诫,乃终利贞
- 解析:在安乐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警惕,这样最终才能获得吉祥顺利。这是嵇康对自己和他人的告诫,体现出他对人生的深刻领悟,无论处于何种境遇,都应保持警醒。
煌煌灵芝,一年三秀
- 解析:“煌煌”形容光彩夺目,“秀”指植物开花。光彩夺目的灵芝一年能多次开花,用灵芝的生长旺盛来对比自己的人生境遇,感慨自己的志向难以实现。
予独何为,有志不就
- 解析:嵇康反问自己,为何只有自己志向难以实现,表达出对自己人生不得志的困惑与无奈,进一步强化了内心的痛苦情绪。
惩难思复,心焉内疚
- 解析:“惩难”指以此次患难作为警戒,“思复”表示思考如何恢复到理想状态。嵇康以此次牢狱之灾为警戒,反思自己,内心充满愧疚,体现出他对自己过去行为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
庶勖将来,无馨无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