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耀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8章 张华《太康六年三月三日后园会诗》,诗词一万首,咸鱼耀祖,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太康六年三月三日后园会诗
张华
暮春元日,阳气清明。
祁祁甘雨,膏泽流盈。
习习祥风,启滞导生。
禽鸟翔逸,卉木滋荣。
纤条被绿,翠华含英。
于时乃豫,置酒高堂。
嘉宾充庭,峨峨锵锵。
讲习道德,究览坟经。
降心下气,贵道贱荣。
敷奏八音,吟咏成群。
饮和饱德,率土同欢。
……
赏析:
《太康六年三月三日后园会诗》是张华创作的一首描绘暮春时节皇家后园聚会场景的诗歌。通过对春日景色与聚会情形的描写,展现出当时社会的繁荣、文化氛围以及人们的愉悦心境,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歌颂。
一、主题思想
1. 歌颂春日生机:诗歌开篇着力描绘暮春景色,如甘雨、祥风、翔逸的禽鸟、滋荣的卉木等,展现出大自然在春天的蓬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赞美,体现出对生命复苏与成长的喜悦之情。
2. 展现文化雅集: “讲习道德,究览坟经。敷奏八音,吟咏成群”描绘了聚会时众人探讨道德、研读经典,同时伴有音乐演奏和诗歌吟咏的场景,展现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文化知识的重视与推崇,以及文人雅士的高雅情趣。
3. 赞美太平盛世:诗中描绘了嘉宾满庭、和乐融融的聚会场景,以及“饮和饱德,率土同欢”所体现出的天下同乐的景象,侧面反映出太康年间社会的繁荣安定,人们生活富足,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歌颂与赞美,以及对国家昌盛、人民幸福的美好期许。
二、艺术特色
1. 情景交融:诗歌前半部分着重写景,通过对暮春时节雨、风、禽鸟、卉木等自然元素的描写,营造出清新、欢快的氛围;后半部分叙述聚会场景,将这种欢快的氛围延续到人文活动中,自然之景与聚会之乐相互交融,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春日聚会的愉悦与和谐。
2. 语言简洁明快:用词简洁质朴,却能生动地描绘出春日的生机与聚会的场景。如“祁祁甘雨,膏泽流盈。习习祥风,启滞导生”,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春雨滋润、春风拂动的画面,形象而生动;“嘉宾充庭,峨峨锵锵”简洁地展现出嘉宾众多且风度不凡的样子,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感。
3. 层次分明:诗歌先描写暮春时节的自然景色,为聚会铺垫背景;接着叙述聚会的地点、人物,展现聚会的盛大场面;随后描述聚会中的文化活动;最后以天下同欢作结,层层递进,结构清晰,有条不紊地展现了整个后园会的过程与氛围。
4. 用典自然:虽未大量使用典故,但“饮和饱德”化用《庄子·则阳》“故或不言而饮人以和,与人并立而使人化”以及《诗经·大雅·既醉》“既醉以酒,饱以德”,自然贴切地表达出人们在聚会中感受到的和谐与满足,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体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
……
解析:
1. 暮春元日,阳气清明。
- 解析:此句点明时间背景。“暮春”表明时节已至春末 ,此时春天即将过去,但仍保留着春日的盎然生机。“元日”指农历初一,强调了这一天的初始与特殊意义。“阳气清明”描绘出此时的气候特点,阳气充足,天气清爽明朗,给人以舒适、愉悦之感,为全诗奠定了明快、清新的基调,让读者对即将展开的场景充满期待。
2. 祁祁甘雨,膏泽流盈。
- 解析:细致刻画春雨景象。“祁祁”一词生动地表现出春雨舒缓、连绵的状态,不是倾盆而下的急促,而是轻柔、细密地飘落。“甘雨”强调这雨如同甜美的甘露,对万物生长极为有益。“膏泽流盈”则进一步说明雨水充沛,滋润着大地,使得世间万物都能得到充分的滋养。春雨的降临象征着生命的孕育与成长,为后续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埋下伏笔。
3. 习习祥风,启滞导生。
- 解析:将笔触转向春风。“习习”形容微风轻轻吹拂,给人一种柔和、惬意的感觉。“祥风”赋予风祥瑞的寓意,代表着吉祥如意,暗示着这股风带来的不仅是舒适,更是美好的兆头。“启滞导生”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表现出微风仿佛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够开启停滞的事物,引导万物复苏生长。这里风被描绘成大自然的使者,助力生命在春天焕发生机。
4. 禽鸟翔逸,卉木滋荣。
- 解析:从动物和植物两个维度展现春天的活力。“禽鸟翔逸”描绘出鸟儿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翔逸”一词突出了鸟儿悠然自得、无拘无束的状态,它们尽情享受着春天的美好,欢快地穿梭于天地之间,展现出生命的灵动。“卉木滋荣”则描绘花草树木在春雨的滋润和春风的吹拂下,茁壮成长、繁荣茂盛的景象。此句让读者仿佛能看到园中百花盛开、树木葱茏,处处洋溢着生命的气息。
5. 纤条被绿,翠华含英。
- 解析:对植物进行更为细腻的描写。“纤条被绿”聚焦于细细的枝条,它们像是被大自然精心披上了一层嫩绿的外衣,“被”字赋予枝条一种被动接受装扮的形象感,凸显出春天对万物的滋养。“翠华含英”中,“翠华”指代翠绿的花朵,“含英”表示花朵含苞待放,即将绽放出美丽的姿态,生动地展现了植物在春天里的生长过程和勃勃生机,描绘出一幅细腻而美好的春日植物图。
6. 于时乃豫,置酒高堂。
- 解析:由自然景色的描写过渡到人物活动。“于时”承接上文所描绘的春日美景,表明在这样美好的时节。“乃豫”意思是于是进行游乐活动,点明此时人们开始享受这大好春光。“置酒高堂”则具体描述了活动内容,在高大的厅堂中摆下酒宴,为下文描绘聚会场景做铺垫,展现出聚会的场所之庄重、活动之丰盛。
7. 嘉宾充庭,峨峨锵锵。
- 解析:描绘聚会现场的嘉宾。“嘉宾充庭”说明前来参加聚会的宾客众多,庭院里满满当当,体现出聚会的盛大场面。“峨峨锵锵”进一步刻画嘉宾的形象与气质,“峨峨”形容嘉宾们仪态端庄、风度不凡,“锵锵”原指玉佩相击之声,这里可能形容嘉宾们言行举止间的优雅和交谈时的悦耳声音,展现出宾客们的高雅与不凡。
8. 讲习道德,究览坟经。
- 解析:展现聚会中的文化活动。“讲习道德”体现出人们在聚会中探讨道德观念,相互交流心得,注重品德修养的提升。“究览坟经”中,“坟经”指代古代经典书籍,表明众人深入钻研、博览经典,体现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反映出当时社会对知识文化的重视,以及文人雅士对精神追求的热衷。
9. 降心下气,贵道贱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