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耀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6章 孙楚《除妇服诗》,诗词一万首,咸鱼耀祖,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除妇服诗

孙楚

时迈不停,日月电流。

神爽登遐,忽已一周。

礼制有叙,告除灵丘。

临祠感痛,中心若抽。

赁物犹在,其人永休。

冥冥丘室,人之攸潜。

赫赫阳朝,天居之馆。

内顾 lon lon ,元灵所舍。

事业未究,中路而陨。

痛我良人,一旦长泯。

壹往不还,寂焉无闻。

空堂奠觞,帷屏虚陈。

人神虽殊,想若有神。

静言永念,形留神分。

夙兴夜寐,触物感魂。

遗芳余烈,在幽弥传。

惄如朝饥,予思弗谖。

……

赏析:

孙楚的《除妇服诗》是一首深情悼念亡妻的诗作,以真挚的情感、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在为妻子除去丧服时内心的悲痛与对亡妻绵延不绝的思念,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一、主题情感

1. 深切的悼念之情:全诗围绕着对亡妻的悼念展开,字里行间渗透着诗人深深的悲痛。从感慨时光流逝妻子已离世一年,到前往墓地祭告除服时“中心若抽”的痛苦,无不体现出诗人对妻子的深厚感情。“痛我良人,一旦长泯”等句,直白地表达了对妻子骤然离世的痛心疾首,这种情感真挚而强烈,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哀伤。

2. 时光与生死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时光飞逝的描述,如“时迈不停,日月电流”,与妻子亡故的事实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生命无常的感慨。“赫赫阳朝,天居之馆。冥冥丘室,人之攸潜”,将光明的现世与昏暗的墓穴相对照,深刻地表现出阴阳两隔的无奈与悲哀,引发诗人对生死的深沉思考,进一步烘托出悼念亡妻的沉痛氛围。

3. 对亡妻的长久思念:尽管妻子已离去一年且已到除服之时,但诗人的思念并未消减。“赁物犹在,其人永休”,睹物思人,妻子生前之物引发无尽思念;“静言永念,形留神分”,表明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妻子,仿佛妻子的身影一直留在身边,体现出对亡妻的思念已深入骨髓,不会因时间推移和丧服除去而消逝。

二、艺术特色

1. 情景交融:诗人巧妙地将内心的悲痛情感融入到对时间、祭祀场景以及生活环境的描写之中。在描述时光流逝时,借“时迈不停,日月电流”的景象,烘托出生命消逝的无情和自身面对时间流逝却无法挽回妻子的无奈。前往墓地祭祀,“临祠感痛,中心若抽”,将悲痛之情与祭祀场景紧密结合,使情感表达更加真切。“空堂奠觞,帷屏虚陈”,描绘空荡荡的堂屋和徒设的帷屏,营造出凄凉的氛围,深刻地体现出诗人因妻子离世后的孤寂与哀伤,情景相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2. 对比衬托:运用了多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如“赫赫阳朝”与“冥冥丘室”,将光明的阳世与黑暗的墓穴相对比,突出了生死之间的巨大差异和不可逾越,强化了对妻子离世的悲痛感受。“赁物犹在,其人永休”,通过妻子生前所用之物仍在与妻子已永远离去的对比,引发强烈的睹物思人的感慨,使思念之情更为深沉。

3. 细腻的心理刻画:诗人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了细腻入微的描写。“静言永念,形留神分”“夙兴夜寐,触物感魂”等诗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妻子的状态,从默默沉思到日常的一举一动都会触景生情,深刻地刻画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亡妻的眷恋和不舍,让读者能够真切地体会到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4. 语言质朴自然:诗歌语言质朴平实,不事雕琢,却能准确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如“痛我良人,一旦长泯”“壹往不还,寂焉无闻”等语句,以简洁直白的表述,将诗人对妻子离世的痛苦和对其消逝的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质朴自然的语言风格,使诗歌更具真实感,让读者更容易感同身受,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除妇服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古代悼亡诗中的佳作,展现了孙楚在情感表达和诗歌创作上的深厚功力。

……

解析:

1. 时迈不停,日月电流。

- 解析:此句以宏观的视角感慨时光的流逝。“时迈”指时间不停地前行,“日月电流”运用比喻,将日月的运行比作电流般迅速,形象地描绘出时间飞逝的状态。诗人开篇强调时光如白驹过隙,意在为下文叙述妻子离世已一年做铺垫,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生命在时光长河中短暂易逝的感慨,为全诗奠定了一种带有哀伤基调的时间背景。

2. 神爽登遐,忽已一周。

- 解析:“神爽”指代人的精神、魂魄,“登遐”是对死亡的委婉说法,意思是妻子的灵魂已经离世。“忽已一周”表明距离妻子去世,转眼间已经过去了一年。“忽”字突出了时间流逝之快,让诗人在不经意间就度过了失去妻子的一年,强化了对妻子离世的悲痛以及对时光匆匆的无奈之感。

3. 礼制有叙,告除灵丘。

- 解析:“礼制”指古代的礼仪制度,“有叙”表示遵循一定的顺序和规定。按照传统礼制,在亲人去世一段时间后,要举行相关仪式除去丧服。“告除灵丘”即诗人前往妻子的墓地,祭告并除去丧服。此句说明诗人此时的行为是遵循礼制的安排,也暗示了这种仪式性的行为并不能减轻他内心对妻子的思念与悲痛。

4. 临祠感痛,中心若抽。

- 解析:“临祠”描绘诗人来到祭祀妻子的墓地。面对妻子的安息之所,“感痛”直接表达出内心涌起的悲痛之情。“中心若抽”则进一步形容这种痛苦如同内心被抽取般强烈,运用生动形象的表述,将诗人在墓地时极度哀伤的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他的悲痛之深。

5. 赁物犹在,其人永休。

- 解析:“赁物”可理解为妻子生前使用的物品,这些东西依然留存。“其人永休”表示妻子却永远地离去了。通过将妻子遗物仍在与妻子已逝形成鲜明对比,引发了强烈的睹物思人的情感。这种对比强烈地冲击着诗人的内心,使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失去妻子的痛苦,也突出了他对妻子深深的怀念。

6. 冥冥丘室,人之攸潜。

- 解析:“冥冥”描绘出昏暗、幽深的样子,“丘室”指墓穴。“人之攸潜”表明这里是妻子长眠的地方。此句营造出一种阴森、凄凉的氛围,强调了妻子所处的世界与诗人所在的阳世截然不同,进一步渲染出阴阳相隔的悲痛与无奈,加深了诗歌的哀伤情调。

7. 赫赫阳朝,天居之馆。

- 解析:“赫赫”形容光明盛大的样子,“阳朝”指充满光明的阳间世界。“天居之馆”将阳世比作上天居住的馆舍,描绘出阳间的明亮与生机。此句与上句中妻子所在的昏暗墓穴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生死之间的巨大反差,这种对比更加深了诗人对妻子离世的悲痛,也凸显了他对阴阳相隔的无奈感慨。

8. 内顾 lon lon ,元灵所舍。

- 解析:“内顾”指诗人回顾家中,“lon lon”形容空虚、寂静的样子。“元灵”指人的灵魂,这里指妻子的灵魂,“所舍”表示曾经居住的地方。诗人回首家中,妻子曾经生活的地方如今已空荡寂静,妻子的灵魂已不在,表达出家中因妻子的离去而变得冷清孤寂,体现出诗人对妻子深深的眷恋和失去妻子后的落寞。

9. 事业未究,中路而陨。

- 解析:“事业未究”表明妻子生前可能有未完成的事情或心愿,“中路而陨”则说明妻子在人生中途就不幸离世,未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生命过早消逝的惋惜之情,也从侧面反映出妻子在诗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她的离去不仅是情感上的巨大损失,还意味着一些未竟之事永远无法完成。

10. 痛我良人,一旦长泯。

- 解析:“痛”字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沉痛。“良人”在古代常用来称呼自己的配偶,这里指诗人的妻子。“一旦长泯”强调妻子突然离世,永远消逝,诗人对妻子的突然离去感到无比痛苦,这种直白的表述将诗人内心的哀伤推向高潮,让读者深刻体会到他失去妻子的切肤之痛。

11. 壹往不还,寂焉无闻。

- 解析:这两句进一步强调妻子离去的不可逆转和如今的寂静无声。“壹往不还”突出妻子离去后再也不会回来的残酷现实,“寂焉无闻”描绘出妻子如今已归于寂静,再也没有任何消息。诗人通过这种表述,强化了对妻子离去的无奈和内心的空虚感,表达出对妻子深深的思念与不舍。

12. 空堂奠觞,帷屏虚陈。

- 解析:“空堂”描绘出堂屋因妻子的离去而显得空荡荡的景象,“奠觞”指在堂屋中设酒祭奠妻子。“帷屏虚陈”表示帷帐和屏风徒然地陈列在那里,没有人再使用。通过对空荡堂屋中祭奠场景和闲置陈设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落寞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因妻子离世而产生的孤独与哀伤。

13. 人神虽殊,想若有神。

- 解析:“人神虽殊”表明诗人清楚地知道人和神灵处于不同的世界,妻子离世后已成为神灵,与自己阴阳相隔。然而,“想若有神”又表达出诗人在思念的驱使下,感觉妻子的神灵仿佛就在身边。这种矛盾的表述,深刻地体现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深,即便理智上明白阴阳相隔,但情感上却无法割舍,仍希望妻子的神灵能感知到自己的思念。

14. 静言永念,形留神分。

- 解析:“静言永念”描绘诗人静静地长久思念妻子,“形留神分”则进一步说明在长久的思念中,诗人仿佛看到妻子的身形,感觉到她的精神还与自己同在。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因过度思念而产生的幻觉,展现出他对妻子的思念已经深入到灵魂深处,达到了形神不分的程度,将诗人对亡妻的眷恋之情推向极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1983:回到被陷害前

瑞图

当我撞了甲方老板的车

三月棠墨

生命之河缓缓流动

卑鄙扣

我用充电宝给千年雷法女魔修充电

留云借月君

洪荒:靠着化身,升维世界

九扑街

道藏辑要

用户6867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