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耀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8章 陶渊明《感士不遇赋》,诗词一万首,咸鱼耀祖,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6. 悲夫!寓形百年,而瞬息已尽;立行之难,而一城莫赏。

可悲啊!人寄身于天地间不过百年,而转瞬之间生命就已消逝;建立德行本就艰难,却哪怕做出如围成一座城般的大功绩也得不到赞赏。

7. 此古人所以染翰慷慨,屡伸而不能已者也。

这就是古人之所以奋笔疾书、情绪激昂,屡屡抒发感慨而不能停止的原因啊。

8. 夫导达意气,其惟文乎?抚卷踌躇,遂感而赋之。

疏导表达内心的情思,大概只有依靠文章吧?我手抚书卷,犹豫不决,于是有感而作了这篇赋。

9. 咨大块之受气,何斯人之独灵!

可叹大自然赋予万物生机,为何只有人类最为灵秀!

10. 禀神智以藏照,秉三五而垂名。

人类禀受了聪慧的神智而内心明澈,秉持三才五常而留名于世。

11. 或击壤以自欢,或大济于苍生;靡潜跃之非分,常傲然以称情。

有的人以击壤之戏自娱自乐,有的人则致力于救助天下百姓;无论出仕还是隐居都不违背本分,常常傲然自得,顺遂自己的性情。

12. 世流浪而遂徂,物群分以相形。

然而世风日下,如水流逝,万物以不同类别相互比较。

13. 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

细密的渔网一撒下,鱼就惊恐逃窜,宏大的罗网一设置,鸟就惊慌高飞;那些通达事理的人善于觉察,于是逃离仕途回归田园耕种。

14. 山嶷嶷而怀影,川汪汪而藏声;望轩唐而永叹,甘贫贱以辞荣。

山峦巍峨,留住自己的影子,河流深广,隐藏自己的声音;遥念轩辕、唐尧的时代而长久叹息,甘心贫贱而拒绝荣华。

15. 淳源汩以长分,美恶作以异途。

淳朴的源头已经久远而发生了巨大变化,美与恶从此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16. 原百行之攸贵,莫为善之可娱。

推究各种品行中最为可贵的,没有什么比做善事更能让人愉悦。

17. 奉上天之成命,师圣人之遗书。

遵从上苍的既定旨意,学习圣人遗留的典籍。

18. 发忠孝于君亲,生信义于乡闾。

对君主和双亲尽忠尽孝,在乡里间树立起诚信和道义。

19. 推诚心而获显,不矫然而祈誉。

以真诚之心待人而获得显扬,不做作矫情来祈求声誉。

20. 嗟乎!雷同毁异,物恶其上;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

唉!人们随声附和,诋毁异己,憎恶超群出众之人;善于谋划的人被认为是糊涂,品行正直的人被说成是狂妄。

21. 坦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受谤;虽怀琼而握兰,徒芳洁而谁亮?

胸怀至公之心而毫无猜忌,最终却蒙受耻辱,遭受诽谤;虽然怀揣美玉、手握兰花,徒然拥有芬芳高洁的品质,又有谁能明白?

22. 哀哉!士之不遇,已不在炎帝、帝魁之世。

可悲啊!士人不被赏识的情况,在炎帝、帝魁的时代就已存在。

23. 独祗修以自勤,岂三省之或废?

只能独自勤勉修身,难道可以废弃每日的多次反省?

24. 庶进德以及时,时既至而不惠。

希望能及时增进德行,可时机到来了却得不到眷顾。

25. 无爰生之晤言,念张季之终蔽;愍冯叟于郎署,赖魏守以纳计。

没有像爰盎那样能理解自己的人交谈,想到张释之最终被埋没;同情冯唐在郎署中蹉跎岁月,幸亏遇到魏尚才得以施展计谋。

26. 虽仅然于必知,亦苦心而旷岁。

虽然希望被人了解的想法勉强实现,但也是费尽苦心,旷日持久。

27. 审夫市之无虎,眩三夫之献说。

明明知道街市上没有老虎,却被三个人的传言所迷惑。

28. 悼贾傅之秀朗,纡远辔于促界。

哀悼贾谊的才华出众,却在狭小的范围内施展远大的抱负。

29. 悲董相之渊致,屡乘危而幸济。

悲叹董仲舒学识精深,却屡次身处险境,侥幸才得以渡过难关。

30. 感哲人之无偶,泪淋浪以洒袂。

感慨这些贤哲之士孤独无援,我泪水纵横,洒满衣袖。

31. 承前王之清诲,曰天道之无亲;澄得一以作鉴,恒辅善而佑仁。

承蒙前代圣王的清言教诲,说天道对人没有亲疏之分;秉持纯一之道作为借鉴,总是辅助善良、保佑仁爱之人。

32. 夷投老以长饥,回早夭而又贫;伤请车以备椁,悲茹薇而殒身。

伯夷到老一直忍受饥饿,颜回过早夭折而且贫困;为颜渊请求车驾来置办棺椁而悲伤,为伯夷叔齐采薇而死感到哀伤。

33. 虽好学与行义,何死生之苦辛!

虽然他们好学且践行道义,为何生死的遭遇如此痛苦艰辛!

34. 疑报德之若兹,惧斯言之虚陈。

怀疑所谓上天回报善人的说法竟是如此,害怕这种说法只是虚妄之言。

35. 何旷世之无才,罕无路之不涩。

为何历经久远的时代却没有贤才得遇明主,很少有道路不坎坷难行。

36. 伊古人之慷慨,病奇名之不立。

古人之所以慷慨激昂,是忧虑不能树立非凡的名声。

37. 广结发以从政,不愧赏于万邑。

李广从年轻时就开始从政,其功绩足以获得万户侯的奖赏。

38. 屈雄志于戚竖,竟尺土之莫及。

他在宦官面前壮志难酬,最终连一尺土地的封赏都没有得到。

39. 留诚信于身后,动众人之悲泣。

他留下的诚信在身后,感动众人悲痛哭泣。

40. 商尽规以拯弊,言始顺而患入。

商鞅尽心谋划以拯救国家的弊端,进言开始被采纳,随后灾祸却降临。

41. 奚良辰之易倾,胡害胜其乃急!

为何美好的时光如此容易消逝,为何忌恨贤能的情况如此急迫!

42. 苍昊遐缅,人事无已。

苍天高远,人事无穷无尽。

43. 有感有昧,畴测其理?

有的事能让人有所感悟,有的却让人困惑不解,谁能推测其中的道理呢?

44. 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

宁愿坚守穷困以顺遂自己的心意,也不屈从迎合而使自己身心疲惫。

45. 既轩冕之非荣,岂缊袍之耻?

既然高官厚禄并非荣耀,难道身穿破旧的袍子就是耻辱?

46. 诚谬会以取拙,且欣然而归止。

确实是因为与世俗观念不合而显得笨拙,姑且欣然归隐。

47. 拥孤襟以毕岁,谢良价于朝市。

怀着孤独的情怀度过一生,拒绝在朝廷市肆中求取高位。

……

全译:

过去,董仲舒创作了《士不遇赋》,司马迁也写过同样主题的文章。我曾在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的闲暇时光,于讲学诵读的空当,拜读他们的文章,不禁心生感慨,惆怅万分。

践行诚信,思虑和顺,这是世人的美好品行;持守质朴,保持宁静,乃君子深厚的素养。自从淳朴的世风消逝,虚伪之风便大行其道。民间之人不再坚守廉洁谦逊的节操,朝廷内外尽是急于钻营求进之心。那些心怀正义、志于大道的士人,有的在大好年华如美玉般被埋没;洁身自好、操守清廉的人,有的终生辛勤劳作却一事无成。故而伯夷、叔齐发出“何处归依”的悲叹,屈原亦发出“算了吧”的哀伤感慨。可悲啊!人寄身于世不过百年,转瞬之间生命便已消逝;树立德行如此艰难,即便建有如围成一座城般的大功,却得不到丝毫赞赏。这便是古人之所以慷慨激昂地挥笔着文,屡屡倾诉感慨而不能自已的缘由。

要疏导表达内心的情思,大概只有依靠文章吧?我手抚书卷,踌躇再三,最终有感而作此赋。

可叹大自然赋予万物生机,为何独独人类这般灵秀!人类禀受聪慧的神智,内心明澈,秉持三才五常而留名于世。他们有的以击壤之戏自娱自乐,有的则致力于救助天下苍生;无论出仕还是隐居,皆不违背本分,常常傲然自得,顺遂自己的性情。然而,世风日下,如水流逝,万物以不同类别相互比较。细密的渔网裁好,鱼便惊恐逃窜;宏大的罗网制成,鸟即惊慌高飞。那些通达事理的人善于察觉,于是逃离仕途,归乡务农。山峦巍峨,留住自身影子;河流深广,隐藏自身声音。他们遥念轩辕、唐尧的时代,不禁长久叹息,甘心贫贱,拒绝荣华。淳朴的源头已然久远且发生巨变,美与恶从此分道扬镳。推究诸多品行中最为可贵的,无过于做善事能让人愉悦。遵从上苍的既定旨意,学习圣人遗留的典籍,向君主和双亲尽忠尽孝,在乡里间树立诚信和道义。以真诚之心待人而获显扬,不做作矫情来祈求声誉。唉!人们随声附和,诋毁异己,憎恶超群出众之人;把善于谋划者视作糊涂,将品行正直者说成狂妄。胸怀至公之心且毫无猜忌,最终却蒙耻遭谤;虽怀揣美玉、手握兰花,徒然拥有芬芳高洁的品质,又有谁能明白?可悲啊!士人不被赏识的情形,在炎帝、帝魁的时代便已存在。只能独自勤勉修身,每日多次反省又怎可废弃?期望能及时增进德行,可时机到来却得不到眷顾。没有像爰盎那样能理解自己的人交谈,想到张释之最终被埋没;同情冯唐在郎署中蹉跎岁月,幸亏遇到魏尚才得以施展计谋。虽然希望被人了解的想法勉强实现,但也是费尽苦心,旷日持久。明明知道街市上没有老虎,却被三个人的传言所迷惑。哀悼贾谊才华出众,却只能在狭小的范围内施展远大抱负。悲叹董仲舒学识精深,却屡次身处险境,侥幸才得以渡过难关。感慨这些贤哲之士孤独无援,我不禁泪水纵横,洒满衣袖。承蒙前代圣王的清言教诲,说天道对人没有亲疏之分;秉持纯一之道作为借鉴,总是辅助善良、保佑仁爱之人。然而伯夷到老一直忍受饥饿,颜回过早夭折且贫困;为颜渊请求车驾来置办棺椁而悲伤,为伯夷叔齐采薇而死感到哀伤。他们虽好学且践行道义,为何生死的遭遇如此痛苦艰辛!不禁怀疑所谓上天回报善人的说法竟是这般,害怕这种说法只是虚妄之言。为何历经久远时代,贤才却难遇明主,几乎没有道路不坎坷难行。古人之所以慷慨激昂,是忧虑不能树立非凡的名声。李广从年轻时就开始从政,其功绩足以获得万户侯的奖赏,却在宦官面前壮志难酬,最终连一尺土地的封赏都没有得到。他留下的诚信在身后,感动众人悲痛哭泣。商鞅尽心谋划以拯救国家的弊端,进言开始被采纳,随后灾祸却降临。为何美好的时光如此容易消逝,为何忌恨贤能的情况如此急迫!

苍天高远,人事无穷无尽。有的事能让人有所感悟,有的却让人困惑不解,谁能推测其中的道理呢?我宁愿坚守穷困以顺遂自己的心意,也不屈从迎合而使自己身心疲惫。既然高官厚禄并非荣耀,难道身穿破旧的袍子就是耻辱?确实因与世俗观念不合而显得笨拙,姑且欣然归隐。怀着孤独的情怀度过一生,拒绝在朝廷市肆中求取高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1983:回到被陷害前

瑞图

当我撞了甲方老板的车

三月棠墨

生命之河缓缓流动

卑鄙扣

我用充电宝给千年雷法女魔修充电

留云借月君

洪荒:靠着化身,升维世界

九扑街

道藏辑要

用户6867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