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耀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3章 陶渊明《饮酒?其十六》,诗词一万首,咸鱼耀祖,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2.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 解析:“行行”描绘时间逐步推移的状态,表明随着岁月流逝,诗人渐渐接近四十岁这个被称为“不惑”的年纪。“淹留”有滞留、停留之意,传达出诗人感觉自己在人生道路上仿佛停滞不前。“遂无成”直白地表达出他对自己在此时仍一事无成的感慨,流露出对时光虚度、壮志未酬的遗憾与失落,体现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给诗人带来的困扰。

3.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 解析:“竟”字强调最终的结果,尽管人生未达预期,处于困境,但诗人还是抱定了“固穷”的节操。“固穷”源自儒家思想,即君子即便身处穷困境地,也坚守道德准则。“饱所更”说明诗人对饥寒交迫的生活有着深切且丰富的体验,展现出他在长期艰难困苦中,始终坚守高尚品格,不被物质匮乏所左右,凸显其坚韧与执着。

4.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 解析:此句着力描写诗人的居住环境。“敝庐”点明房屋破旧,显示出生活的贫困。“交悲风”中“悲”字赋予风以情感色彩,描绘出凄厉的风不断吹过破旧房屋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荒草没前庭”进一步强化这种氛围,前庭被荒草淹没,突出环境的荒芜,衬托出诗人生活的艰难与处境的落寞。

5.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 解析:“披褐”描绘诗人身披粗布短衣,再次强调生活的贫苦。“守长夜”不仅指熬过漫长的夜晚这一行为,更暗示在漫漫长夜中,诗人独自面对内心的思索与煎熬。“晨鸡不肯鸣”运用拟人手法,仿佛晨鸡故意不肯啼叫,使等待天亮的过程变得更加漫长,增添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对未来的迷茫情绪。

6.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 解析:“孟公”指东汉刘龚,以能理解和欣赏他人高尚节操着称。诗人感慨孟公这样的知音不在身边。“终以翳吾情”表明因为缺少知音,自己内心的情怀无法倾诉,只能被深深遮蔽。此句表达出诗人在坚守高尚节操的道路上,因无人理解而产生的孤独感,深化了诗歌关于坚守与孤独的主题。

……

句译:

1.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年少时很少与人交往应酬, 只喜好沉浸在六经的研读之中。

2.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岁月前行,渐渐接近四十岁, 却长久滞留原地,终究一事无成。

3.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最终还是抱定了安于穷困的节操, 对饥寒的滋味已深深尝遍。

4.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破旧的房屋里灌进凄厉的寒风, 荒草长得高高的,掩没了前庭。

5.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我身披粗布短衣,熬过漫长的黑夜, 可晨鸡却迟迟不肯啼鸣。

6.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如今孟公不在这里, 我的情怀终究无人倾诉而被深深遮蔽。

……

全译:

年少时我很少涉足尘世应酬,一心遨游沉醉在六经的奇妙里头。

岁月匆匆,不觉已近不惑之年,长久蹉跎,至今一事无成满心忧。

但我始终抱定安贫乐道的操守,饥寒的滋味,早已深深尝个够。

破旧的茅屋,任由悲风穿堂过,荒芜的杂草,几乎将前庭全掩没。

我身披粗布短衣,苦守漫漫长夜,可恨那报晓的晨鸡,偏不肯啼喔。

可惜孟公这样的知音不在身旁,我的情怀啊,终究只能暗自深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1983:回到被陷害前

瑞图

当我撞了甲方老板的车

三月棠墨

生命之河缓缓流动

卑鄙扣

我用充电宝给千年雷法女魔修充电

留云借月君

洪荒:靠着化身,升维世界

九扑街

道藏辑要

用户6867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