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耀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9章 潘岳《西征赋》,诗词一万首,咸鱼耀祖,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86. 信此心也,庶免夫戾。
- 解析:相信并秉持这样的诚心(诚信、无欲之心),或许可以避免过错。再次强调统治者秉持诚信和无欲之心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认为这是避免治理失误的关键,体现出作者对统治者道德品质在国家治理中核心地位的深刻认识。
87. 如其礼乐,以俟来哲。
- 解析:至于如何完善礼乐制度,就等待后世的贤能之士了。此句表达出作者虽对当下的政治、社会等问题有所思考和感慨,但对于礼乐制度的完善这一重大问题,自觉能力有限,寄希望于后世更有智慧和才能的人。这既体现出作者对自身的谦逊认知,也反映出他对历史发展的一种客观态度,认识到社会的进步和制度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需要多代人努力的过程。同时,也为整篇赋在结尾处留下了一种对未来的期待,引发读者对历史传承和发展的深入思考。
……
句译:
序
1.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
这一年岁星运行到玄枵的位置,月份正值蕤宾(农历五月),丙丁两日统领这周,乙未这一天为时辰。
2. 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
我(潘岳)倚着车前横木向西而行,从京城洛阳前往长安。
3. 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于是我感慨长叹道:“从古到今,时间是多么邈远悠长啊!宇宙辽阔迷茫,由混沌之气化生出天、地、人三才。
4.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唯生与位,谓之大宝。生有修短之命,位有通塞之遇。鬼神莫能要,圣智弗能豫。
这三才,就是天之道、地之道和人之道。只有生命和地位,被称为最宝贵的东西。生命有长短不同的命运,地位有通达或困厄的遭遇。鬼神不能左右,圣人和智者也不能预先知晓。
5. 当休明之盛世,托菲薄之陋质。纳旌弓于铉台,赞庶绩于帝室。
我生在美好清明的盛世,凭借着微薄的资质。在朝廷接受官职,为皇室辅佐各项事业。
6. 嗟鄙夫之常累,固既得而患失。无柳季之直道,佐士师而一黜。
叹息自己常被俗事牵累,本就患得患失。没有柳下惠那样的正直之道,辅佐执掌刑狱之官时一次就被罢黜。
7. 武皇忽其升遐,八音遏于四海。天子寝于谅闇,百官听于冢宰。
晋武帝突然去世,天下停止了音乐娱乐。新天子居丧,百官听命于太宰。
8. 彼负荷之殊重,虽伊、周其犹殆。窥七贵于汉庭,诮一姓之专恣。
新君肩负的责任极其重大,即使像伊尹、周公那样的贤能也会感到艰难。看到汉朝宫廷中七贵专权,讥讽一姓的专横放肆。
9. 凡厥寮寀,同力王室。明明哲后,维新伊始。眷巩、洛而掩涕,思长安于旧京。
所有的官员,都应共同为王室尽力。圣明的君主,刚刚开始革新。眷恋巩县、洛阳而落泪,思念旧都长安。
10. 临素灞而永叹,望崇山而累息。”
来到素净的灞水边长久叹息,遥望崇山连连叹息。
正文
1. 越安陵而无讥,谅惠声之寂寞。
经过安陵,无可指责之处,想来安陵君的仁爱之声已寂然无闻。
2. 吊爰丝之正义,伏梁剑于东郭。
凭吊爰丝(袁盎)的正义行为,他为阻止梁孝王谋逆,在东郭门外伏剑而死。
3. 讯景皇于阳丘,奚信谮而矜谑?
在阳丘探究汉景帝的事,为何轻信谗言而对人傲慢戏谑?
4. 陨吴嗣于局下,盖发怒于一博。成七国之称乱,翻助逆以诛错。
吴王的继承人在棋局下丧命,起因是为一次博戏发怒。最终引发七国之乱,反而帮助叛逆者诛杀了晁错。
5. 恨过听而无讨,兹沮善而劝恶。
遗憾汉景帝误听谗言却不讨伐叛逆,这是挫伤善良鼓励邪恶。
6. 呰孝元于渭茔,执奄尹以明贬。
在渭陵指责汉元帝,抓住宦官以表明对其批评。
7. 褒夫君之善行,废园邑以崇俭。
褒扬汉元帝废除陵邑的善行,以崇尚节俭。
8. 过延门而责成,忠何辜而为戮?
经过延门就会追问责任,王章忠诚无罪为何被杀?
9. 陷社稷之王章,俾幽死而莫鞠!
陷害国家栋梁王章,使他含冤而死无人敢查问!
10. 忲淫嬖之匈忍,剿皇统之孕育。
汉成帝过分宠爱赵飞燕姐妹,她们凶狠残忍,残害皇室后代。
11. 张舅氏之奸渐,贻汉宗以倾覆。
助长外戚王氏的奸恶之势,最终导致汉朝覆灭。
12. 刺哀主于义域,僭天爵于高安。
在义域指责汉哀帝,他让高安侯董贤超越本分获取高官厚爵。
13. 欲法尧而承羞,永终古而不刊。
汉哀帝想效法尧禅让却蒙受羞辱,这种事将永远记载无法磨灭。
14. 瞰康园之孤坟,悲平后之专洁。
俯瞰康园的孤坟,为平帝皇后的专一贞洁而悲伤。
15. 殃厥父之篡逆,蒙汉耻而不雪。
因其父王莽篡逆而遭祸,蒙受汉朝的耻辱无法洗雪。
16. 激义诚而引决,赴丹爓以明节。
平帝皇后被正义激发而自杀,投身火中以表明气节。
17. 投宫火而焦糜,从灰熛而俱灭。
她投身宫中大火化为焦土,随着烟火灰烬一同消逝。
18. 骛横桥而旋轸,历敝邑之南垂。
车马疾驰过横桥后回车,经过我故乡的南部边界。
19. 门磁石而梁木兰兮,构阿房之屈奇。
阿房宫的门用磁石做成,梁用木兰木构建,其构造曲折奇特。
20. 疏南山以表阙,倬樊川以激池。
开通南山作为宫殿的门阙,引樊川之水汇聚成池。
21. 役鬼佣其犹否,矧人力之所为?
役使鬼神来修建恐怕都不行,何况是靠人力来完成呢?
22. 工徒斫而未息,义兵纷以交驰。
工匠们砍伐劳作未停,义军已纷纷起兵。
23. 宗祧污而为沼,岂斯宇之独隳?
宗庙被毁坏成泥沼,难道只是阿房宫被毁掉吗?
24. 由伪新之九庙,夸宗虞而祖黄。
说到王莽新建的九庙,他夸耀自己是虞舜后代,以黄帝为祖先。
25. 驱吁嗟而妖临,搜佞哀以拜郎。
驱使百姓哀叹,妖人当政,搜罗善于谄媚的人封官拜郎。
26. 诵六艺以饰奸,焚诗书而面墙。
王莽诵读六经来掩饰奸邪,表面尊儒,实际却像焚书坑儒的秦始皇一样无知。
27. 心不则于德义,虽异术而同亡。
内心不以德义为准则,虽然手段不同但同样走向灭亡。
28. 宗孝宣于乐游,绍衰绪以中兴。
在乐游原祭祀汉宣帝,他继承衰落的帝业实现中兴。
29. 不获事于敬养,尽加隆于园陵。
汉宣帝未能在生前敬养父亲,便在父亲园陵上极尽尊崇。
30. 兆惟奉明,邑号千人。
为父亲修建奉明园,设置千人邑。
31. 讯诸故老,造自帝询。
向老人们询问,得知这些都是汉宣帝的旨意。
32. 隐王母之非命,纵声乐以娱神。
隐瞒王母(汉宣帝祖母史良娣)非正常死亡的真相,用音乐娱乐来告慰神灵。
33. 虽靡率于旧典,亦观过而知仁。
虽然这不符合旧有的典章制度,但也可以从他的过失中看出他的仁爱之心。
34. 凭高望之阳隈,体川陆之污隆。
登上高处眺望山南水北之处,感受山川地势的高低起伏。
35. 开襟乎清暑之馆,游目乎五柞之宫。
在清暑馆敞开衣襟,在五柞宫放眼游览。
36. 交渠引漕,激湍生风。
交错的渠道引来漕运之水,湍急的水流生成凉风。
37. 乃有昆明池乎其中,其池则汤汤汗汗,滉瀁弥漫,浩如河汉。
其中有昆明池,池水浩浩荡荡,广阔无边,犹如银河一般。
38. 日月丽天,出入乎东西。旦似旸谷,夕类虞渊。
日月照耀天空,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早晨像太阳从旸谷升起,傍晚像落入虞渊。
39. 昔豫章之名宇,披玄流而特起。
昔日豫章观这座着名建筑,在黑水流经处拔地而起。
40. 仪景星于天汉,列牛女以双峙。
豫章观模仿天上银河中的景星,又像牛郎织女双星对峙。
41. 图万载而不倾,奄摧落于十纪。
本想让它历经万年不倒塌,却在十纪(十二年为一纪)间就突然毁坏。
42. 擢百寻之层观,今数仞之馀趾。
曾经高耸的百尺层观,如今只剩下几仞高的地基。
43. 振鹭于飞,凫跃鸿渐。
白鹭振翅飞翔,野鸭跳跃,大雁缓缓前行。
44. 乘云颉颃,随波澹淡。
鸟儿们时而在云中上下翻飞,时而随着水波自在浮游。
45. 瀺灂惊波,唼喋菱芡。
鱼在水中游动激起波浪,水鸟在菱角、芡实间觅食。
46. 华莲烂于渌沼,青蕃蔚乎翠潋。
鲜艳的莲花在碧绿的池塘中灿烂盛开,青色的水草在翠绿的水波中繁茂生长。
47. 伊兹池之肇穿,肄水战于荒服。
这座昆明池最初开凿,是为了在边疆地区演练水战。
48. 志勤远以极武,良无要于后福。
汉武帝有志于开拓远方并穷兵黩武,然而这样做确实对国家的长远福祉并无关键益处。
49. 而菜蔬芼实,水物惟错。乃有赡乎原陆。
但是昆明池产出丰富,有各种可供食用的菜蔬、果实,水中生物种类繁多。其产出不仅满足水上所需,还能供给周边陆地。
50. 在皇代而物土,故毁之而又复。
在不同朝代根据物产土地的实际情况,昆明池虽曾遭毁坏但又得以恢复。
51. 凡厥寮寀,既富而教。咸帅贫惰,同整楫棹。
所有的官员,在百姓生活富足之后对他们进行教化。并且带领那些贫穷懒惰的人,一起整治船只。
52. 收罟课获,引缴举效。
督促百姓张网捕鱼并考核收获,指导他们拉弓射箭并检验成效。
53. 鳏夫有室,愁民以乐。
使得鳏夫有了家室,忧愁的百姓也因此而快乐。
54. 徒观其鼓枻回轮,洒钩投网。垂饵出入,挺叉来往。
只见人们摇桨划船,转动船轮,抛洒鱼钩,投掷渔网。有人拿着钓饵进出,有人挺着鱼叉来回走动。
55. 纤经连白,鸣桹厉响。
系在钓钩上的细线钓起接连不断泛白的鱼,敲击驱鱼的鸣桹发出响亮的声音。
56. 贯鳃尾,掣三牵两。
鱼儿被鱼钩穿过鳃或尾巴,人们能一下子拉上几条鱼。
57. 于是弛青鲲于网钜,解赪鲤于黏徽。
于是从大网中解开青色的鲲鱼,从细密的网上松开红色的鲤鱼。
58. 华鲂跃鳞,素鱮扬鬐。
美丽的鲂鱼跳跃着鳞片,白色的鲢鱼扬起鱼鳍。
59. 饔人缕切,鸾刀若飞。
厨师将鱼切成细丝,手中的鸾刀挥舞如飞。
60. 应刃落俎,靃靃霏霏。
随着刀刃落下,鱼肉纷纷落在砧板上。
61. 红鲜纷其初载,宾旅竦而迟御。
刚刚切好的新鲜红色鱼肉摆放上桌,宾客们既惊叹又稍作迟疑后开始享用。
62. 既餐服以属厌,泊恬静以无欲。
宾客们饱餐之后感到满足,心情也变得淡泊恬静,没有过多的欲望。
63. 回小人之腹,为君子之虑。
改变一般人只关注自身温饱的狭隘想法,引发像君子一样的深远思考。
64. 尔乃端策拂茵,弹冠振衣。
于是端正马鞭,拂拭坐垫,弹去帽子上的灰尘,抖抖衣服。
65. 徘徊酆、镐,如渴如饥。
在酆京和镐京的遗址徘徊,内心怀着如饥似渴的心情。
66. 心翘懃以仰止,不加敬而自祗。
心中怀着敬仰和向往之情,无需刻意表现恭敬,内心自然充满敬畏。
67. 岂三圣之敢梦?窃十乱之或希。
岂敢梦想能与三圣(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相提并论,私下里或许希望能像那十位贤能之人(辅佐周武王的十位贤士)一样。
68. 经始灵台,成之不日。
当年周文王开始建造灵台,不久就建成了。
69. 惟丰及镐,仍京其室。
酆京和镐京,相继成为都城。
70. 庶人子来,神降之吉。
百姓像子女为父母做事一样自愿前来助力,神灵也降下吉祥。
71. 积德延祚,莫二其一。
西周积累德行,延续福运,没有哪个朝代能与之相比。
72. 永惟此邦,云谁之识?
长久地思考这个地方(酆、镐),又有谁能真正深刻地认识它呢?
73. 越可略闻,而难臻其极。
关于此地的情况或许能大致听闻一些,但很难完全深入了解其极致。
74. 子赢锄以借父,训秦法而着色。
儿子把农具借给父亲,都要按照秦朝法律显示出不情愿的脸色。
75. 耕让畔以闲田,沾姬化而生棘。
在周朝的教化下,人们耕田时互相谦让田界,使得田地都有空闲;而沾染了秦朝的教化后,人们却因争利而生出矛盾。
76. 苏张喜而诈骋,虞芮愧而讼息。
苏秦、张仪因崇尚诈术而得意驰骋,而虞、芮两国的人在周人礼让风气的感化下,为自己的争端感到羞愧,从而平息诉讼。
77. 由此观之,土无常俗,而教有定式。
从这些事例来看,地方没有固定不变的风俗,而教化却有一定的模式。
78. 上之迁下,均之埏埴。
上位者对下位者的影响,就如同陶工揉和陶土制作陶器一样。
79. 五方杂会,风流溷淆。
各地的人混杂聚集在一起,风俗教化相互混淆。
80. 惰农好利,不昏作劳。
一些懒惰的农民贪图利益,不勤勉劳作。
81. 密迩猃狁,戎马生郊。
此地靠近猃狁等少数民族,战乱时常发生在郊外。
82. 而制者必割,实存操刀。
治理者必须果断采取措施,就如同手持利刃,当断则断。
83. 人之升降,与政隆替。
人的处境好坏,与政治的兴衰紧密相连。
84. 杖信则莫不用情,无欲则赏之不窃。
统治者依靠诚信,那么百姓就没有不真心拥戴的;统治者没有贪欲,那么即使奖赏百姓也不会引发盗窃等不良行为。
85. 虽智弗能理,明弗能察。
即使有智慧也不一定能治理好,有明察也不一定能洞悉一切。
86. 信此心也,庶免夫戾。
相信并秉持这样的诚心(诚信、无欲之心),或许可以避免过错。
87. 如其礼乐,以俟来哲。
至于如何完善礼乐制度,就等待后世的贤能之士了。
……
全译:
序
岁星运行到玄枵的星次,月份正值农历五月,丙丁两日连着,乙未日这一天。我倚着车前横木向西进发,从京城洛阳前往长安。于是感慨长叹道:“从古到今,时间多么邈远悠长!宇宙辽阔迷茫,由混沌元气演化出天、地、人三才。这三才,就是天、地、人的法则。只有生命和地位,可称作最宝贵的东西。生命有长短的命运,地位有通达困厄的际遇。鬼神不能干预,圣人和智者也无法预知。
我生逢美好清明的盛世,凭借微薄的资质。在朝廷接受官职,为皇室效力辅佐各项事务。可叹我常为俗事所累,本就患得患失。没有柳下惠那样的正直之道,辅佐执掌刑狱之官,一次就被罢黜。晋武帝突然去世,天下停止奏乐。新天子居丧,百官听命于太宰。新君肩负的责任极其重大,即使像伊尹、周公那样的贤能也会感到艰难。看看汉庭中七贵专权,讥讽一姓的专横放肆。所有官员,都应为王室齐心协力。圣明的君主,刚刚开始革新。眷恋巩县、洛阳而落泪,思念旧都长安。来到素净的灞水边长久叹息,遥望崇山连连叹息。”
正文
经过安陵,无可指责,想来安陵君的仁爱声名已悄然沉寂。凭吊爰丝(袁盎)的正义之举,他为阻止梁孝王谋逆,在东郭门外伏剑而死。在阳丘探究汉景帝之事,为何轻信谗言而傲慢戏谑?吴王的继承人在棋局下丧命,只因一场博戏发怒。最终引发七国之乱,反而帮助叛逆者诛杀晁错。遗憾汉景帝误听谗言却不讨伐叛逆,这是挫伤善良鼓励邪恶。
在渭陵指责汉元帝,抓住宦官以表明对其批评。褒扬他废除陵邑的善行,以崇尚节俭。经过延门就会追问,忠诚的王章为何无罪却遭杀戮?陷害国家栋梁王章,使他含冤而死无人敢查问!汉成帝过分宠爱赵飞燕姐妹,她们凶狠残忍,残害皇室后代。助长外戚王氏的奸恶之势,最终导致汉朝覆灭。在义域指责汉哀帝,他让高安侯董贤超越本分获取高官厚爵。想效法尧禅让却蒙受羞辱,这种事将永远记载无法磨灭。俯瞰康园的孤坟,为平帝皇后的专一贞洁而悲伤。因其父王莽篡逆而遭祸,蒙受汉朝的耻辱无法洗雪。被正义激发而自杀,投身火中以表明气节。投身宫中大火化为焦土,随着烟火灰烬一同消逝。
车马疾驰过横桥后回车,经过我故乡的南部边界。阿房宫的门用磁石做成,梁用木兰木构建,构造曲折奇特。开通南山作为宫殿的门阙,引樊川之水汇聚成池。役使鬼神来修建恐怕都不行,何况靠人力来完成?工匠们砍伐劳作未停,义军已纷纷起兵。宗庙被毁坏成泥沼,难道只是阿房宫被毁掉?说到王莽新建的九庙,他夸耀自己是虞舜后代,以黄帝为祖先。驱使百姓哀叹,妖人当政,搜罗善于谄媚的人封官拜郎。诵读六经来掩饰奸邪,表面尊儒,实际却像焚书坑儒的秦始皇一样无知。内心不以德义为准则,虽然手段不同但同样走向灭亡。
在乐游原祭祀汉宣帝,他继承衰落的帝业实现中兴。未能在生前敬养父亲,便在父亲园陵上极尽尊崇。为父亲修建奉明园,设置千人邑。向老人们询问,得知这些都是汉宣帝的旨意。隐瞒王母(汉宣帝祖母史良娣)非正常死亡的真相,用音乐娱乐来告慰神灵。虽然这不符合旧有的典章制度,但也可从他的过失中看出仁爱之心。登上高处眺望山南水北之处,感受山川地势的高低起伏。在清暑馆敞开衣襟,在五柞宫放眼游览。交错的渠道引来漕运之水,湍急的水流生成凉风。其中有昆明池,池水浩浩荡荡,广阔无边,犹如银河一般。日月照耀天空,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早晨像太阳从旸谷升起,傍晚像落入虞渊。昔日豫章观这座着名建筑,在黑水流经处拔地而起。模仿天上银河中的景星,又像牛郎织女双星对峙。本想让它历经万年不倒塌,却在十纪(十二年为一纪)间就突然毁坏。曾经高耸的百尺层观,如今只剩下几仞高的地基。
白鹭振翅飞翔,野鸭跳跃,大雁缓缓前行。时而在云中上下翻飞,时而随着水波自在浮游。鱼在水中游动激起波浪,水鸟在菱角、芡实间觅食。鲜艳的莲花在碧绿的池塘中灿烂盛开,青色的水草在翠绿的水波中繁茂生长。这座昆明池最初开凿,是为了在边疆地区演练水战。汉武帝有志于开拓远方并穷兵黩武,然而这样做确实对国家的长远福祉并无关键益处。但是昆明池产出丰富,有各种可供食用的菜蔬、果实,水中生物种类繁多。其产出不仅满足水上所需,还能供给周边陆地。在不同朝代根据物产土地的实际情况,昆明池虽曾遭毁坏但又得以恢复。
所有官员,在百姓生活富足之后对他们进行教化。带领那些贫穷懒惰的人,一起整治船只。督促百姓张网捕鱼并考核收获,指导他们拉弓射箭并检验成效。使得鳏夫有了家室,忧愁的百姓也因此而快乐。只见人们摇桨划船,转动船轮,抛洒鱼钩,投掷渔网。有人拿着钓饵进出,有人挺着鱼叉来回走动。系在钓钩上的细线钓起接连不断泛白的鱼,敲击驱鱼的鸣桹发出响亮的声音。鱼儿被鱼钩穿过鳃或尾巴,人们能一下子拉上几条鱼。于是从大网中解开青色的鲲鱼,从细密的网上松开红色的鲤鱼。美丽的鲂鱼跳跃着鳞片,白色的鲢鱼扬起鱼鳍。厨师将鱼切成细丝,手中的鸾刀挥舞如飞。随着刀刃落下,鱼肉纷纷落在砧板上。刚刚切好的新鲜红色鱼肉摆放上桌,宾客们既惊叹又稍作迟疑后开始享用。宾客们饱餐之后感到满足,心情也变得淡泊恬静,没有过多的欲望。改变一般人只关注自身温饱的狭隘想法,引发像君子一样的深远思考。
于是端正马鞭,拂拭坐垫,弹去帽子上的灰尘,抖抖衣服。在酆京和镐京的遗址徘徊,内心怀着如饥似渴的心情。心中怀着敬仰和向往之情,无需刻意表现恭敬,内心自然充满敬畏。岂敢梦想能与三圣(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相提并论,私下里或许希望能像那十位贤能之人(辅佐周武王的十位贤士)一样。当年周文王开始建造灵台,不久就建成了。酆京和镐京,相继成为都城。百姓像子女为父母做事一样自愿前来助力,神灵也降下吉祥。西周积累德行,延续福运,没有哪个朝代能与之相比。长久地思考这个地方(酆、镐),又有谁能真正深刻地认识它呢?关于此地的情况或许能大致听闻一些,但很难完全深入了解其极致。儿子把农具借给父亲,都要按照秦朝法律显示出不情愿的脸色。在周朝的教化下,人们耕田时互相谦让田界,使得田地都有空闲;而沾染了秦朝的教化后,人们却因争利而生出矛盾。苏秦、张仪因崇尚诈术而得意驰骋,而虞、芮两国的人在周人礼让风气的感化下,为自己的争端感到羞愧,从而平息诉讼。从这些事例来看,地方没有固定不变的风俗,而教化却有一定的模式。上位者对下位者的影响,就如同陶工揉和陶土制作陶器一样。各地的人混杂聚集在一起,风俗教化相互混淆。一些懒惰的农民贪图利益,不勤勉劳作。此地靠近猃狁等少数民族,战乱时常发生在郊外。治理者必须果断采取措施,就如同手持利刃,当断则断。人的处境好坏,与政治的兴衰紧密相连。统治者依靠诚信,那么百姓就没有不真心拥戴的;统治者没有贪欲,那么即使奖赏百姓也不会引发盗窃等不良行为。即使有智慧也不一定能治理好,有明察也不一定能洞悉一切。相信并秉持这样的诚心(诚信、无欲之心),或许可以避免过错。至于如何完善礼乐制度,就等待后世的贤能之士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