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耀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8章 张协《杂诗?其七》,诗词一万首,咸鱼耀祖,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解析:“畴昔”意为往昔、从前,“怀微志”表明诗人过去心中就怀有志向,虽然谦称“微志”,但可见其内心对自身理想的追求。“帷幕”本指营帐,这里指代军事谋划之事,“窃所经”说明诗人曾经私下学习、了解过军事谋略,展现出诗人并非毫无准备,为下文表达自己对战争的独特见解做铺垫。
8. 何必操干戈,堂上有奇兵。
- 解析:诗人在此表达出独特的观点,认为不一定非要通过手持兵器在战场上拼杀来解决问题。“堂上”指代朝堂、政治舞台,“奇兵”指巧妙的谋略。这表明诗人觉得在朝堂之上,通过智慧和谋略同样能够出奇制胜,体现出诗人对传统战争解决方式的反思,强调了智谋在应对战争和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9. 折冲樽俎间,制胜在两楹。
- 解析:“折冲”意为击退敌人的战车,指抵御敌人;“樽俎”是古代盛酒食的器具,借指宴席。“折冲樽俎间”意思是在宴席之间通过外交手段或智谋就能够击退敌人。“两楹”指殿堂上的两根楹柱之间,常指代朝堂。此句进一步阐述诗人的观点,即在朝堂之上通过巧妙的谋划和策略,就能取得胜利,再次强调了以智谋而非武力制胜的理念,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10. 巧迟不足称,拙速乃垂名。
- 解析:这两句是诗人对行动方式和时机的思考。“巧迟”指过于精巧而迟缓的行动,诗人认为这种方式不值得称赞;“拙速”指看似笨拙但迅速的行动,诗人觉得这样反而能够成就功名。这里体现出诗人积极进取的处世态度,强调在面对机遇和挑战时,要果断行动,把握时机,不要因追求完美而错失良机。
……
句译:
1. 此乡非吾地,此郭非吾城。
- 翻译:这个地方不是我的家乡,这座城郭也不是我熟悉的城邑。
2. 羁旅无定心,翩翩如悬旌。
- 翻译:漂泊在外内心无法安定,就像随风飘荡的旌旗一样动荡不安。
3. 出睹军马阵,入闻鞞鼓声。
- 翻译:出门能看到军队排列成阵,回到住处能听见战鼓擂响。
4. 常惧羽檄飞,神武一朝征。
- 翻译:常常害怕紧急军事文书快速传来,朝廷一朝下令就征召入伍。
5. 长铗鸣鞘中,烽火列边亭。
- 翻译:长剑在剑鞘中仿佛发出声响,边境的烽火台依次排列,烽火不断。
6. 舍我衡门衣,更被缦胡缨。
- 翻译:不得不放下我平常的简陋衣服,换上武士的粗制帽带(代指军装)。
7. 畴昔怀微志,帷幕窃所经。
- 翻译:往昔我心中怀着微小的志向,也曾私下学习过军事谋略。
8. 何必操干戈,堂上有奇兵。
- 翻译:又何必非要手持兵器在战场上拼杀,在朝堂之上通过智谋也能出奇制胜。
9. 折冲樽俎间,制胜在两楹。
- 翻译:在宴席之间运用外交手段或智谋就能击退敌人,在朝堂之上通过巧妙谋划就能取得胜利。
10. 巧迟不足称,拙速乃垂名。
- 翻译:过于精巧而迟缓的行动不值得称赞,看似笨拙但迅速的行动反而能成就功名。
……
全译:
这个地方并非我熟悉的家乡,这座城郭也不是我生长的城邑。
漂泊羁旅在外,我的内心始终无法安定,恰似那随风翩翩摇曳的高悬旌旗。
出门便能目睹军队严整的阵列,归来又能听闻战鼓隆隆作响。
我常常忧心那紧急的征兵文书如飞而至,朝廷随时可能下令征召我入伍出征。
长剑在剑鞘中似有鸣声,边境的烽火台依次排开,烽火熊熊燃烧。
或许得脱下我那平民的粗布衣裳,换上武士的装束。
往昔我心中便怀着小小的志向,也曾暗自研习过军事谋略。
又何必要手持干戈在战场上拼杀呢?在朝堂之上,凭借智谋便能施展奇妙战术。
在宴饮的樽俎之间就能击退敌人,于朝堂两楹之地运用谋略便可克敌制胜。
过于精巧却迟缓的行动不值得称道,看似笨拙但迅速果断的行动方能名垂后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