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耀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2章 成公绥《啸赋》,诗词一万首,咸鱼耀祖,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27. 乃知长啸之奇妙,盖亦音声之至极。
- 解析:此句为全文总结,得出结论:由此可知长啸的奇妙之处,它大概是声音艺术的极致表现了。直接点明主题,强调啸在声音艺术领域的登峰造极地位,呼应前文对啸声多方面的精彩描写和赞美。
……
句译:
1. 逸群公子,体奇好异。傲世忘荣,绝弃人事。希高慕古,长想远思。将登箕山以抗节,浮沧海以游志。
- 翻译:有一位超越众人的公子,生性奇特,喜好怪异之事。他蔑视世俗,忘却荣华,断绝抛弃世间人事。向往高尚,倾慕古人,常常进行长远的思索。他打算登上箕山以坚守高洁的节操,浮游于沧海来遨游自己的志向。
2. 于是延友生,集同好。精性命之至机,研道德之玄奥。愍流俗之未悟,独超然而先觉。狭世路之厄僻,仰天衢而高蹈。邈姱俗而遗身,乃慷慨而长啸。
- 翻译:于是他邀请朋友,召集志同道合之人。精心探究生命的终极奥秘,钻研道德的玄妙深奥之处。怜悯世俗之人尚未领悟,自己独自超脱并率先觉醒。他认为世间道路狭窄艰难,于是仰望天空广阔的大道,以高远的姿态前行。远离世俗,抛开自身的世俗束缚,然后满怀豪情地发出长啸。
3. 于时曜灵俄景,流光蒙汜。逍遥携手,踟蹰步趾。
- 翻译:此时太阳西斜,阳光洒落在蒙汜(传说中太阳落下的地方)。公子与友人携手漫步,悠然自得又略带徘徊。
4. 发妙声于丹唇,激哀音于皓齿。响抑扬而潜转,气冲郁而熛起。协黄宫于清角,杂商羽于流徵。
- 翻译:公子从红润的嘴唇发出奇妙的声音,通过洁白的牙齿激发出哀伤的音调。声音高低起伏,暗暗流转,气息激昂蓬勃地升起。将黄钟宫音与清角之音相协调,把商音、羽音与流动的徵音相夹杂。
5. 飘游云于泰清,集长风乎万里。曲既终而响绝,余遗玩而未已。良自然之至音,非丝竹之所拟。
- 翻译:啸声仿佛能让云朵在太清(天空极高处)飘荡,能汇聚万里长风。曲子终结,声音消逝后,听者仍沉浸其中,玩味不已。这实在是最自然纯粹的美妙之音,绝非丝竹乐器所能比拟。
6. 是故声不假器,用不借物。近取诸身,役心御气。动唇有曲,发口成音。触类感物,因歌随吟。
- 翻译:所以,这种声音不借助乐器,发声也不依靠外物。只需从自身获取,通过内心控制气息。嘴唇微动便成曲调,开口就发出声音。能根据不同的事物产生感触,随性而歌、随感而吟。
7. 大而不洿,细而不沈。清激切于竽笙,优润和于瑟琴。
- 翻译:啸声宏大却不浑浊,细微却不低沉。其清脆激越胜过竽笙,优美温润超过瑟琴。
8. 玄妙足以通神悟灵,精微足以穷幽测深。收激楚之哀荒,节北里之奢淫。
- 翻译:啸声的玄妙之处足以使人与神灵沟通,领悟灵性;其精微之处能够探究幽深莫测的事物。它能收敛像《激楚》那样过于哀伤的情感,节制如《北里》之乐的奢靡放纵。
9. 济洪灾于炎旱,反亢阳于重阴。
- 翻译:(啸声)在炎热干旱时能带来洪灾(缓解旱情),在阳气过盛时能使天气转为重阴(调节阴阳平衡)。(此句为夸张表述,形容啸声神奇作用)
10. 若乃登高台以临远,披文轩而骋望。喟仰拚而抗首,嘈长引而憀亮。
- 翻译:如果登上高台眺望远方,打开有文采的轩窗尽情远望。感慨激昂,仰天鼓掌,抬头发出悠长响亮的啸声。
11. 或舒肆而自反,或徘徊而复放。或冉弱而柔挠,或澎濞而奔壮。
- 翻译:啸声有时舒缓放纵后又自行收敛,有时迂回徘徊后再次奔放。有时轻柔纤弱,如柳枝柔曲,有时澎湃汹涌,如奔马雄壮。
12. 横郁鸣而滔涸,冽飘眇而清昶。逸气奋涌,缤纷交错。列列飙扬,啾啾响作。
- 翻译:啸声有时像横着的郁闷之气鸣叫,又似滔滔流水干涸;有时声音凛冽高远,清朗流畅。蓬勃的气息奋涌而出,各种声音缤纷交错。如烈烈风声扬起,又如啾啾鸟鸣响起。
13. 奏胡马之长思,向寒风乎北朔。又似鸿雁之将雏,群鸣号乎沙漠。
- 翻译:啸声像胡马在北风中长久嘶鸣,思念远方;又如同鸿雁带着幼雏,在沙漠中齐声鸣叫。
14. 故能因形创声,随事造曲。应物无穷,机发响速。
- 翻译:所以(啸声)能够依据不同的形态创造声音,根据不同的事物营造曲调,对各种事物的反应无穷无尽,时机一到,声音迅速发出。
15. 怫郁冲流,参谭云属。若离若合,将绝复续。
- 翻译:啸声有时悲愤抑郁,如水流激荡,有时连绵不断,如云气相连。声音似分离又似聚合,像要断绝却又继续响起。
16. 飞廉鼓于幽隧,猛虎应于中谷。南箕动于穹苍,清飚振乎乔木。
- 翻译:啸声仿佛能让风神飞廉在幽深的隧洞中击鼓,引得猛虎在山谷中回应,使南箕星在天空中移动,清凉的疾风振动高大的树木。
17. 散滞积而播扬,荡埃蔼之溷浊。变阴阳之至和,移淫风之秽俗。
- 翻译:(啸声)能够驱散积聚的沉闷之气、播撒清扬,荡涤尘埃雾气的污浊。甚至还能调节阴阳达到和谐,改变不良的风俗。
18. 若乃游崇岗,陵景山。临岩侧,望流川。坐磐石,漱清泉。藉皋兰之猗靡,荫修竹之蝉蜎。
- 翻译:如果游历崇山峻岭,登上高峻的山峰。来到岩边,眺望川流。坐在巨大的石头上,用清泉漱口。以繁茂的皋兰为垫,在修长的翠竹的婀娜阴影下休憩。
19. 乃吟咏而发散,声骆驿而响连。舒蓄思之悱愤,奋久结之缠绵。心涤荡而无累,志离俗而飘然。
- 翻译:于是吟咏并发出啸声,声音连续不断,相互连接。借此抒发长久积蓄的忧思与烦闷,振奋长久郁结的缠绵之情。心灵得到洗涤,摆脱了世俗的牵累,志向也超脱世俗,飘飘然有出世之感。
20. 若夫假象金革,拟则陶匏。众声繁奏,若笳若箫。磞硠震隐,訇磕嘈囋。
- 翻译:至于(啸声)模拟金属、皮革制成的乐器,效法陶土、匏瓜制成的乐器之声。众多声音纷繁奏响,像笳又像箫。声音宏大响亮,震响深沉,訇然嘈杂。
21. 发徵则隆冬熙蒸,骋羽则严霜夏凋。动商则秋霖春降,奏角则谷风鸣条。
- 翻译:吹出徵音,能让隆冬变得温暖如春日蒸腾;吹出羽音,能使盛夏严霜降临,万物凋零;吹出商音,会让春天降下秋雨;吹出角音,能使山谷之风刮起,树枝鸣响。
22. 音均不恒,曲无定制。行而不流,止而不滞。随口吻而发扬,假芳气而远逝。
- 翻译:啸声的韵律不固定,曲调也没有定式。声音行进却不流于浮滑,停止时也不显得滞涩。随着嘴唇的动作而发出,借着口中的气息传向远方。
23. 音要妙而流响,声激嚁而清厉。信自然之极丽,羌殊尤而绝世。
- 翻译:啸声美妙婉转,余音流转,声音激越清脆且凌厉。确实是自然中最美丽的声音,无比独特,冠绝于世。
24. 越《韶》《夏》与《咸池》,何徒取异乎《郑》《卫》。
- 翻译:(啸声)超越了《韶》《夏》《咸池》这些经典之乐,更不用说与《郑》《卫》之乐的区别了。
25. 于时绵驹结舌而丧精,王豹杜口而失色。虞公辍声而止歌,宁子敛手而叹息。
- 翻译:这时,绵驹舌头打结,失去精神;王豹闭上嘴巴,大惊失色;虞公停止唱歌;宁子收起手,发出叹息。(绵驹、王豹、虞公、宁子皆为古代善歌者)
26. 钟期弃琴而改听,尼父忘味而不食。百兽率儛而拚足,凤皇来仪而拊翼。
- 翻译:钟子期放下琴转而聆听(啸声),孔子像欣赏《韶》乐一样忘记肉味,吃不下饭。百兽听到啸声,都跟着起舞,拍打脚掌;凤凰也飞来,拍打着翅膀。
27. 乃知长啸之奇妙,盖亦音声之至极。
- 翻译:由此可知长啸的奇妙之处,它大概是声音艺术的极致表现了。
……
全译:
有一位超凡脱俗的公子,生性奇特,喜好与众不同之事。他傲对尘世,忘却荣华,决然摒弃世间琐事。公子追慕古代贤人的高洁,常常陷入悠远的思索。他意欲登上箕山以坚守高尚气节,浮游沧海以畅抒自由志向。
于是,公子邀请友人,召集志同道合者。他们精心探究生命的奥秘,钻研道德的深邃玄理。公子怜悯世俗之人尚未领悟真谛,唯有自己超然物外,率先觉醒。他嫌恶世间道路的狭隘艰难,仰望广阔天空,以高远之姿前行。公子远离世俗,超脱自身,而后满怀豪情地引吭长啸。
彼时,夕阳西斜,余晖洒落在蒙汜之地。公子与友人携手漫步,悠然且略带徘徊。公子朱唇轻启,发出奇妙之音,皓齿微张,激扬哀伤之调。啸声抑扬顿挫,暗暗流转,气息激昂,蓬勃升起。黄钟宫音与清角之音和谐相协,商音、羽音与流动的徵音相互交织。
这啸声仿佛能令云朵在高远的太清之境飘荡,能汇聚万里长风。曲调终了,声音消散,而余韵仍让人玩味不尽。此乃自然天成的绝妙之音,绝非丝竹乐器所能模拟。
正因如此,这声音无需借助外物发声,只需凭借自身,通过内心驾驭气息。嘴唇微动便成曲调,开口发声自成旋律。因外界事物触发感受,随性而歌,随感而吟。啸声宏大却不浑浊,细微却不低沉。论清脆激越,胜过竽笙;论优美温润,超越瑟琴。
其玄妙之处,足以通神灵、悟灵性;其精微之处,能够穷幽深、测奥秘。它能收敛《激楚》般过度的哀伤,节制《北里》似的奢靡放纵。它仿佛能在炎旱时带来洪灾以解困境,在阳气过盛时转为重阴以调阴阳。
若登上高台极目远眺,打开雕饰精美的轩窗纵情远望。公子感慨激昂,仰天鼓掌,昂首发出悠长嘹亮的啸声。这啸声时而舒缓放纵,继而自行收敛;时而迂回徘徊,转而再次奔放。时而轻柔纤弱,如柳枝般柔曲;时而澎湃汹涌,似奔马般雄壮。有时如郁闷之气横鸣,又似滔滔流水干涸;有时声音凛冽高远,清朗流畅。蓬勃的气息汹涌而出,各种声音缤纷交错。如烈烈风声扬起,又如啾啾鸟鸣作响。
这啸声仿若胡马在北风中长声嘶鸣,思念远方;又似鸿雁带着幼雏,在沙漠中齐声鸣叫。故而,它能依据不同的形态创造声音,根据不同的事物营造曲调,对各种事物的反应无穷无尽,时机一到,声音即刻发出。啸声悲愤抑郁时如水流激荡,连绵不绝时如云气相连。似分离又似聚合,像要断绝却又继续响起。
这啸声仿佛能使风神飞廉在幽深的隧洞中击鼓,引得猛虎在山谷中回应;能让南箕星在天空中移动,清凉的疾风振动高大的树木。它可以驱散积聚的沉闷之气,播撒清扬,荡涤尘埃雾气的污浊。甚至还能调节阴阳,使之和谐,改变不良的风俗。
又或漫步于崇山峻岭,攀登高峻山峰。临于岩边,眺望川流。坐在巨石之上,以清泉漱口。身下铺垫着繁茂的皋兰,头顶遮蔽着修长翠竹的婀娜阴影。公子于此吟咏并发出啸声,声音连绵不绝,相互连接。借此抒发长久积蓄的忧思烦闷,振奋长久郁结的缠绵情思。心灵得以涤荡,摆脱世俗牵累,志向超脱尘世,飘飘然有出世之感。
至于这啸声,还能模拟金属、皮革制成的乐器之声,效法陶土、匏瓜制成的乐器之音。众多声音纷繁奏响,像笳又像箫。声音宏大响亮,震响深沉,訇然嘈杂。吹出徵音,能让隆冬变得温暖如春日蒸腾;吹出羽音,能使盛夏严霜降临,万物凋零;吹出商音,会让春天降下秋雨;吹出角音,能使山谷之风刮起,树枝鸣响。
啸声韵律不固定,曲调无定式。声音行进却不流于浮滑,停止时也不显得滞涩。随着嘴唇的动作发出,借着口中气息传向远方。声音美妙婉转,余音流转,激越清脆且凌厉。这确实是自然间最为美妙的声音,独特非凡,冠绝于世。它超越了《韶》《夏》《咸池》等经典之乐,更与《郑》《卫》之乐有着天壤之别。
此时,像绵驹这般善歌者也舌头打结,失去精神;王豹闭上嘴巴,大惊失色;虞公停止歌唱;宁子收起手,发出叹息。钟子期听闻,放下琴转而聆听;孔子听后,如闻《韶》乐般忘记肉味,食不知味。百兽闻之,皆随之起舞,欢快地拍打脚掌;凤凰也翩然而至,振翅相和。
由此可知,长啸的奇妙之处,堪称声音艺术的极致表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