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耀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0章 谢惠连《捣衣诗》,诗词一万首,咸鱼耀祖,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捣衣诗

谢惠连

衡纪无淹度,晷运倏如催。

白露滋园菊,秋风落庭槐。

肃肃莎鸡羽,烈烈寒螀啼。

夕阴结空幕,宵月皓中闺。

美人戒裳服,端饰相招携。

簪玉出北房,鸣金步南阶。

檐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

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

纨素既已成,君子行未归。

裁用笥中刀,缝为万里衣。

盈箧自余手,幽缄俟君开。

腰带准畴昔,不知今是非。

……

赏析:

《捣衣诗》是一首描写闺中女子为远行丈夫制作寒衣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女子的思念之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主题思想

1. 思妇怀远:诗的核心主题是思妇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从开篇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到中间对捣衣过程的细致描绘,再到结尾对丈夫是否合身的担忧,都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诗中通过女子为丈夫制作并寄递寒衣的行为,表达出她对丈夫的牵挂与眷恋,反映出古代社会中夫妻分离的普遍现象以及女子内心的孤独与期盼。

2. 时光与生命的感慨: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自然景象随时间的变化,如“衡纪无淹度,晷运倏如催。白露滋园菊,秋风落庭槐”,借时光的迅速流逝,不仅烘托出思妇内心的焦急与不安,也引发了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无情的感慨,强化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二、艺术特色

1.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诗歌开篇以北斗星运行不停、日影飞逝,白露滋润菊花、秋风扫落槐叶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时光匆匆、秋意肃杀的氛围。这些景物描写不仅暗示了思妇内心的忧愁,也为全诗定下了感伤的基调。如“肃肃莎鸡羽,烈烈寒螀啼”,莎鸡振羽和寒蝉啼叫的声音,更增添了环境的凄凉之感,使思妇的孤独与思念之情与秋景紧密融合,达到了情景相生的艺术效果。

2. 细节描写,生动形象:诗中对女子捣衣及制作寒衣的过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檐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从捣衣时砧杵的声音,到女子衣袖间散发的香气和额头的细汗,生动地展现了女子专注投入的状态,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而“裁用笥中刀,缝为万里衣”“盈箧自余手,幽缄俟君开”,则通过裁剪、缝制、装箱、密封等细节,体现出女子对丈夫的深情厚意和认真细致。

3. 人物刻画,细腻入微:诗中对思妇形象的刻画十分细腻。从“美人戒裳服,端饰相招携。簪玉出北房,鸣金步南阶”,可以看出女子注重自己的仪容,在与同伴相约捣衣时表现出的端庄姿态,反映出她对为丈夫准备寒衣这一事情的重视。“腰带准畴昔,不知今是非”,结尾处对腰带宽窄的担忧,更是将女子对丈夫的体贴关怀以及内心的忐忑不安展现得淋漓尽致,使思妇的形象跃然纸上。

4.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诗歌从时光流逝写起,引出秋景,再过渡到思妇的行动,包括相约捣衣、制作寒衣,最后以对丈夫的牵挂和担忧收尾。整首诗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结构严谨,完整地展现了思妇从感时到怀远的情感脉络。

……

解析:

1. 衡纪无淹度,晷运倏如催。

- 解析:“衡纪”指北斗星的运行规律,“淹度”意为停留、迟延,“晷运”表示日影的移动,即时间的流转,“倏”形容快速。此句说北斗星按照规律不停地运行,时间如日影飞逝般迅速,没有片刻停留。开篇以时间的快速流逝,营造出一种时光紧迫的氛围,为下文思妇因丈夫远行未归而产生的焦急情绪埋下伏笔,同时也暗示了生命在时光长河中的短暂与匆匆。

2. 白露滋园菊,秋风落庭槐。

- 解析:描绘了秋天的典型景象,白露滋润着园中的菊花,使其更加娇艳;秋风瑟瑟,吹落了庭院里槐树的叶子。“滋”字赋予白露以温柔呵护之态,“落”字则生动展现了秋风扫落叶的萧索。通过这一静一动的描写,渲染出秋意渐浓的氛围,既点明了时节,又借景抒情,烘托出思妇内心的凄凉与寂寞。

3. 肃肃莎鸡羽,烈烈寒螀啼。

- 解析:“肃肃”形容莎鸡(一种昆虫,即纺织娘)振翅的声音,“烈烈”描绘寒螀(寒蝉)啼叫的凄厉。莎鸡振翅和寒蝉啼叫的声音在寂静的秋夜中显得格外清晰,进一步强化了秋夜的凄凉之感,从听觉角度渲染环境氛围,以动衬静,衬托出思妇独处闺中的孤寂,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寒意的加深。

4. 夕阴结空幕,宵月皓中闺。

- 解析:傍晚时分,阴云密布,仿佛结成了一张空荡荡的帷幕,笼罩着大地;夜晚的月亮皎洁明亮,照亮了思妇居住的闺房。“夕阴”与“宵月”形成鲜明对比,从傍晚的阴沉到夜晚的明亮,不仅描绘出时间的推移,也暗示了思妇内心从压抑到在月光下更加凸显的孤寂。“空幕”一词,既形容了天空中阴云的形态,又象征着思妇内心的空虚与寂寞,而“皓”字则将明月的明亮与清冷展现得淋漓尽致,烘托出闺中清冷的氛围。

5. 美人戒裳服,端饰相招携。

- 解析:“美人”指思妇,“戒”有整理之意,“端饰”即端正仪容。此句写思妇认真整理好衣裳,端正自己的妆容,然后与同伴相互招呼着一同去捣衣。这里展现出思妇对捣衣这件事的重视,通过整理衣裳和端正仪容的细节,体现出她内心对为远方丈夫准备寒衣的郑重态度,也从侧面反映出她对丈夫深深的思念和牵挂,因为这份心意,所以在行动上格外认真。

6. 簪玉出北房,鸣金步南阶。

- 解析:思妇头戴玉簪,从北房走出,身上佩戴的金饰随着她的步伐发出清脆声响,缓缓走下南阶。“簪玉”“鸣金”描绘出思妇的装扮精致,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展现出思妇的美丽与端庄。同时,“出北房”“步南阶”表明了思妇的行动轨迹,以动态的描写使思妇的形象更加鲜活,也暗示了她即将开始为丈夫捣衣制衣的过程。

7. 檐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

- 解析:在高高的屋檐下,捣衣的砧板发出响亮的声音;长长的楹柱旁,捣衣的杵声显得格外哀伤。“砧”和“杵”是捣衣的工具,“响发”突出了砧声的响亮,“声哀”则赋予杵声以情感,将思妇内心的哀怨融入到捣衣声中。这里通过对捣衣声音的描写,以声传情,营造出一种凄凉哀怨的氛围,让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思妇在捣衣时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与担忧。

8. 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

- 解析:“微芳”指淡淡的香气,“双题”即双额。思妇在捣衣过程中,随着手臂的挥动,衣袖间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同时,由于捣衣的劳作,额头微微出汗,汗水浸染了双额。这两句通过对思妇捣衣时的细节描写,从嗅觉和视觉角度展现了思妇的状态,“微芳”暗示了思妇的美丽与温婉,“轻汗”则体现出她捣衣时的专注与辛苦,进一步刻画了思妇勤劳、深情的形象。

9. 纨素既已成,君子行未归。

- 解析:“纨素”指洁白精致的细绢,经过思妇的辛勤劳作,用来制作寒衣的细绢已经织好。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远方的丈夫却仍未归来。此句将思妇完成准备工作的成果与丈夫未归的现实并置,形成强烈反差,突出了思妇的失落与无奈,进一步深化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也为下文制作并寄送寒衣的情节做铺垫。

10. 裁用笥中刀,缝为万里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1983:回到被陷害前

瑞图

当我撞了甲方老板的车

三月棠墨

生命之河缓缓流动

卑鄙扣

我用充电宝给千年雷法女魔修充电

留云借月君

洪荒:靠着化身,升维世界

九扑街

道藏辑要

用户6867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