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耀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5章 袁淑《效古》,诗词一万首,咸鱼耀祖,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解析:这两句紧承上句,直接抒发了征人的愤懑之情。“苦战功不赏”,征人历经无数艰苦战斗,出生入死,却得不到应有的战功赏赐,“苦”字突出了作战过程的艰难困苦,而“不赏”则将这种付出与回报的失衡鲜明地展现出来,凸显了征人的委屈与不平。“忠诚难可宣”,他们对国家和君主怀着赤诚的忠心,然而这份忠诚却无处诉说,无人知晓。这里的“难可宣”深刻地体现出征人内心的无奈,他们的忠诚被忽视,一腔热血付诸东流,进一步强化了诗歌中征人所面临的不公境遇。

3. 丹青乏明士,贤俊失世情

- 解析:此句从征人的个体遭遇延伸到对整个社会现象的批判。“丹青”原指绘画,这里代指能够记录功绩的人或机制,就如同古代以丹青记录功臣画像于麒麟阁等。“乏明士”指出世间缺乏能够公正、明智地记录和表彰功绩的贤明之士。由于缺乏这样的人,使得众多“贤俊”,即那些有才能、有品德的人,“失世情”,被世情所埋没,无法得到应有的认可和重用。诗人在这里借征人的遭遇,深刻地批判了当时社会人才选拔与评价机制的缺失,导致贤能之士被忽视,有才者无用武之地。

4. 霸君非弃才,远图乃所萦

- 解析:这两句是诗人对君主用人态度的一种思考。“霸君非弃才”,诗人认为那些想要成就霸业的君主,并非是有意摒弃人才,并非不懂得人才的重要性。“远图乃所萦”,而是因为他们心中萦绕着更为长远宏大的规划和目标。在追求这些远大目标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当下人才的需求和困境,未能及时给予人才应有的重视和任用。此句从君主的角度分析人才被埋没的原因,虽有一定的委婉之处,但也暗示了君主在用人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下文进一步深化主题做铺垫。

5. 燕昭亦诡说,寂寞终自怜

- 解析:最后两句诗人运用燕昭王的典故来深化主题。燕昭王为了使燕国强大,以重金招揽贤才,修筑黄金台,礼贤下士,成为历史上君主求贤若渴的典范。然而诗人却认为“燕昭亦诡说”,“诡说”即虚妄不实的传说,意即使是燕昭王求贤这样被传颂的佳话,或许也只是一个美好的传说而已,在现实中可能并非如此。那么像征人这样的贤才,最终也只能“寂寞终自怜”,在无人赏识、无人问津的寂寞中独自怜悯自己的命运。此句通过对燕昭王典故的质疑,彻底打破了人们对贤君用贤的美好幻想,强化了诗歌中人才不被重用的悲剧色彩,将诗人对人才困境的无奈与愤慨之情推向高潮,引发读者对人才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

句译:

1. 从军征戍久,栉风沐雨驰:

- 长久投身军旅,在外征战戍守边疆,一路顶风冒雨,奔波不停。

2. 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

- 历经苦战,却得不到战功的赏赐,对国家的忠诚之情也难以诉说表白。

3. 丹青乏明士,贤俊失世情:

- 世上缺少能如实记录功绩的贤明之人,贤能杰出的人才被世情所埋没。

4. 霸君非弃才,远图乃所萦:

- 那些意图称霸的君主并非有意抛弃人才,只是他们一心萦绕着长远的宏图大略。

5. 燕昭亦诡说,寂寞终自怜:

- 即便如燕昭王求贤的佳话或许也只是传闻,到头来只能在寂寞中独自伤怀。

……

全译:

长久投身军旅,戍守边疆岁月漫长,一路栉风沐雨,马不停蹄奔波奔忙。

历经苦战立下汗马功劳,却未得奖赏,满腔忠诚之心,也无处倾诉衷肠。

世间缺乏贤明之士,来公正记录功绩,致使贤能俊才,皆被世情无情埋藏。

那些想要成就霸业的君主并非弃才,只是心中萦绕着宏图远略,有所考量。

燕昭王求贤若渴,或许也只是传说,到头来只能在寂寞中,独自黯然神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1983:回到被陷害前

瑞图

当我撞了甲方老板的车

三月棠墨

生命之河缓缓流动

卑鄙扣

我用充电宝给千年雷法女魔修充电

留云借月君

洪荒:靠着化身,升维世界

九扑街

道藏辑要

用户6867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