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耀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38章 谢朓《和何议曹郊游二首之二》,诗词一万首,咸鱼耀祖,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和何议曹郊游二首之二

谢朓

江皋倦游客,薄暮怀归者。

扬舲浮大川,惆怅至日下。

靃靡青莎被,潺湲石溜泻。

寄语持笙簧,舒忧愿自假。

归途岂难涉,翻同江上夏。

……

赏析:

《和何议曹郊游二首之二》是谢朓的诗作,诗人借郊游途中的所见所感,细腻地抒发了倦游思归却又对未来充满迷茫的复杂情绪。

一、情感内涵:倦游与迷茫交织

1. 倦游思归之愁:开篇“江皋倦游客,薄暮怀归者”,直抒胸臆,点明诗人作为久在异乡的“倦游客”,于“薄暮”时分油然而生的思归之情。“倦”字凝练地表达出长期漂泊在外的疲惫与厌倦,“薄暮”这一特定的时间意象,强化了这种情绪,如日暮时分倦鸟归巢,人也渴望回到温暖的家。

2. 前路迷茫之怅:“归途岂难涉,翻同江上夏”,诗人虽思归心切,但又觉即便归乡,未来生活也如江上漫长夏日般平淡、迷茫。这种对归途的矛盾心态,深化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体现出诗人不仅对过往漂泊生活的厌倦,更对未来充满不确定的惆怅。

二、艺术表现

1.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扬舲浮大川,惆怅至日下”描绘诗人驾舟于大江,直至日落,将惆怅之情融入行舟与日暮之景中。随着太阳西沉,诗人的惆怅也如暮色般渐浓,情景相生,营造出悠远而略带忧伤的意境。“靃靡青莎被,潺湲石溜泻”两句,以细腻笔触勾勒出江边青莎蔓延、石间水流潺潺的清幽之景。看似宁静的画面,实则衬托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孤独,自然之景与诗人的心境相互映照,浑然一体。

2. 意象营造,烘托氛围:“薄暮”这一意象,不仅点明时间,更营造出一种日暮途穷的氛围,强化诗人的思归与惆怅。“大川”象征着诗人漫长而未知的漂泊旅程,浩瀚江水增添了孤独与迷茫之感。这些意象的运用,生动地烘托出诗歌的情感基调。

3. 心理刻画,细腻入微:“寄语持笙簧,舒忧愿自假”一句,通过诗人希望借音乐舒忧的心理描写,细腻地展现出其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在现实无法摆脱困境时,试图借助音乐这一精神寄托来寻求慰藉,使读者更能感同身受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三、语言特色

谢朓诗歌语言清新自然,简洁凝练。全诗无华丽雕琢之词,却能精准地传达情感与描绘景物。如“靃靡”“潺湲”等叠词的运用,生动地表现出青莎的繁茂与水流的舒缓,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与画面感。用词虽简,却意境深远,体现了谢朓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

解析:

1. 江皋倦游客,薄暮怀归者

- 解析: “江皋”描绘出地点在江边高地,点明了环境。“倦游客”表明诗人长期在外游历、奔波,已然心生疲倦,“倦”字深切地体现出诗人对这种漂泊游宦生活的厌烦。“薄暮”即傍晚,这个特定的时间点,往往容易引发人们的思乡之情,就像古人常说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此时诗人作为“怀归者”,强烈的归家念头涌上心头。此句为全诗奠定了一种疲惫、惆怅且思归的情感基调。

2. 扬舲浮大川,惆怅至日下

- 解析: “扬舲”描绘出诗人驾驶着小船,“浮大川”则展现小船在广阔的江面上漂浮前行的画面。在这空旷的江面上,诗人独自航行,随着时间推移,太阳渐渐西下。“惆怅至日下”直白地表达出随着日落,诗人心中的惆怅愈发浓烈。这里通过对行舟江上及日落过程的描写,将诗人内心的惆怅之情与自然景色相融合,借景抒情,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诗人在孤独行舟中的那份失落与迷茫。

3. 靃靡青莎被,潺湲石溜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1983:回到被陷害前

瑞图

当我撞了甲方老板的车

三月棠墨

生命之河缓缓流动

卑鄙扣

我用充电宝给千年雷法女魔修充电

留云借月君

洪荒:靠着化身,升维世界

九扑街

道藏辑要

用户6867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