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耀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8章 谢朓《咏镜台》,诗词一万首,咸鱼耀祖,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咏镜台

谢朓

玲珑类丹槛,苕亭似玄阙。

对凤悬清冰,垂龙挂明月。

照粉拂红妆,插花理云发。

玉颜徒自见,常畏君情歇。

……

赏析:

《咏镜台》是谢朓所作的一首诗,诗中借镜台及女子对镜梳妆这一行为,细腻地刻画了女子的容貌、动作与内心世界,展现出谢朓诗歌清新自然、委婉含蓄的风格特点。

一、镜台之美:华丽精巧的意象塑造

1. 整体类比:“玲珑类丹槛,苕亭似玄阙”,开篇诗人就以生动的比喻描绘镜台。将镜台比作“丹槛”,即红色的栏杆,凸显其精巧玲珑;又喻为“玄阙”,也就是巍峨的宫殿,强调其高耸挺拔。这两个比喻从不同角度展现镜台的外观,使镜台在读者心中树立起一种华丽、高贵的形象,为下文女子在镜台前的活动营造出一个与之相衬的精致环境。

2. 细节雕琢:“对凤悬清冰,垂龙挂明月”,进一步对镜台的装饰细节展开描写。“对凤”与“垂龙”是镜台上的精美图案或雕刻,诗人将其比作悬挂着的“清冰”与“明月”,不仅赋予这些装饰以清冷、明亮的质感,使镜台更具视觉美感,还营造出一种空灵、虚幻的氛围,暗示着镜台在女子生活中的特殊意义,仿佛它不仅仅是一件物品,更是连接现实与内心幻想的媒介。

二、女子梳妆:动作背后的情感流露

1. 梳妆动作:“照粉拂红妆,插花理云发”,描绘了女子在镜台前细致梳妆的场景。“照粉拂红妆”,女子对着镜子轻轻拂拭脸上的脂粉,精心修饰妆容,体现出她对自身容貌的在意;“插花理云发”,她仔细地在如云的秀发上插上花朵,梳理发丝,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女子对美的追求和珍视。这些动作描写细腻入微,生动地展现出女子的娇柔与优雅。

2. 情感暗示:女子如此精心梳妆,然而却无人欣赏,只能“玉颜徒自见”。“徒”字深刻地表达出女子的无奈与失落,她的美丽只能自己看见,这暗示了女子内心对他人关注,尤其是对爱人欣赏的渴望。这两句为下文女子情感的进一步抒发埋下伏笔,使读者能感受到她表面精致妆容下隐藏的淡淡忧伤。

三、内心忧惧:婉转含蓄的情感表达

1. 直抒忧惧:“常畏君情歇”,女子直接道出内心深处的担忧,害怕爱人对自己的感情停歇、不再如初。这种担忧直白而强烈,将女子内心的不安与恐惧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前文对镜台的华丽描写、女子精心梳妆却无人欣赏的铺垫,都使得这种担忧的出现顺理成章,让读者深刻体会到女子在感情中的患得患失。

2. 情感深度:整首诗通过对镜台、女子梳妆动作的描写,层层递进,最终聚焦于女子对感情的忧惧。这种情感表达委婉含蓄,却又深沉动人,展现了古代女子在爱情中的被动与脆弱,同时也反映出谢朓诗歌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将复杂的情感融入到具体的场景与物象之中,引发读者对女子命运的同情与思考。

四、艺术特色

1. 比兴手法:诗歌开篇对镜台的比喻,不仅描绘了镜台之美,还起到了比兴的作用。以镜台的华丽高贵引出女子的美丽与精致,同时镜台的清冷、虚幻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不安,为全诗定下情感基调。

2. 细腻描写:无论是对镜台装饰的细节刻画,还是女子梳妆动作的描绘,都细腻入微,生动形象。这些描写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女子在镜台前的一举一动,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3. 情感脉络清晰:从镜台的华丽,到女子梳妆的精心,再到无人欣赏的无奈,最后到对感情的忧惧,诗歌的情感层层推进,脉络清晰,使读者能深入理解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变化,感受到谢朓诗歌在情感表达上的精湛技巧。

……

解析:

1. 玲珑类丹槛

- 字词解析:“玲珑”形容镜台精巧细致,线条流畅且富有美感 ,给人一种精致小巧的感觉。“类”即类似、好像,起到比喻的连接作用。“丹槛”指朱红色的栏杆,通常用于装饰华丽的建筑,色彩鲜艳且造型精美。

- 诗句赏析: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镜台比作丹槛,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镜台的精致玲珑,色彩或许也如同丹槛一般鲜艳夺目,展现出镜台的华丽与精巧,让读者对镜台的外观有了初步的美好印象,为下文进一步描写镜台做铺垫。

2. 苕亭似玄阙

- 字词解析:“苕亭”意为高耸的样子,突出物体的高大挺拔。“似”同样表示比喻,如同的意思。“玄阙”指的是巍峨的宫殿,“玄”常带有神秘、高远的意味,“阙”是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的高台,通常高大壮观。

- 诗句赏析:这一句继续以比喻来描绘镜台,把镜台比作玄阙,强调了镜台高耸的形态,与上句从精巧和高大两个不同维度展现镜台的特点,使镜台的形象更加立体,也暗示了镜台在女子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如同宫殿般庄重、不可或缺。

3. 对凤悬清冰

- 字词解析:“对凤”指镜台上雕刻或绘制的一对凤凰图案,在中国文化中,凤凰象征着吉祥、美好与高贵。“悬”有悬挂之意,在这里形象地表现出凤凰图案的姿态,仿佛是悬浮、悬挂在镜台上。“清冰”本意是清澈透明的冰块,此处用来比喻凤凰图案的色泽和质感,给人一种清冷、光洁的感觉。

- 诗句赏析: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镜台上的对凤图案比作悬挂着的清冰,不仅突出了图案的精美,更赋予其一种清冷、高贵的气质。这种独特的比喻使镜台的装饰细节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让镜台的华丽程度又提升了一个层次,同时也营造出一种空灵、虚幻的氛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1983:回到被陷害前

瑞图

当我撞了甲方老板的车

三月棠墨

生命之河缓缓流动

卑鄙扣

我用充电宝给千年雷法女魔修充电

留云借月君

洪荒:靠着化身,升维世界

九扑街

道藏辑要

用户6867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