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耀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7章 王融《咏琵琶诗》,诗词一万首,咸鱼耀祖,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解析: “抱月如可明”,此句运用精妙的比喻,将琵琶的形状比作怀抱中的明月。琵琶通常为圆形音箱,犹如满月,诗人以“抱月”来形容,不仅勾勒出其外形轮廓,还赋予琵琶一种温润、明亮的质感,仿佛它本身就能散发清辉,从视觉层面给人以美的感受,展现出琵琶外观的优雅与精致。“怀风殊复清”,“怀风”则是对琵琶声音的形象化描绘,把弹奏琵琶时发出的声音比作春风。“殊复清”强调这声音格外清新、爽朗,仿佛带着春天的气息,能拂去人们心中的尘埃,从听觉角度让读者对琵琶的音色之美产生遐想,营造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奠定了诗歌对琵琶美好描绘的基调。
2. 丝中传意绪,花里寄春情
- 解析: “丝”指琵琶的弦,“丝中传意绪”表明琵琶弦是情感传递的媒介,弹奏者通过拨动琴弦,将内心丰富复杂的意绪融入乐声之中。不同的指法、节奏,传达出或喜或忧、或思念或感慨等多样的情感,让听众能从弦音里体会到弹奏者细腻的内心世界。“花里寄春情”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表达,以“花”和“春”为意象,春天是万物复苏、充满生机的季节,花朵则是春天美好事物的象征。此句寓意着琵琶声如同在花丛间寄托了春天般的柔情蜜意,使琵琶所传达的情感更加具象化,充满生机与活力,展现出琵琶声不仅能传递情感,还能营造出一种充满诗意与浪漫的情境。
3. 掩抑有奇态,凄锵多好声
- 解析: “掩抑”描绘出琵琶演奏时独特的声音效果与姿态。当弹奏者运用按抑等技巧时,琵琶声会呈现出时高时低、时隐时现的特点,这种声音的起伏变化仿佛演奏者在倾诉内心深处的情感,欲说还休,给人一种含蓄、婉转的美感,而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随着乐声变化所展现出的姿态也显得奇妙独特,吸引着听众的目光。“凄锵”则描述了琵琶声音丰富的表现力,“凄”体现出乐声中蕴含的凄凉、哀怨之情,能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愁绪;“锵”则展现出乐声铿锵有力的一面,振奋人心。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特质相互交织,形成鲜明对比,却又和谐统一于琵琶的演奏之中,充分展示了琵琶声音的多样性与感染力,让听众沉浸在这美妙而富有变化的音乐世界里。
4. 芳袖幸时拂,龙门空自生
- 解析: “芳袖幸时拂”,“芳袖”指代弹奏琵琶的女子,此句意思是幸好有美人时常以衣袖轻拂琵琶,弹奏出美妙的乐曲。这里“拂”字生动地描绘出弹奏者轻柔的动作,体现出人与琵琶之间亲密的互动。美人的弹奏赋予了琵琶生命与灵魂,使其能够展现出独特的魅力。“龙门空自生”,“龙门”在古代传说中是优质木材的产地,常用于制作琵琶等乐器。此句意为即便龙门能产出制作琵琶的良材,但如果没有像眼前美人这样的妙手来弹奏,那这些材料也只是徒然生长,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演奏者对于琵琶的重要性,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即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仅需要优质的载体,更需要技艺精湛、富有情感的创作者来展现其魅力。
……
句译:
1. 抱月如可明,怀风殊复清
- 翻译:琵琶的形状宛如怀抱明月,仿佛能散发明亮的光辉;它发出的声音犹如蕴含春风,格外清新悦耳。
2. 丝中传意绪,花里寄春情
- 翻译:琵琶弦音里传递着复杂的意绪;好似在花丛中寄托着如春天般的情思。
3. 掩抑有奇态,凄锵多好声
- 翻译:琵琶声时起时伏,有着奇妙的姿态;声音忽而凄凉忽而铿锵,尽是美妙之音。
4. 芳袖幸时拂,龙门空自生
- 翻译:幸好有美人的衣袖时常轻抚弹奏,(否则)即便有龙门优质的木材白白生长(制成琵琶也无用)。
……
全译:
琵琶形如怀抱明月,似能散发皎洁光辉;其声如蕴春风,格外清新悠扬。
弦音倾诉着复杂意绪,宛如于花丛间寄托春日般的深情。
乐声起伏,姿态奇妙;时而凄凉,时而铿锵,尽是悦耳之音。
幸而有佳人以衣袖轻抚弹奏,否则即便龙门产良材,制成琵琶也是徒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