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眞经集注序 恃四
用户68674337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道德眞经集注序 恃四,道藏辑要,用户68674337,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瑕公乐臣公赵且爲秦所灭亡之齐乐臣\/公善修黄帝老子之言显闻於齐称贤师
注云一\/作巨公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
出皇甫谧高士传云河上丈人者不知何\/国人也自匿姓名居河之湄着老子章
句号曰河上丈人亦曰河上公又葛玄河\/上公注老子序曰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名
也汉文帝时结草爲庵于河之滨常读老\/子道德经文帝好老子之言有所不解数
句遣使问之公曰道尊德贵非可遥问也\/帝即驾从诣之河上公即授素书老子道
德经章句二卷谓帝曰熟研此则所疑自\/解予注是经以来千七百余年凡传三人
连子四矣言毕失公所\/在因号曰河上公云河上丈人教安期
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
瑕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汉书曹参\/传顔师古
曰盖古\/盍反盖公教於齐高密胶西爲曹相国
师曹参世家曰孝惠帝元年更以参爲齐\/丞相参之相齐齐七十城天下初定悼
惠王富於春秋参尽召长者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俗诸儒以百数言人人
殊参未知所定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弊请之既见盖公爲言治道贵
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於是避\/正堂舍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
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
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冬十月上谓近臣曰
朕每读老子至佳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
得已而用之未尝不三复以爲规戒见续\/资治
通监\/长编
又淳化四年闰十月丙午上曰清静致治
黄老之深旨也夫万务自有爲以至於无
爲无爲之道朕当力行之至如汲黯卧治
淮阳宓子贱弹琴治单父此皆行黄老之
道也参知政事吕端等对曰国家若行黄
老之道以致升平其效甚速宰臣吕蒙正
曰老子称治大国若烹小鲜夫鱼挠之则
溃民挠之则乱今之上封事议制置者甚
多愿陛下渐行清静之化以镇之见续资\/治通监
长\/编
又上读老子语近臣曰伯阳五千言读之
甚有所益治身治国之道并在其内至云
善者吾亦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此云善
恶无不包容治身治国其术如是若每事
不能容纳则何以治天下哉见国朝事实\/并皇宋类苑
眞宗咸平二年上谓宰相曰道德二经治世
之要道明皇注解虽粲然可观王弼所注
言简意深眞得清静之?也因令镂板见\/国
史道\/释志
仁宗天圣四年正月玉清昭应宫使王曾请
下三馆校道藏库经从之上因言其书多
载飞链金石方药之事岂若老氏五千言
之约哉张知白曰陛下留意於此乃治国
清静之道也
高宗绍兴二十八年十月庚寅上谕宰执曰
贺允中问朕好道之意朕谓之曰朕之好
道非世俗之所谓道也世俗修链以求飞
昇不死若果能飞昇则秦始皇汉武帝当
得之矣朕惟治道贵清静苟侈心一生虽
欲自抑有不能已者故所好惟在恬淡寡
欲清心省事所谓爲道曰损损之又损以
至於无爲斯与一世之民同跻仁寿如斯
而已见皇宋中兴\/纪事本末
孝宗淳熙戊戌程大昌以讲官侍清燕尝从
容奏及道本恭得圣训孔老元无二道韩
愈析之非是尝亲制原道辨首以赐大昌
见程大昌易\/老通言序
宋解经姓氏
政和御注
碧虚子陈景元字太初建昌人出家爲\/道士入天台山师事张
无梦妙得老庄之旨博学多闻藏书\/数千卷当世名公多从之游自号碧
虚子熙宁中屡膺召见进所着道德\/经藏室纂微篇赐号眞靖大师
涑水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温国文正公
颍滨苏辙字子由眉山人自号\/颍滨遗老谥文定公
临川王安石字介甫临川\/人荆国文公
王雱字元泽荆\/公之子
陆佃字农师山阴人门\/号曰陶山先生
刘槩宇仲平\/开封人
刘泾字巨泽简州阳安人自号前溪\/自荆公下至此总名崇宁五注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字希藴女道士\/世号曹仙姑
赐号清虚文逸大\/师道眞仁静先生
达眞子马蹄山人\/不着姓氏
三峨了一子李文惒蜀\/人
陈象古名在党\/籍中
叶梦得字少藴姑苏人\/自号石材翁
清源子刘骥宇德称\/泉州人
晦庵朱熹字元晦建安人自号晦\/庵一号紫阳子文公
黄茂材字少誉福州连江\/人自号海滨居士
程大昌字泰之新安\/人文简公
林东字子晦福州闽县\/人自号三山樵子
本来子邵若愚钱塘\/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