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眞经集注卷之八 巳三
用户68674337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道德眞经集注卷之八 巳三,道藏辑要,用户68674337,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程大昌曰雨之於露皆天地交感之气而
泽之所被均与不均则不同也东州之涝
西州之暵通天下观之未尝或能周遍也
此固不得不云交感若夫露也者不与雨
同矣无远无近无希无骤亘四时有之虽
甚旱而渊谷皆竭其莫夜之滋濡厌浥轻
细均齐天下如一此盖天地腾降而有常
者也故老氏取象於均而求原於合也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
不殆
碧虚子陈景元曰始者道也无名也道常
无名也有名者万物之器用也夫道始无
名能制御有名之物是谓朴散则爲器圣
人用之则爲官长名器者亦尽爲王者之
所有名分既立尊卑是陈不可越乎上下
故亦将知所止足能知止足者是自知曰
明既明且哲岂有危殆乎河上公本作天
亦将知之言人能法道行德天亦将知之
随注解释义理相通
涑水司马光曰圣人得道必制而用之不
能无言虽以有名教民亦务简要勿令滋
彰
颍滨苏辙曰圣人散朴爲器因器制名岂
其徇名而忘朴逐末而丧本哉盖亦知复
於性是以乘万变而不殆也
临川王安石曰名者非道之本也以其始
有所制则於是有名矣论语尧曰荡荡乎
民无能名焉以其有所制也故名随之故
曰始制而有名有名矣不止则用有时而
竭身有时而殆故尧老而舜摄也故曰夫
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王雱曰名迹既立则名将遂而不反枝叶
横生源流派别而性命烂熳矣故始制有
名当即知止而终无争夺之危制者判朴
成器之谓
陆佃曰天下之名吾皆得而有之故曰始
制有名名亦既有然而功成名遂身退天
之道也故曰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初以无名之朴
制於有名之者使高卑不乱名分以定各
有所属过此以往近於烦细事成息念亦
当知其止息矣不尽虑以忧人亦休心而
适己息念保身终身不困
陈象古曰天地既判名从此制必有资始
资生之繁岂无名而可言乎物既衆而名
既多在知止以御之不知止则物穷而塞
所以危亡之几生焉
清源子刘骥曰体道至此始制有名始谓
道也其道能制御有名之物所谓物物而
不物於物也既有其实必有其名虽和光
同尘毋近於名而名自彰故名亦既有既
有其名若不知止则舍己从人以卖名声
於天下而失其本心知止则恬然自足於
内淡然无求於外故不殆
黄茂材曰始制有名自无而始适有也处
群有中不知所止将逐物而忘返其危矣
哉故庄子曰吉祥止止
林东曰圣人散朴以爲器因器以制名虽
势所必至又岂徇名而忘朴逐末而丧本
故能知止而不至於危殆正所谓大曰逝
逝曰远远曰反之意
譬道之在天下由川谷之与江海也
御注曰天下一性也道之在天下以性而
合由川谷之与江海以水而聚同焉者得
类焉者应圣人之临莅何爲哉因性而已
矣
颍滨苏辙曰江海水之锺也川谷水之分
也道万物之宗也万物道之末也皆水也
故川谷归其所锺皆道也故万物賔其所
宗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江海水之宗川
谷水之派异流终返於源百虑同归於道
黄茂材曰人之於道如川谷之赴江海无
有不至惟其不知道之所在故有横流絶
港之患
知人者智章第三十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御注曰传曰智如目也能见百歩之外而
不能自见其睫察人之邪正若辨白黑是
智之事知人而已易曰复以自知传曰内
视之谓明智以知人则与接爲构日以心
鬭复以自知者静而反本自见而已天地
之监也万物之照也
碧虚子陈景元曰知人善恶而分别之之
谓智故曰知而言之所以之人也是谓适
人之智而已矣而不自知者也自知而默
守之之谓明故曰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
是谓自适其明而已矣此可以超乎智之
上也
颍滨苏辙曰分别爲智蔽尽爲明分别之
心未除故止於知人而不能自知蔽尽则
无复分别故能自知而又可以及人也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智以达外但能
知人明以照内自灵於身
叶梦得曰自知者见性知人者未必能见
性爲智而已智者有别乎外也故见性而
後爲明明则无所不照也
清源子刘骥曰知人则有见於外故曰智
自知则反照於内故曰明
黄茂材曰人之情僞无穷吾之智有限乌
得而尽知之一人之情千万人之情也如
能自知敦能逃吾所知故智不如明
程大昌曰庄子曰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
彼也自见而已夫不自见而见彼是得人
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此则智明之辨
也
林东曰智则不无於窥伺揣度而明则如
日月之容光必照者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御注曰至人尚德而不尚力自胜而不务
胜人智者诈愚勇者若怯此胜人也而所
恃者力胜己之私以直养而无害
颍滨苏辙曰力能及人而不能及我我能
克己复性则非力之所及故可谓强矣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胜人者谓有形
质才力胜己谓能胜於情欲性正而神强
陈象古曰智与力行於外者也明与强行
於内者也明则省己无遗强则进道有渐
叶梦得曰自胜者克己胜人者未必克己
爲有力而已故克己而後爲强强则无所
不敌也
清源子刘骥曰智足以知人则能胜人而
不爲人物所惑故曰力明足以自知则能
自胜而不爲情欲所使故曰强
黄茂材曰有力者可以胜人力所不及乌
能胜人吾能自胜不与物争强莫甚焉
知足者富
碧虚子陈景元曰谓止其欲也
颖滨苏辙曰知足者所遇而足则未尝不
富矣虽有天下而常挟不足之心以处之
则是终身不能富也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虽贫若富也
陈象古曰得一不求二自足於心所以爲
富不在多也
叶梦得曰求富者终无已也苟以爲足则
箪食瓢饮亦可以爲富矣
清源子刘骥曰既有胜人之力又有自胜
之强则知取足於身而万物皆备於我其
有万不同之富何以加焉易曰富有之谓
大业亦此之谓也
黄茂材曰鹪鹑巢於深林不过一枝偃鼠
饮河不过满腹人而知足其用无穷故谓
之富
强行者有志
御注曰自强不息斯志於道
碧虚子陈景元曰强行者谓勤而行之也
颍滨苏辙曰不与物争而自强不息物莫
能夺其志也
临川王安石曰上士闻道谨而行之故强
行者有志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大道虽远强行
不息曰进曰近不觉与道混而爲一凡有
志者无事不集
黄茂材曰自强不息所以体天行健非有
志者孰能之
林东曰有志於行则凡物莫能夺其志而
自强不息之效可与天同其健
不失其所者乆
御注曰立不易方故能乆於其道与时推
移与物转徙者可暂而已
涑水司马光曰得所则安
颍滨苏辙曰物变无穷而心未尝失则久
矣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外安其分内存
於道未有不乆者也
陈象古曰得其所则安於道安於道则可
久
叶梦得曰所者人之所安也人之所安莫
大於道易曰艮其止止其所也所犹有在
道变通不穷则无所不在随所在而安之
孰不可爲乆者所谓道乃久也
黄茂材曰新故相代变化不停吾能不失
其常故吾往而新吾至是爲长乆
死而不亡者寿
御注曰生有所乎萌死有所乎归原始反
终故知死生之说圣人通乎昼夜之道而
知死之未始异于生故其形化其神不亡
与天地并而莫知其极非寿而何
涑水司马光曰身没道存
颍滨苏辙曰死生之变益大矣而其性湛
然不亡此古之至人能不生不死者也
临川王安石曰圣人死而不亡者无异於
生故曰死而不亡者寿
王雱曰贤人死曰鬼尽其道以反眞者也
圣人死曰神未尝死未尝生也愚人死曰
物虽生犹死耳尽道养形之人虽形体万
变而眞性湛然无所终极可谓寿矣此至
於命者也
陆佃曰言死生之未始有异也夫唯死生
同状而万物一府故夫身如蜩甲蛇蜕寓
之而已矣盖蜩之甲已死而其蜩未尝亡
蛇之蜕已腐而其蛇未尝丧何则有眞者
虽死不灭也又曰佛氏之不灭与此同意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形骸有极妙者
长存
陈象古曰死不可免形气澌尽有生者之
常也其不亡者因自知胜知足强行不
失其所而有存焉此爲之实也非世人
百岁之所可同日而语
清源子刘骥曰四肢百体将爲尘垢死生
终始将爲昼夜以其入於不死不生而死
生无变於己故死而不亡者寿非深造於
道者敦能与此
黄茂材曰古之眞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
其出不诉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
而已夫如是又乌有死生哉
本来子邵若愚曰形虽死而性不亡处於
不生灭之乡万劫常存者是谓寿
道德眞经集注卷之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