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眞经集注卷之十三 巳八
用户68674337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道德眞经集注卷之十三 巳八,道藏辑要,用户68674337,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知应故未可以言用也
临川王安石曰赤子者天守全而阳不散
故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陆佃曰知其雄守其雌爲天下谿爲天下
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此即所谓含德
之厚比於赤子也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含者抱也心不
偷薄其德乃厚赤子谓婴儿也天纯未散
外无所营积和在中复如赤子
叶梦得曰老子既以婴儿论道矣於此含
德之厚复比之赤子婴儿其未孩者也所
保者气而已故道似之赤子则既孩矣而
未有知也故德似之
清源子刘骥曰圣人抱道怀德深厚无思
无爲寂然不动故比於赤子
程大昌曰含德者藴其德於内而不形於
外者也庄子谓絶灭声律文采而人始含
其聪明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而後人
始含其德者盖释此也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御注曰含德之厚者忧患不能入邪气不
能袭故物莫能伤焉庄子曰人能虚己以
游世其孰能害之
碧虚子陈景元曰毒虫者蜂虿之类也以
尾端肆毒曰螫猛兽者虎豹之类也以爪
拏按曰据攫鸟者鵰鹗之类也以羽距击
触曰搏夫至人神矣嗒然丧偶如赤子之
无心故神全而物莫能伤也
颍滨苏辙曰道无形体物莫得而见也况
可得而伤之乎人之所以至於有形者由
其有心也故有心而後有形有形而後有
敌敌立而伤之者至矣无心之人物无与
敌者而曷由伤之夫赤子之所以至此者
唯无心也
临川王安石曰赤子之心非有害物也无
害物则物亦莫能害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稚子无心害物
物亦不与爲害
清源子刘骥曰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
其天守全其神无郤物无自入焉如庄子
所谓醉者之坠车虽骨节与人同而犯害
与人异以其死生惊懽不入於胸中彼全
於酒者犹若是而况全於天者乎
黄茂村曰今夫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
攫鸟不抟者精不离而和不散尔人能养
其精和之至则亦赤子如也昔有梁鸯者
能养野禽兽委食於园庭之内虽虎狼鵰
鹗之类无不柔驯者雌雄在前孳尾成群
异类杂居不相抟噬问其术则曰吾心无
逆顺鸟兽视吾犹其侪也夫心无逆顺所
谓含德之厚也欤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
之至也
御注曰德全者形全故骨弱筋柔而握固
形全者神全故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
之至者可以入神庄子曰圣人贵精
碧虚子陈景元曰赤子未知喜怒而拳握
至坚者以其眞性专一故也峻者赤子之
命源也情欲未萌而阳德自动者眞精之
气运行之所至也以况至人虚心无情气
莲自动而诸欲莫干也上清洞眞品云人
之生也禀天地之气爲神爲形受元一之
气爲液爲精天气减耗神将散矣地气减
耗形将病矣元气减耗命将竭矣故帝一
回元之道泝流百脉上补泥丸脑实则神
全神全则形全形全者百关调於内邪气
亡於外髓凝爲骨肠化爲筋纯粹不杂而
长生可致矣峻作古本作全作王弼曰作
长也无物以损其身故能全长也
涑水司马光曰皆在其自然
颖滨苏辙曰无执而自握无欲而自作是
以知其精有余而非心也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手未能把执攫
夺取掇心无所知而手无所用故自然握
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人禀五行全气
精力气血既盛则因牝牡发泄而婴儿未
知嗜慾无所流散而时爲跳踯伸缩顿奋
之状此谓峻作
达眞子曰骨弱筋柔而握固体之自然也
不爲物屈矣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性之
自然也不爲情乱矣
陈象古曰握固则无所欲得而自执也峻
作则不因有爲而自动也
清源子刘骥曰德全则形全故骨弱筋柔
而握固形全则精全故未知牝牡之合而
峻作无执而自握无欲而峻作以一心定
而万物服精之至也
程大昌曰握固峻作非知而爲之也眞淳
未散不知其然而然
终日号而嗌不嗄和之至也
御注曰致一之谓精精则德全而神不亏
冲气以爲和和则气全而嗌不嗄人之生
也精受於天一而爲智之源和得於天五
而爲信之本及其至也可以入神可以复
命而失其赤子之心者精摇而不守气暴
而不纯驰其形性潜之万物岂不悲夫
碧虚子陈景元曰号啼也啼极无声曰嗄
又声嘶也夫赤子终日皞啼而嗌不嘶散
者天和之气至全也故眞人之息以踵其
嗌不哇而和气全也
颍滨苏辙曰心动则气伤气伤则号而嗄
终日号而不嗄是以知其心不动而气和
也
临川王安石曰终日号而声不嗄乃和之
至盖和者主於气也
程大昌曰是其淳和中充皞啼所不能变
也故得取以喻和也
知和曰常
御注曰纯气之守制命在内形化而性不
亡
碧虚子陈景元曰夫和者大同於物故赤
子以和全眞至人知和之贵也故用之爲
常道
颍滨苏辙曰和者不以外伤内也复命曰
常遇物而知反其本者也知和曰常得本
以应万物者也其实一道也故皆谓之常
临川王安石曰和之爲用则常而不变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和者生理之常
非别有方法
陈象古曰知此和之至可以常行而不离
清源子刘骥曰知和则纯粹不杂静一不
变而与天地爲常
黄茂村曰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此则爲
复归於婴儿矣故能长乆
知常曰明
御注曰明足以见道者知性之不亡故也
临川王安石曰不明则不足以知常
清源子刘骥曰知常则朝彻见独无古无
今而与日月参光
黄茂材曰常久也日月得天而能乆照四
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乆於其道而天下
化成非夫明智洞达天地造化之机安能
识之
益生曰祥
御注曰祥者物之先见生物之理增之则
赘祸福特未定也
碧虚子陈景元曰祥者吉凶之兆也夫一
受其成形而素分已定若非理益之必致
凶祥
颍滨苏辙曰生不可益而欲益之则非其
正矣祥妖也
陆佃曰达生之情常任於自然而不益生
故能出乎吉凶之表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但於身命有益
者则爲吉祥过此虽外美而内不善非生
之祥也
达眞子曰祥者非其常也
陈象古曰保此常守此明日益日生至於
盛大无凶咎也
黄茂村曰天下之人或夭於婴孩或丧於
强壮其能保百年之寿者几何今吾益吾
生而使长生不死在於天下岂不曰祥乎
心使气曰强
御注曰体合於心心合於气则气和而不
暴兹强也以与物敌而非自胜之道
碧虚子陈景元曰心有是非而气无分别
颍滨苏辙曰气恶妄作而又以心使之则
强梁甚矣
临川王安石曰气者当专气致柔今反爲
心之所使不能专守於内则爲暴矣此祥
者非作善之祥乃灾异之祥此强者非守
气之强乃胜暴之强夫言岂一端而已各
有所当也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心动而使气气
作而形随未有动作而不求强好胜者也
眞人心不动而气自动亦若人之眠睡外
务已息泯然无知而寐中手足瞤动岂心
之使而动也一寐尚然况寂然在道者也
黄茂材曰以力使气是气也爲暴戾之气
以心使气是气也爲冲和之气冲和之气
充於一身天地不能使之天鬼神不能使
之灾声色利欲不能使之乱岂不曰强乎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碧虚子陈景元曰夫物之壮也必至乎枯
老心之强也必至於凶暴且道以柔弱爲
用今以强壮爲心者谓之不道已止也死
也言不行道者早死也已
颍滨苏辙曰益生使气不能听其自然日
入於刚强而老从之则失其赤子之性矣
临川王安石曰惟道则先於天地而不爲
壮长於上古而不爲老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虽欲不止如何
哉
叶梦得曰是以已之亦贵乎早也
黄茂材曰壮而老老而已在物莫不然若
知道者可与天地相爲终始岂有已乎
知者不言章第五十六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免闭其门挫其鋭
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御注曰道无问问无应知道者默而识之
无所事言啮缺问於王倪所以四问而四
不知多言数穷离道远矣
碧虚子陈景元曰庄子曰知北游於玄水
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爲谓焉知谓
无爲谓曰子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
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
问而无爲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
不得问反於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而覩
狂屈焉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狂屈曰唉
予知之将语若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知
不得问反於帝宫见黄帝而问焉黄帝曰
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
无道始得道知问黄帝曰我与若知之彼
与彼不知也其敦是耶帝曰彼无爲谓眞
是也狂屈似之我与知终不近也
颍滨苏辙曰道非言说亦不离言说然能
知者未必言能言者未必知唯塞免闭门
以杜其外挫鋭解纷和光同尘以治其内
默然不言而与道同
临川王安石曰挫其鋭同其尘此文两见
盖道德莫不皆如此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契理则忘言虽
言而不能行与不知道何异兊口也缄口
默行不须说也三要七窍爲身之门户自
内其散失者神气精血机情好恶自外而
入者縁境声色滋味寒暑所失者眞所入
者假故闭其门也彼方爲光显沮之则爲
怨俱与和之於己何损彼方尘垢外之则
不乐故至人韬光隐德暂与同之於身何
浼玄者隐密不显不自饰智矜俗独异於
衆
清源子刘骥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
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
行不言之教譬如知音者识音以弦心知
其音口不能传道深微妙知者不言不知
道者以言相烦多言数穷去道远矣善爲
道者默而识之性以成之塞其免则收视
反听闭其门则形全精复挫其鋭则归精
神乎无始解其纷则体纯素而不杂和其
光则含光不耀同其尘则大同无己夫如
是则与天同心而无知与道同身而无体
是谓玄同岂拘拘然自投於亲疏利害贵
贱之间哉
程大昌曰塞免闭门不使衆人得见其经
历出入之地也挫鋭解纷平夷而简易也
和光同尘则能降己齐物矣凡爲此皆求
至乎浑兮其若浊者也彼我一观高下无
别是之谓同同之上加元焉深而又深侣
鸥群兽几微更不外见又诸家释免皆本
易之免悦爲义恐不然也诗曰行道兊矣
毛氏曰免成蹊也成蹊者孟子谓山间之
蹊介然用之而成路者是也其读如税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
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爲天下
贵
御注曰世之人爱恶相攻而有戚疏之态
情僞相感而有利害之见用舍相权而有
贵贱之分反覆更代未始有极奚足爲天
下贵
碧虚子陈景元曰上交於道而不谄举世
举之而不劝故不可得而亲昵也下交於
器而不渎举世非之而不沮故不可得而
疏隔也澹泊无欲守分知足故不可得而
利诱也处卑不辱在丑不争故不可得而
陷害也爵禄不能污权势不能动故不可
得而贵宠也失志不屈居贫愈安故不可
得而贱鄙也夫至人行此六行不荣通不
丑穷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故爲
天下贵
颍滨苏辙曰可得而亲则可得而疏可得
而利则可得而害可得而贵则可得而贱
体道者均覆万物而孰爲亲疏等观逆顺
而敦爲利害不知荣辱而孰爲贵贱情计
之所不及此所以爲天下贵也
陆佃曰神人者不即不离无缚无脱故不
可得而亲踈不生不灭无取无舍故不可
得而利害不损不益无得无失故不可得
而贵贱夫惟如此故能无对於物旁日月
挟宇宙天地爲一官万物爲一府其绪余
足以爲天下国家其土苴足以治天下其
糠粃尘垢足以陶铸尧舜而天下之物岂
复有加哉故曰爲天下贵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未尝与物交焉
能亲也不使欲厌焉能疏也不妄求取焉
能利也不犯禁忌焉能害也不取荣盛焉
能贵也不处卑猥焉能贱也
陈象古曰亲疏利害贵贱世之所重衆人
之所分别者也大道所在名非常名不可
见其形不可闻其声况可得而亲疏利害
贵贱乎
黄茂材曰孔子曰吾观老子其犹龙乎夫
龙岂可得而亲之疏之利之害之贵之贱
之者乎既曰不可得而贵又曰爲天下贵
何也盖亦自贵而已经曰知我者希则我
贵矣
道德眞经集注卷之十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