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68674337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道德眞经集注卷之十六 长二,道藏辑要,用户68674337,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行之乎

王雱曰凡天地之难事皆起於舍本逐末

与妄爲构故内外交乱奇物滋出而智者

不能胜也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至简至易无出

於道平易逍遥何可难行以其至简非思

虑拟议之能喻故莫能知以其至近非步

骤迟速之能至故莫能行

清源子刘骥曰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者以

其见善不明用心不刚败道於有爲丧生

於多方

言有宗事有君

御注曰言不胜穷也而理爲之本事不胜

应也而道爲之主顺理而索循道而行天

下无难矣

碧虚子陈景元曰宗本也君主也百家之

言虽殊途而同归於理得理者忘言故言

以不言爲宗本万绪之事虽异趣而同会

于功成功而遣事故事以无事爲君主此

以不言无事爲教岂不易知易行耶

颍滨苏辙曰言者道之筌也事者道之迹

也使道可以言尽则听言而足矣可以事

见则考事而足矣唯言不能尽事不能见

非舍言而求其宗遗事而求其君不可得

刘概曰天下莫能知吾之易而知其难者

盖有宗莫之知也天下莫能行吾之易而

行其难者盖有君莫之知也

达眞子曰天下适於详而不能反约离其

本而不能归要故曰莫能知莫能行言有

宗爲言有宗主所谓约也事有君爲事有

君领所谓要也

陈象古曰宗君强名也在知其要而已

清源子刘骥曰百家之言不胜穷也当舍

其言以求其意得意则言可忘忘言者事

之宗也万绪之事不胜应也当弃其事以

求其理穷理则事无事无事者事之君也

言得其宗事得其君则知一气之动作爲

变化之枢机炼形中之神修神中之眞内

澄一景万气流行恍恍惚惚其中化物窈

窈冥冥其中育精

程大昌曰宗者族之总也君者臣之总也

道者事之总也

夫惟无知是以不吾知也

御注曰小夫之智不离简牍虽曰有知实

无知也夫岂足以知道

碧虚子陈景元曰不我知犹不知我也不

知我之道大而谓似不肖也

涑水司马光曰有知则知道矣

颍滨苏辙曰盖古之圣人无思无爲而有

漠然不自知者存焉此则思虑之所不及

是以终莫吾知也

黄茂材曰井蛙不可以语於海者拘於墟

也夏虫不可以语於冰者笃於时也曲士

不可以语於道者束於教也岂非其无知

故不吾知耶

知我者稀则我贵矣

御注曰有高世之行者见非于衆有独智

之虑者见骜于民故有以少爲贵者

涑水司马光曰道大故知之者鲜

颍滨苏辙曰衆人之所能知亦不足贵矣

临川王安石曰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

闻道则大笑之惟其大笑故知我者稀惟

其若存故知我者贵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知我者稀则我

之道不与世相往来我乃贵矣若人皆知

我则我不足贵也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御注曰圣人藏于天而不自衒鬻

颍滨苏辙曰圣人外与人同而中独异耳

清源子刘骥曰被褐则和光同尘外与人

同怀玉则抱道藴奇中与人异

程大昌曰褐者日用之不可无举世所共

也玉者难得之货富者所独也知我者稀

固足以见吾道之上矣而圣人不以自异

也还以圣不可知之妙而藏诸日用共由

之间以期乎人之皆能也此孔子所谓二

三子以我爲隐乎吾无隐乎尔者也

知不知章第七十一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

碧虚子陈景元曰夫圣人之禀气纯粹而

天性高明内懐眞知而万事自悟虽能通

知而不以知自矜是德之上也故曰知不

知上夫中下之士受气昏浊而属性刚强

内多机智而凡事夸大实不知道而强辩

饰说以爲知之是德之病也故曰不知知

病此亦所谓知者不言而言者不知也

涑水司马光曰知之如不知则远怨不知

而强知则招患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虽知谦而曰不

知是实胜於名故爲上不知而曰知是名

过於实故爲病

清源子刘骥曰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

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所以至人无

爲大圣不作无知而无不知无爲而无不

爲通於一而万事毕其知出於不知故知

不知尚矣衆人务多知而乐通物於不知

而知之弊精神役思虑以文灭质以博溺

心故不知知病矣

黄茂材曰夫深知道者与道爲一尚何有

知哉此爲知之之至若夫世人未尝知道

乃自以爲知知之之病又甚於不知者焉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

是以不病

御注曰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

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

涑水司马光曰病人能自知其病斯不甚

病矣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能知病爲病则

终不爲病圣人縁何不病圣人知病爲病

终日循省是以不病

清源子刘骥曰圣人所以不病以病其病

而去其病也

民不畏威章第七十二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

御注曰小人以小恶爲无伤而弗去也故

恶积而不可揜易曰荷校灭耳凶

碧虚子陈景元曰大威谓死兆也君子有

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夫人立

身以忧畏爲本若以小恶爲无伤而不忧

畏遂积之盈贯以致乎大威至而不可逃

也严君平曰大威已至乃始爲善当是之

时道德不能救天地不能解非天之罪也

颖滨苏辙曰夫性自有威高明光大赫然

物莫能加此所谓大威也人常患溺於衆

妄畏生死而惮得丧万物之威杂然乘之

终身惴栗之不暇虽有大威而无自知也

苟诚知之一生死齐得丧坦然无所怖畏

则大威熚然见於前矣

刘概曰诗曰畏天之威于时保之盖衆人

不知畏天之威故大威至矣

清源子刘骥曰世俗之人不知天命不畏

天威以小恶爲无伤而不知忧畏然积之

足以灭身以至大威至而无所逃於天地

之间大威谓死兆也

黄茂材曰夫民冒险而行死亡有所不顾

何威之畏不畏威则大威及之孰爲大威

不有人祸必有天殃是也

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惟不厌是以不

御注曰居者性之宅人之性至大不可围

而曲士不可以语於道者狭其所居故也

扩而充之则充满天地包裹六极无自而

不可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生者气之聚

人之生通乎物之所造而厌其所生者旦

昼之所爲有梏亡之矣梏之反复则夜气

不足以存彼保合太和而无中道夭者无

厌其所生故也

碧虚子陈景元曰古本作狎狎习也所居

谓所居之处也厌恶也所生谓道也言畏

慎之人凡居处当择善邻无习恶友清静

自守使灾祸莫干形全神王斯所谓畏慎

之深也人不可厌恶其道当服勤尊仰则

可以永保元吉也若纵其欲恶厌道慢德

则祸不旋踵矣

颍滨苏辙曰性之大可以包络天地彼不

知者以四肢九窍爲己守也守之而不厌

是以见不出视闻不出听蕞然其甚陋也

故教之曰无狭其所居彼知之者知性之

大而吾生之狭也则愀然厌之欲脱而不

得不知有厌有慕之方囿於物也故教之

曰无厌其所生夫惟圣人不狭不厌与人

同生而与道同居无广狭净秽之辨既不

厌生而後知生之无可厌也

刘概曰无狭其所居德之地也无厌其所

生德之本也德之地尽性也德之本至命

清源子刘骥曰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所以畏威也居者性之宅也扩而充之无

狭其所居则居天下之广居与万物同其

情与虚无同其体生者气之聚也寳而持

之无厌其所生则含太虚之至精与天地

合其德与曰月合其明曲士不可语於道

或狭其所居或厌其所生也小智自私惑

於存想狭其所居者也弃有着空蔽於断

灭厌其所生者也夫道不弃人人自弃道

人若不厌道道亦不厌人故夫惟不厌是

以不厌

黄茂材曰无厌其所生欲其好生也夫能

好生则能长保其生何厌之有

程大昌曰不厌之一语方且重复言之者

其一在上其一在下也夫惟不厌者君上

不厌也是以不厌者民多頼也故曰夫惟

不厌是以不厌也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

取此

御注曰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不自见以矜

其能有自爱之仁而不自贵以临物若是

者处物不伤物物莫之能伤也方且乐天

而无忧何威怒之足畏乎圣人之所去取

抑可见矣

碧虚子陈景元曰若夫去彼自见自贵之

憍纵而取此自知自爱之畏威得其尊道

奉天之理而天道亦不厌恶於人是故威

罚外消而生道内足也

颖滨苏辙曰圣人虽自知之而不自见以

示人虽自爱之而不自贵以眩人恐人之

有厌有慕也厌慕之心未忘则犹有畏也

畏去而後大威至矣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自知消息损益

惟道是从不自见功能求显於世保身自

爱内自修链不自贵其身而耀俗彼谓外

物此谓自眞

达眞子曰所居不能无狭所生不能无厌

者盖由乎自见其自知之性自贵其自爱

之心也唯虽自知也不自见虽自爱也不

自贵则所居不狭而广所生不厌而善故

圣人去彼自知自爱之情取此不自见不

自贵之心也

黄茂村曰知者在心见者在目故知可自

而见不可自爱者在我贵者在人故爱可

自而贵不可自去彼去其自见自贵者也

取此取其自知自爱者也

道徳眞经集注卷之十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别笑!本尊的灵宠是吃货

逆道诛天

出马秘录,抬手镇压山狐野鬼!

木子也是我

天刀耀世,侠义长存

风在吹的地

天榜

乘风御剑

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

陈喵呜

末世降临我分手了小仙女

喜欢蜜袋鼹的周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