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68674337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道德上经释辞,道藏辑要,用户68674337,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之无欲以养心顺理以应事因时制宜不逆民物久而勿失

天下臣民自然感化故曰万物将自化也间或有妄心起情

欲生直以理而治之使则复静静则妄尽心空自然无欲无

欲则无事矣无事无爲而民自安国自治天下自正矣

道德下经释辞

上德不德章第三十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爲而无以

爲下德爲之而有以爲上仁爲之而无以爲上义爲之而有以

爲上礼爲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

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

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

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上德无爲有德而不知其德其德化矣是以有德下德爲之

执德而不失其德有而未化是以无德上德无爲而无以爲

者无心於德之谓也下德爲之而有以爲者有心於德之谓

也仁者虽然有爲而其爱物之心浑然与物同体与道玄符

爲之而无以爲德之上也义者制事之宜爲其存心於分别

爲之而有以爲德之下也礼者德之序也用以嘉会而人或

不之从则攘臂引而揖之以其作爲太甚则爲德之愈下也

由是知之道者自然也德者无爲而无以爲也仁者爲之而

无以爲也义者爲之而有以爲也礼者作爲太甚故曰失道

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如庄子所谓

德下衰之意老子伤世语也窃知上古之世其民湻其俗朴

浑然忠信虽不主於仁义而仁义潜於其中当是时也民无

相悖安有仁也民无相弃安有义也民无相犯安有礼也及

其後也离淳丧朴忠信日薄礼之所由生矣是以圣人因民

之忠信日薄上下无序无序则乱故制礼以救之故曰忠信

之薄而乱之首盖其因时制宜此作礼之由也老子曷尝弃

絶仁义礼法哉先儒以文害意以爲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

首讪谤至人盖亦误矣然他亦未尝仔细看来前识者未萌

先兆智也审权变明是非浮妄无实故曰道之华因民之愚

而有故曰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常无爲而不妄爲处其厚不

处其薄也常正念而不妄知居其实不居其华也去彼作爲

之诸妄取此无爲之一眞故云去彼取此

昔之得一章第三十九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甯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

盈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贞其致之一也天无以淸

将恐裂地无以甯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爲贞将恐蹷故贵以贱爲本高

以下爲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其以贱爲本耶非乎故

数车无车不欲碌碌如玉硌硌如石

一者虚而灵寂而神无而有散之一切处敛之在方寸恒在

目前而人莫识此众生之本源万法之主也故天虚明而淸

地虚静而甯神虚无而灵谷虚空而盈万物虚通而生侯王

虚心以爲天下贞万殊一本也天不虚明而淸将恐毁而裂

矣地不虚静而甯将恐动而发矣神不虚无而灵将恐息而

歇矣谷不虚空而盈将恐尽而竭矣万物不虚通而生将恐

消而灭矣侯王不虚心谦下而自高自贵将恐顚而蹷矣圣

人知贱爲贵之本下爲高之基故谦虚低下退逊不争而天

下推尊之此圣人之贵高也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者贵

以贱爲本高以下爲基也非乎谓不然也言贵以贱爲本高

以下爲基者谓之德不谓之道也夫道无贵贱无高下若以

贵贱高下而分别之者非也岂不知数车无车乎车者总名

也如毂如轮如辐如轼如轴如辕逐而名之则车之名灭矣

其意以车爲道数车爲德爲仁爲义爲礼爲智爲信逐而名

之昭昭於心目之间德成而道隐矣殊不知道者德之体德

者道之用也是以至人恐人贵道而贱德故曰不欲其琭琭

然如玉之贵不欲其硌硌然如石之贱则一定之名不可易

也一定不易则不化是以圣人不欲之

反者道之动章第四十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天地万物无有不先反其无而复有也譬如复卦一阳之动

必先反纯静之坤静极而变出静而动静爲动之基故曰反

者道之动也学者若知反虚复静爲动之基则弱志虚心而

爲道之用也夫志弱则心虚虚极则静而反其本此复性之

要故曰弱者道之用也有天地然後有万物天下万物皆天

地所生故曰天下万物生於有也然而天地又安从生盖其

自无而有故曰有生於无也反静复动者虚化神神化气气

化形自无而有生人生物道之动也弱志虚心者精化气气

化神神化虚自有之无返本还元道之用也

上士闻道章第四十一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

笑不足以爲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夷道若类进道若退上

德若谷太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直若渝大方无隅

大器晚成大音声希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惟道善贷且成

上士闻道心领神会释然无疑勤而行之也中人之资可上

可下操之则存舍之则亡故若信若疑也惟下愚之人昏敝

偏执其智不足以知道其心不足以明理道听涂说误求盲

师以迷指迷或执旁门小术或落顽空或流房中一言半句

谓之口诀虽圣人以大道晓之其亦不信者下愚钝根遮障

深厚不能明了且以先入之言而爲之蛊是以信不足也非

惟不信而及诋谤大笑之惟其笑方见吾道如虚空而难及

也此辈正如盲人骑瞎马岂知秦越道路之适乎经云夏虫

不可以语冰盖其未见之也井蛙不可以语天其所见者小

也建言有之者言自古立言之士有此数语也明道若昧者

内明外闇默如愚也夷道若类者有教无类不分别也进道

若退者抱朴守柔若退惰也上德若谷者器量寛洪能容纳

也太白若辱者修内忘外隳肢体也广德若不足者有而爲

无实而爲虚也建德若偷者潜修密行恐窃知也质直若渝

者忘世断缘不近人情也大方无隅者理事圆融无棱角也

大器晚成者惟知明道不计其功也大音声希者本不容言

言必该众也大象无形者韬光藏辉莫见乎隐也道隐无名

者被褐怀玉莫显乎微也以上皆上士所行下士所笑也贷

者与也舍已从人之意言上士器识不凡善假方便能与人

而不自与也故知能成人者未有不能自成也故云善贷且

道生一章第四十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爲

和人之所恶惟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爲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

益之而损人之所教亦我义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爲

教父

虚无自然而生一气道生一也一气之中而分阴阳轻淸者

运而爲天重浊者凝而爲地一生二也轻淸气也重浊形也

淸浊混形气合者爲人二生三也天主施化地主长成人主

蓄养万物赖此三者以成三生万物也物之生也负阴而抱

阳气者爲阳得之於天也形者爲阴得之於地也然物之生

皆背阴面阳阴阳相含冲气和也万物得此冲和之气以遂

其生道之常也然人之情喜荣而恶辱尊贵而鄙贱孤寡不

谷者乃不美之名人之所恶而王公自称之者损爲益之基

也是以至人教人损於外以益其内故曰损而益之也若恃

贵高务益於外者其必损乎内故曰益而损之也人之教人

无非欲其爲善去恶与我尙柔弱去刚强之义同故曰亦我

义教之也观彼强梁之人任权势尙诈力适以招祸必不得

其善终故圣人恻之发以教人故曰吾将以爲教父也

天下之至柔章第四十三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於无间吾以是知无爲

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爲之益天下希及之

水至柔也而能摧山陵之至强气至柔也而能入金石之至

坚无有者无形之有谓之妙有也无间者如无隙之谓也物

之至微莫若微尘尙不能入无隙之间惟无有之妙虽天地

之大包之而有余秋毫之末贯之有余地金石之坚入之而

无碍也不言者非无言也迫而後应不得已而後言又何言

之有也无爲者无心於爲而无不爲之义虽若有爲犹无爲

也吾由是知无爲之道诚有补於心矣然而不言之教无爲

之益本无可説顺理自然其道如是之简而人鲜及之者滞

於言而妄爲之也若以必言而後明必爲而始就其所爲亦

甚劳所及亦甚寡盖其不知无言无爲之妙所以学者众而

成者寡也

名与身章第四十四

名与身孰亲货与身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

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名货外物也得之何忻失之何戚逹斯理者得失在物不在

已也溺於名利者不得则大费心力以求之是所求者轻而

所失者重爱小丧大求於末弃其本也利者祸之媒多藏者

祸必大亡必厚也惟知足者识名利如幻惑不贪不恋以听

其自然知足常足何辱之有也知止者止其所当止不僭不

忒而安於其分知止则止何殆之有也如是则不被外物所

诱得失所病此身可长久也窃尝论之曰名者坑人之?穽

利者丧人之斧斤名利有分非能强求而人苦不知以功名

忧苦其身心以货财焦劳其形体何其愚也不知名利爲何

物身爲何物也名利外物至小也身者天之与我至大也以

至大徇至小是不重其所重而惑其所轻弃其本逐其末也

呜呼名之与身孰亲货之与身孰多得之与亡孰病一息不

来名兮利兮於我何有且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则甚爱

者有时而尽其多藏者亦有时而亡其名利者亦不能常於

我有故知名不必恋利不必贪从可知矣惟知足者识功名

爲傥来货财爲外物而不贪不恋知足常足而无所不足知

止则止而安其所止则无辱无危以全天之与我者安乎自

然颐养天眞保合太和则性可以尽命可以至身可以长久

以尽天之与我者而无愧矣

大成若缺章第四十五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淸静爲天下正

成若缺然爲未成则进修之业未可量而其所造就者必成

大常若不足其用日新何敝之有也虽盈若虚之未满则谦

光之德不可限如无若虚其用不竭何穷之有也屈已以从

人而人信之不求直而自直直莫大矣巧人而拙已则天下

之巧者皆我之用巧莫大矣讷於言而敏於行则天下口辩

者莫能与我争辩莫大矣躁极胜寒静极胜热理必然也故

有道之士心无邪妄动静一如超然出於静躁寒热之外故

云淸静爲天下正也

天下有道章第四十六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罪莫大於可欲

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天下有道以战马粪地息兵业农也天下无道兴戎於郊外

征伐扰民也盖由贪欲而动起衅生端以致残害民命罪莫

大也不知止足黩武穷兵以致身危国削祸莫大也必於欲

得暴兵逞强杀人不顾咎莫大也惟知足者常足保境安民

以安其分罪灭祸消而无咎矣以修链言之天下有道反情

复性无欲无爲却走马以粪意马安闲灵根发秀天下无道

纵情昧性念虑不休戎马生於郊意马驰骋性地荒芜欲妄

不止罪莫大也贪着不了祸莫大也有而不忘咎莫大也惟

知止足则志有定向而心自静心静念止念止意安意安气

聚气聚神凝二物均平丹道成矣

不出戸章第四十七

不出戸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

不行而至不见而名不爲而成

天下虽大人情物理一而已矣虽不出戸以理推之从可知

矣天道虽隐阴阳变化今古常然虽不窥牖以理测之亦可

见矣若以必至而後知必见而後明足迹所至其知几何目

力所及其见几何用力愈劳而心愈昏愈求而愈不得故曰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也由是知之圣人知不在见名不在色

爲不在事得之於心见之於理一切顺乎自然则无不明无

不知故不行而自至不见而自名无爲而自成也众人务求

於知见足迹所至而不多目力所及而不广故知见者少也

爲学日益章第四十八

爲学日益爲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爲无爲而无不爲取

天下常以无事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爲学者常恐学业之不精孜孜求益故曰爲学日益也爲道

者常恐情妄之不去汲汲遣欲故曰爲道日损也学者诚能

去识去知则宿习渐消业火渐灭妄心渐断幻缘渐空以至

於内外两忘动静恒定修无所修损无所损万缘顿息人欲

尽消故曰损之又损以致於无爲也窃尝思之人岂无爲哉

但无妄爲耳是故圣人所谓无爲者无心於爲而爲之谓也

故知圣人之爲时行则行时止则止以补万物之自然来干

我者顺以应之卽到解脱之场入无爲之域也取天下常以

无事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者然天下之情好安静而恶烦乱

归仁义而叛残暴无事则民安天下归之多事则民烦天下

叛之此人君南面之术无爲之道也

天下无常心章第四十九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爲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得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矣圣人之在天下

惵惵爲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圣人无常心者随俗而治不〓民情以百姓之心爲心惟不

失其正也善者吾善之同其善也不善者吾亦以善而接之

使之反善则善常不失故曰得善也信者吾信之同其信也

不信者吾亦以信而待之使人反信则信常不失故曰得信

也窃知圣人之在天下惵惵然亦甚切矣视天下之人爲一

人以天下之心爲一心而无所分别故曰浑其心也而天下

之人服圣人之化皆注其耳目而观圣人威仪可范言语可

法仰之如天地信之如神明亲之如父母也而圣人视其民

也诚恐伤之故保之如赤子爱之如婴孩也

出生入死章第五十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民之生动之死地亦

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

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心淸意静生之门也心荒意乱死之戸也出入於生死之中

者元神也心本无心感物而有元神化爲识神矣然人有此

识神生出那许多七情六欲而烦恼忧苦所以流浪生死也

由是知之人之所以有生有死者皆七情六欲十有三也生

之徒十有三者窒情絶欲情欲冺则金来归性魂魄抱一水

火相济生之徒也死之徒十有三者纵情生欲情欲炽则性

随情转魂魄相离水火相违死之徒也故知人之生动之死

地皆情欲致然也夫何故而其然乎爲其贪生太厚情欲不

止故也然人之情欲莫大於贪生不有其生者则死乎无有

矣故贪生爲人之大妄盖闻善摄生者无思无虑不识不知

神不离根抱元入妙全其眞也由是知之元妙神眞天之与

我本无思本无虑本无知本无识本无生本无死也学者一

朝顿悟我本不生又焉有死能弘无生之心又何死之有也

吁人能叅透这个生死门头自然现出本来妙相圆陀陀赤

洒洒无障无碍无忧无惧则陆行不遇虎兕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也夫何故而

其然乎盖其知得幻形虚假生死本无故无忧无惧以其无

死地虽有兕虎兵刃亦不能伤害於我

道生之章第五十一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

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蓄之长之育之成

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爲而不恃长而不宰是爲玄德

天地万物自无而生道本无故曰道生之生而爲有道气流

行着见於外而爲德故曰德蓄之成而爲物物有形故曰物

形之物之生刚柔相摩积势而成故曰势成之观夫物之生

成皆道生德蓄是以天下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

莫之爲而爲莫之致而致者自然而然理之常也故物生之

蓄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者斯皆道之妙用周流

於天地万物之中而相爲终始也故知此道能生万物不自

以爲有能成万物不恃以爲功能爲万物主不自以爲大造

化生物之德自然之妙於兹见矣

天下有始章第五十二

天下有始以爲天下母旣知其母以知其子旣知其子复归其

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

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天下有始始初无物道本无也故知物乃道之子道乃物之

母也旣知得物乃道之所生而人亦物物卽道也人旣与道

爲一应当灭情还空复归其始而还於道虽终身应世理事

圆融何往而非道哉又何危殆之有也塞其兑闭其门者天

君内定精气自还绵绵密密以行之优游安闲以养之闲时

得收便收急处要用便用则终身用之而不劳也开其兑济

其事者随境散乱逐物不反孜孜汲汲而求之纷纷纭纭以

扰之静则念虑千般动则贪求百种终身役役而不返矣小

者微也言此理至微人所难知察其精微则物不能爲我蔽

故明也退怯守柔则物不能爲我敌故强也光者明之发物

至则照用其光也过则舍之光复归其明矣知放知求又何

殃咎之有也光明相续子母互用谓之袭常也

使我介然章第五十三

使我介然有所知行於大道惟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

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

夸非道也哉

使我得位行志则介然自守躬行大道南面无爲以治其国

也然治国教民必自我始我无爲无事而民自正自化也施

行之际常存戒愼惕励之心而谨畏之窃恐万民之失业百

司之不职赏罚之不明黜陟之不公也政甚平易岂是难行

但人溺欲自私以台榭是务声色是好口体是重好从邪径

而弃大道也营宫室而高台榭则百姓服役田地荒芜仓廪

所以虚矣华其衣佩其宝嗜美味蓄货财厚敛於民民财是

以罄矣此皆盗贼所爲而强夺其力敛其财是贾民之怨也

民力困而国不治谓之非道也哉老子当周室将衰之季嫉

时王之不道不得位以行志故发此伤之孔子曰如有用我

者吾其爲东周乎圣人救世之心一也

善建章第五十四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修之於身其德乃眞

修之於家其德有余修之於鄕其德乃长修之於国其德乃丰

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鄕观鄕以国

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建立事功者其业不抜如舜禹是也怀道德者其泽长存如

周孔是也而其功足以成天下之大事而其德足以爲天下

之大经则国有常典报德报功爵禄其子孙而奉祀之示不

忘也修身齐家和鄕治国平天下之法有道存焉或问此道

曰道一而已矣一者至当也以此道修身而身修其德眞实

以此道而齐家家有余庆以此道而和鄕其德长久以此道

而治国其德丰厚以此道而平天下其德普徧是故以我修

身之术观人之身修不修也以我齐家之法观人之家齐不

齐也以我和鄕之志观人之鄕和不和也以我治国之道观

人之国治不治也以我平天下之心观天下人之心同不同

也吾何足以知天下事理之当然者但以此道一以贯之故

吾不中也

含德之厚章第五十五

含德之厚比如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骨弱筋柔

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嗌不嗄和

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不祥使气曰强物壮则老

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有道之士其德浑厚其心纯一故比之如赤子也赤子未有

知识爲其无害物之心虽有虿尾之毒虫不能螫也虽有爪

拏之猛兽不能据也虽有距击之攫鸟不能抟也是故不害

物者物亦不能害之矣观夫赤子之骨尙弱筋尙柔无执而

握固无欲而?作者精至盛也虽作无欲故能全其精号之

终日而嗌不嗄者气至和也虽号无妄故能全其气和者神

集气凝生理之常也知其常而理自明其若贪欲以益其生

者妄心也妄必生殃故曰不祥意住神住神住气凝自然而

然不关做作其若用心搬运妄动以暴其气谓之强也是故

无生无强赤子之心也益生使气则失赤子之纯一强作伤

和殃必及之也血气旣盛但无思无虑无作无爲以养其和

者安其常也如若纵心妄作以助其长如物盛必衰壮必老

也若此谓之非道也哉学者若知其非则速已之安其常以

养其和则无殃暴之咎矣

知者不言章第五十六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

其尘是谓玄同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疎不可得而利不可得

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爲天下贵

知者非不言盖道不能以言尽也若太上之守中南郭子綦

之隐几顔子之愚是知者不言也若王衍之淸谈公孙龙之

辩仪秦之佞是言者不知也塞其兑不容言也闭其门不容

思也见其锐便挫之也见其纷便解之也与众光相和兼人

之善也与众尘相同同人之德也自然与道玄同安事乎浩

浩重楼而出以泄其和以丧其眞哉观夫日用之间动静语

默周知百爲自然之机莫不与道玄同同者不期同而同无

所同而无所不同谓之玄同也玄同无所不同故无亲无疎

无利无害无贵无贱虽欲亲之不可得也虽欲疎之不可得

也虽欲利之不可得也虽欲害之不可得也虽欲贵之不可

得也虽欲贱之不可得也惟不可得而亲疎不可得而利害

不可得而贵贱者则得玄同之妙故爲天下贵借使得而得

之则不得谓之妙其亦不足贵也

以正治国章第五十七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

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

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爲而民自化我好静

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以正治国顺理而已以奇用兵从权变也以无事取天下无

事无爲则民安故得天下之心也政烦多事则民乱故失天

下之心也吾何足以知其治国用兵取天下之道哉但无私

无欲以顺其自然而已若以多事避讳而禁忌则民心不甯

荒其治生而民愈贫也利器者用以胜人之技耳怀胜人之

心者人亦怀胜心以应之祸乱故滋生也好伎巧而尙机事

则人挟智术而竞进奇物故滋多也严法令以御盗贼则贼

盗逞其忿以扰民故贼盗愈多也数者有心求治而国愈乱

有意安民而民弥贫盖其不知政繁召乱之由故也是以圣

人守正以治其国无事以治其民则民安其常乐其业故无

禁忌无异心无机事无窃谋天下乌得不平哉是以圣人云

我无爲而民自化也我好静而民自正也我无事而民自富

也我无欲而民自朴也此引古语以释上文无事取天下之

其政闷闷章第五十八

其政闷闷其民醕醕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

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政耶正复爲奇善复爲妖人之所迷其日

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其政寛裕无事无爲则民湻而易治其政烦琐任智尽法则

民缺缺然无措矣祸福互相倚伏莫知其极而人可不谨欤

凡在患难之中若能悔过省躬戒愼恐惧邪自化爲正妖必

化爲祥转祸爲福所谓祸兮福所倚也凡在得意之中其若

骄泰奢侈纵欲不反正必化爲邪善自化爲恶祸患随至所

谓福兮祸所伏也吁正则致祥不正则招殃故知治国治心

者不可以不正也可不戒哉然人之迷惑失正固非一日其

所由来者渐而人苦不知是以圣人防微虑渐畏民之溺也

故方正其身邪者不伤之而自正淸廉其德贪者不惩之而

自廉公直其心佞者不肆之而自直韬光抱朴使人莫能见

其美

治人事天章第五十九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惟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

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

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

治家不轻费财物以节其用治人之道得矣治身不轻耗神

气以养其性事天之道得矣啬者俭悋之意善治身者无所

不啬目不妄视以啬其神耳不妄听以啬其精口不妄言以

啬其气心不妄思以啬其眞身不妄动以啬其形而无所不

啬夫惟啬则能内安其心外闭其邪故神得返心心合於空

空无所空以复其元初皆啬之力也服卽复也早服者言其

及时而复若待神气亏损则不得谓之早复矣重积德者言

人之身未有所损而又啬养之岂非重积德乎及其用力之

久积之自厚故足胜私欲而无所不克也私欲克尽性天湛

澄可以治人可以事天自然与道玄合莫之爲而常自然则

终身用之有无极之乐也知其极乐则造化在我道妙由心

故足以爲安身立命之所矣这个安身立命之所若人得之

超凡入圣爲不难矣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

治大国章第六十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

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小鲜小鱼也治大国者若烹小鱼愼之不敢轻挠挠则糜烂

随之此言政烦召乱之喻昔者圣人之治大国虚明以养其

心俭约以奉其身淸愼以坚其志安静以治其国以道莅天

下其鬼不神盖以圣人在位鬼神不敢见精神以犯人者非

其鬼不神邪不能胜正耳故知鬼神不敢干犯於人者盖其

畏正人君子之道德也圣人不忍伤其民者视民犹子也间

有愚民蹈之不善圣人不因其恶而遽刑之仍以善而救之

以恩而抚之使之反善也噫圣人不伤民而鬼神化其德盛

矣鬼神之不伤人其德亦盛矣夫两不相伤皆赖圣人振好

生之德恻隐之仁故天下以其功归於圣人圣人不自以爲

功质之於鬼神故曰其德交归焉

大国下流章第六十一

大国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爲下故大

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或下以取或

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

其所欲故大宜居下

治大国者如江海之处下流容纳百川之水也大国之君谦

虚善下则近悦远来天下归之如水赴海而交会也牝之能

胜牡者静能制动之意也以静爲下者言治国尙安静之意

也大国之君能谦能下安静仁慈以抚小国小国怀德而归

之此大国以取小国之术也小国之君能谦能下安静承顺

以事大国大国慈仁以抚之此小国而取大国之术也或下

以取者大国以取小国之贡也或下而取者小国而取大国

之心也大国之欲不过兼并小国以助其强大小国之欲不

过承奉大国以求其自安故知大国小国皆以谦虚安静之

术以遂其所欲也治大国者不自高自大而骄盈惟以谦虚

安静而爲策则得天下之心国自治民自安故曰大宜居下

道者万物之奥章第六十二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

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

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不曰求自得有罪以

免耶故爲天下贵

道者本然之妙名状难形竪贯无际横亘无边其能包囊天

地故曰万物奥也善者得之而爲修身之至宝不善者虽被

物欲所贼其亦赖之以保其生也善人之言众所知也善人

之行众所尊也人之不善物欲惑之也迷惑之者必以圣人

之嘉言善行而开导之使之反善何可弃也故立天子置三

公者将以教化其民使不善者明其心复其性反其善也天

子三公虽有拱璧之宝驷马之乘圣人犹不足贵惟进修此

道爲至贵也古之人所以贵此道者不日孜孜而爲已惟以

汲汲而教民从其善进乎道也间有愚民蹈之不善则一人

有罪我?之也不遽刑之哀而免之以俟其改过迁善而至

於道故爲天下贵也

爲无爲章第六十三

爲无爲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於其易爲大

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

不爲大故能成其大轻诺者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

难之故终无难

圣人以无爲爲爲爲自然之当爲以无事爲事爲天下之正

事以无味爲味味恬澹之道味大小多少圣人一而视之无

分别也无恩无怨何报何施惟德而已矣图难於其易爲大

於其细者言天下之事从微至着积小成大必谨其始而虑

其终若待滋蔓则难图也然而天下之难必起於易天下之

大必作於小是以圣人小心翼翼以俟终日终不爲大故能

成其大也然天下之事岂能豫必之哉故君子愼其言而不

敢轻发者惟恐不能践其言若轻诺者必寡信也夫奕小技

也不专心致志而犹不得其精况天下难事大事乎若易爲

者必多难也语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是也言不妄

发惧失信也易若爲难恐无成也惟其难之故终无难也

其安易持章第六十四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爲之於未有治之

於未乱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

於足下爲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爲故无败无执故无

失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愼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

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

然而不敢爲

安而持之则易危而持之则难事未萌而谋之则易旣成而

谋之则难脆薄而攻之则易坚实而攻之则难微细而散之

则易盛大而散之则难善治事者防之於未然之先善治乱

者治之於未乱之始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渐也旣知得履

霜爲坚冰之始有事者甯不谨其始乎然而合抱之木必自

萌櫱而生九层之台必自勺土而起千里之行必自一步而

始此言天下之事自近而至远由粗而达精之意也夫有成

必有败有得必有失是以圣人无心於爲故无败事无心於

执故无失也而人常昧於几妄爲执着或成而败之或得而

失之盖其不能谨其始是以不能善其终也若能愼终如始

无执无爲则无败无失也是以圣人不欲人之所欲难得之

货人之所大欲也圣人不欲之者盖以外物有执则有失不

欲之则不被外物所诱也不学人之所学众人务学其事益

其见闻求於外以丧其内众人之过也圣人以无学爲学而

无所不知以复众之过也愼终如始无执无爲佐理万物以

任其自然不敢强爲之也

古之善爲士章第六十五

古之善爲士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以智

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此两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

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顺

古之善治国者不以昭昭之明察察之智以示其民但敦朴

其风湻厚其俗而教养之则民亦怡怡其心熙熙其志无愿

无慕以安其分则上下同德以洽雍熙之化也民之难治者

良由在上之人任智术尙权力民心怀疑是以难治也孟子

曰所恶於智者爲其凿也治国者若以私智治民则民亦以

私智奉上上下相窥各求其利国之贼也不任智术惟以道

德抚民则民亦感化而怀其德上下攸安国之福也夫用智

则民乱不用智则民安此两者大中至正之法式也常守其

法而不失其德玄矣而播於遐方自然近悦远来而归化也

噫众人以私智自利圣人以大智利人与人相反然後始知

圣人爲无我故可以造乎正大和顺之域而爲民之司牧古

善士之风也

江海所以爲章第六十六

江海所以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爲百谷王是以圣人

欲上民以言下之欲先民以言後之是以处上而民不重处前

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

江海处低安下寛大能容是以百川之水皆归之故云百谷

王也圣人治大国处民上而言下者盖以圣人谦虚恬淡寛

大能容故天下推尊也居民先而言後者言圣人退逊不争

先人後已故天下乐让也虽然处於万民之上虚心顺理无

作无爲虽有赋役亦不重也坐於万民之前省刑息事视民

如伤虽有讼狱无大害也是以天下之民怀圣人寛大之量

慈祥之仁莫不鼓舞踊跃乐而推戴之愿其爲主事之而不

厌者盖以圣人退怯无欲外顺中虚是以天下莫能与之争

也如舜居陶滨三年成邑五年成都行者让路耕者让畔汤

居亳文王之在岐山是也

天下皆谓章第六十七

天下皆谓我大似不肖夫惟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宝而持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爲天下先夫慈

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爲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

俭且广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

慈卫之

圣人心专志一不识不知沌沌兮如愚似讷朴朴兮若鄙若

顽藏光去智守弊无爲诚哉似一大不肖之人也不肖者言

其与世不相似也以世俗观之似不肖以道观之大肖也若

世之所谓克肖者肖之小者也故曰我有三宝持之於心而

爲修身治国之具能通万物之情能济天下之溺一曰慈二

曰俭三曰不敢爲天下先慈柔退怯不与物争故天下莫能

与之敌故勇也俭啬知足裕然有余故广也谦虚卑下众所

推尊故能成其长也如若舍慈以任勇则强梁舍俭以事广

则骄奢舍後以取先则自大天下怒之其祸随至死之道也

若以慈俭不忍人之心而征伐不战而自胜天下莫能敌之

也若以慈俭不忍人之心而自卫不守而自固天下莫能攻

之也此天以斯术假手於我我以此术而衞斯民故曰天将

救之以慈卫之也孟子曰仁者无敌卽此意也此经虽不主

於仁义礼智而仁义礼智潜於其中如此章言一曰慈二曰

俭三曰不敢爲天下先者盖慈者仁之目也俭者义之目也

不敢爲天下先礼之目也不敢爲主而爲客智之目也老子

曷尝弃絶仁义礼智哉盖其善藏诸用耳

善爲士者章第六十八

善爲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争善用人者爲下是谓

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善爲士者文修武备息兵业农保境安民而已不尙征伐不

任势力故曰不武也善战者削平定乱诛暴御寇而已战固

因怒而起以事之当怒不得已而後应然非出於情意之私

怒而杀人故曰善战者不怒也善胜人者安静无事常怀不

战之心固守封疆虽有强暴莫能与我敌故曰善胜人者不

争也善用人者忘其自大之心振谦光之德而人悦从其必

乐爲我用故曰善用人者爲下也善於不争故人感其德善

於谦下故人效其力斯圣人以德服人而人亦诚服之如是

则可以配天古以道化民之意然非天下後世之所能及也

用兵有言章第六十九

用兵有言吾不敢爲主而爲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

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於轻敌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

加哀者众矣

用兵有言言兵家有此言也啓衅起兵谓之主以兵应敌谓

之客不敢爲主者言其不敢妄动干戈残害生民也而爲客

者迫而後起不得已以兵应敌也不敢寸进者恐其轻敌而

杀伤也而退尺者速退不战以保全也二者皆仁慈不忍之

心不乐用兵之意吁有国者若无轻敌妄动之心常存不战

保全之念虽在军旅之中如无行阵之可行无臂之可攘无

敌之可迎无兵之可执以其无战之谓也若轻敌者必致於

杀人则仁慈不忍人之心又安在哉是丧吾家之宝而祸莫

大也噫抗兵相加未有不杀人之多哀哉伤其死之众也

吾言甚易知章第七十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惟

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圣人之道至简至易尽性则明非智力所能知也逍遥坦平

岂是难行非捷足所能到也人之所以莫能知者物欲惑之

也人之所以莫能行者思虑隔之也百家之言不可胜穷也

芟繁削冗以求其要得理斯言可忘知其无言乃爲至简得

其宗也天下之事不可胜数也解纷去烦以求其当至当理

自归一知其理一乃爲至易得其君也宗也君也吾心之主

宰本然之妙所谓性也性本寂然本无知也而无所不知本

无爲也而无所不爲性心之妙有如此者是以圣人知本无

知故终日如愚故曰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也其未发也寂

然中主无识无知此圣人之本而人鲜知之故曰知我者希

也及其感物而动应变无方发必中节虑必中理无所往而

不利圣人之用也人能体而行之超凡入圣故曰则我者贵

也圣人内怀至美容貌若愚全诸内而忘诸外如蚌内藏珠

石中隐玉而人莫能见其美故云披褐怀玉也

知不知上章第七十一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

是以不病

圣人生知常若无知谓之上知故曰知不知上也以不知爲

知乃是妄知此学者之病故曰不知知病也若以知爲知不

知爲不知则无妄而眞知矣何病之有故曰夫惟病病是以

不病也圣人知本无知故曰圣人不病也学者若知此知之

妄而忘其所知则妄知之病去矣故曰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民不畏威章第七十二

民不畏威大威至矣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惟不厌是以

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小民不知天威国法可畏窃以小恶爲无伤而弗去积小以

成大必致於倾産丧身莫之能逃故曰民不畏威大威至矣

此之谓也无狭其所居居喻心神之宅也不狭谓心虚而神

自住狭其所居则爲情欲所障而神驰也无厌其所生生者

喻身道之寄也不厌谓性不昧而身自安也厌其所生是蔽

於断灭而着空也夫道不远人人自远之人不厌道道自归

之故曰夫惟不厌是以不厌也是以圣人自知其心而不见

其妄自爱其眞而不贵其生去彼情障着空之幻取此无心

无生之眞

勇於敢章第七十三

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

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

而自来坦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疎而不漏

以刚强之气果敢争先克敌胜人者血气之勇死之道也以

刚决之心驱除妄念反情复性者理气之勇生之道也二者

均谓之勇勇於果敢则杀勇於自修则活孰利而孰害哉殊

不知天道好生恶杀害人者天必殃之也自修者天将佑之

也窃知天道至深至奥莫知其故亦不易语是以圣人犹难

言之盖以天道非言语所能及也契天之机者故不争之而

自胜不祷之而自应不召之而自来坦坦然善与人谋之恢

恢然虽若寛广疎濶而其感应迟速大小不同则祸福之报

人所不能逃也

民不畏死章第七十四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爲奇者吾得执而

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斵夫代大

匠斵希有不伤其手者

爲奇不道之民不畏死而爲悖逆乱常之事虽以殛刑示之

其亦不惧者纵情贪欲昧了本心所以不畏死耳惟良民则

安其分乐其业惧国法常畏死矣吁爲奇不畏死之民而爲

悖逆乱常之事执而杀之可也孰敢常有司杀者盖以司杀

人命所系实非细故胡得轻司杀哉盖亦不得已也或曰悖

逆乱常不道之民天之所厌司杀者代天讨之乃天理之至

公而非私意而言孰敢常有司杀者何也盖代天之司杀则

所杀尙在我甯无歉於心乎譬如代大匠斵希有不伤其手

者代天之司杀殄人之命未必不伤吾之德也可不谨欤咦

爲奇悖逆乱常不道之民天使杀之而犹以代大匠斵必伤

手之戒於此足见圣人恻隐慈祥之心好生之德矣

民之饥章第七十五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爲是

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惟无以生爲者

是贤於贵生

民之饥皆由上好贪赇赋繁役重而民力困是以饥民之难

治盖由政繁法密过用智术而民心诈是以难治民之轻死

盖由有情有欲过於自爱贪生太厚是以轻死是以圣人已

生而杀生未死心先死无心於生而生自全故死不可得而

有矣故云贤於贵生

人之生也章第七十六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

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共故

坚强居下柔弱居上

人之生也血脉周身和气充足故筋柔肉软及其死也血枯

脉散和气离形故肢体坚强草木之生也生气全津液盛故

柔脆及其凋也生气散津液乾故枯槁以人物之生推之於

理则坚强者爲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也譬如用兵恃强必

败木强必折理必然也故知坚强者和气散则死宜其居下

柔弱者和气全则生故爲上也由是知之刚强爲丧身之本

柔弱是养生之要咦人生胡得而刚强也哉

天之道章第七十七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

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

余能以有余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爲而不恃功成而不

处不欲见贤

经云天道减盈满补虚空毁强盛益衰弱损思虑归童?圣

人之中也譬如张弓待物必因其高下而损益之高者抑之

下者举之则无不中其度盖其出之於自然故其用与天道

同也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虚则居之实则去之谦必益

之满必损之缺必圆之盈必亏之善必福之淫必祸之有余

者损之不足补之皆自然而然也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

奉有余损下以奉上损人以利己盖其出之於私意而失天

之道也是以有道之士苦己以利人曲己以全物舍生以取

义博施以济众用天下之利而不私其利安天下之民而不

恃其能成天下之事而不处其功不求人以知其贤德与天

通圣人之道也

天下柔弱章第七十八

天下柔弱莫过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柔胜

刚弱胜强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是以圣人言受国之垢能爲社

稷主受国之不祥能爲天下王正言若反

天下之至柔至弱而能攻天下之至坚至强天下之至坚至

强反不能胜天下之至柔至弱譬水至柔也虽涯石之坚能

滴而川之山陵至强也能荡而摧之故知柔弱胜刚强天下

古今不易之论也由是知之柔能胜刚弱能胜强而人非不

知非不行也但人好自大而不肯谦下好富贵而不安贫贱

好强梁而不能柔弱盖其未能眞知是以莫能行也圣人有

言曰受垢不以辱受屈不求伸则德量寛宏寔能容众故天

下推尊之而爲社稷主也临难不苟免受国之不祥一人之

饥我之过也一人有罪我陷之也引咎归已故爲天下王也

此皆圣人大公中正之道好高自大者挟私而不能行反以

爲难故曰正言若反也

和大怨章第七十九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爲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

故有德司契无德司辙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恩不及则成怨是怨生於恩也积小以成大故曰大怨也和

怨者必以恩而和之以德而释之或可解之岂能尽无怨乎

葢恩之与怨生於妄也然吾性分之中本无恩怨若以恩而

和怨是犹未离其妄宜乎有余怨矣余怨尙有安可以爲善

契者镌玉剖木皆可爲以爲信也名曰信符用兵出使皆用

之君执其左臣执其右执左契右契来则合之信之而不疑

惟知有契而不择人故曰而不责於人也窃尝思之圣人之

待天下何恩何怨惟德是施以信待人而人自然感化故恩

不结而自有怨不和而自消亦犹执左契以合右契恩乎怨

乎於我何有故有德者如契之无私无德者服圣人之化亦

能循途守辙而不失道路之正故圣人亦与之故曰天道无

亲常与善人也

小国寡民章第八十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也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

车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

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隣里之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

死不相往来

五人爲伍二伍爲什五伍二十五人爲队四队爲伯器谓兵

器也百里之地小国也人民尙少先君创之於前子孙继之

於後无有制作之志惟安其禄位而已虽有什伯之器亦不

用也而民亦安其分乐其业守其常重其死不忍背我而远

徙於他国虽有车舆无所乘之以其无远徙故也虽有甲兵

无所阵之以其无攻战故也惟使其民返朴还湻以复上古

结绳之治力田以甘其食蚕桑以美其衣守分以安其居敦

实以乐其俗邻里之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无欲无求各安其

业自幼至老不相往来麋鹿其心驹犊其志若此谓之至德

之世熙熙然皥皥然太古之民也

信言不美章第八十一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旣以爲人已愈有旣以与人已愈多天之道利而无

害圣人之道爲而不争

眞实之言简淡似不美便佞之言文饰似美也善者无人我

无分别与物无争故不辩辩者好是非多分别致争之由故

不善知者言简当事直述似不博博者溺文辞尙名数故知

少圣人与世同贪而不同积故曰圣人不积以教养万民爲

心以化成天下爲念枉己以从人曲己以全物故天下愈尊

之旣以爲人巳愈有推己以及人博施以济众故天下愈大

之旣以与人己愈多天道大生之仁善利万物而不违物之

时故曰利而无害圣人大化之仁善养万民而不逆民之情

故曰爲而不争此言圣人德与天同故於终篇发之以证天

人一贯之意以晓天下後世之民明其心以尽其性而知其

天则天人之理昭然於心目之间无余藴矣复何言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别笑!本尊的灵宠是吃货

逆道诛天

出马秘录,抬手镇压山狐野鬼!

木子也是我

天刀耀世,侠义长存

风在吹的地

天榜

乘风御剑

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

陈喵呜

末世降临我分手了小仙女

喜欢蜜袋鼹的周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