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眞经注卷之一
用户68674337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道德眞经注卷之一,道藏辑要,用户68674337,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埏和土也埴土之粘腻者爲器谓以水和
粘腻之土爲陶器也凡室之前东户西牖
户以出入牖以通明车载重行远器物所
贮藏室人所寝处故有此车有此器有此
室皆所以爲天下利也故曰有之以爲利
然车非毂馆空虚之处可以转轴则不可
以行地器非中间空虚之处可以容物则
不可以贮藏室非户牖空虚之处可以出
入通明则不可以寝处车以转轴者爲用
器以容物者爲用室以出入通明者爲用
皆在空虚之处故曰无之以爲用人之实
腹有气所以存身所谓爲利也虚心无物
所以生气所谓爲用也故取三物爲喻○
和胡卧切
右第十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
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
妨
凡所欲之外物皆害身者也○行下孟\/切
是以圣人爲腹不爲目故去彼取此
圣人但爲实腹而养气不爲悦目而徇物
也故悉去彼在外之诸妄而独取此在内
之一眞上言目盲耳聋口爽心狂行妨五
者下但言不爲目盖举一以包其四董思
靖曰前章言虚中之用此则戒其爲外邪
所实然目必视耳必听口必味形必役心
必感是不可必静惟动而未尝离静则虽
动而不着於物乃湛然无欲矣染尘逐境
皆失其正而要在於目是以始终言之夫
子四勿必先曰视六根六尘眼色亦居其
首也
右第十一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宠犹爱也名位之尊人以爲荣反观之则
辱也故知道者不爱而爱之者於此而惊
焉谓不能忘之而以之动心也贵犹重也
货财之富人以爲大利反观之则大患也
故知道者不贵而贵之者於此而身焉身
谓不能外之而以之自累也
何谓宠辱辱爲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谓之辱者以其爲卑下而不足爲尊高也
或者贪慕於未得之先一旦得之而惊焉
迷恋於既得之後一旦失之而惊焉是宠
此辱而惊之者也故曰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爲吾有
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人有此生忧虑百端战兢保持死而後免
身爲大患无可奈何货财之爲大患则身
外物也弃而不有何能爲累或者不知外
物之轻视之一如吾身之重惟恐丧亡其
所有是贵此大患而身之者也故曰贵大
患若身○丧息浪\/切
故贵以身爲天下则可以寄天下爱以身爲
天下则可以托天下
天子之尊四海之富皆以其身爲天下者
也知道之人爱惜贵重此身不肯以之爲
天下宁不有天下而不轻用其身夫惟如
此乃可以寄托以天下也寄犹寄百里之
命之寄托犹托六尺之孤之托舜禹有天
下而不与焉所以可受唐虞之襌彼宠其
辱以爲荣贵其大患以爲大利者鄙夫尔
何可付之以天下哉贵以身爲天下富以
身爲天下老子之意善矣而杨朱爲我之
学原於此○爲云僞\/切夫音\/扶与音\/豫
右第十二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
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爲一
此章专言德迹之呈露者目视之而易见
夷谓平夷夷则泯没无迹故视之不见声
之繁密者耳听之而易闻希谓希疏希则
间阔无声故听之不闻形之章大者手搏
之而易得微谓微茫微则杳漠无形故搏
之不得夷希微三者虽欲究极言之而不
可故混同无所分别而名之爲一曰夷曰
希曰微曰一皆指常德而言也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於
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
其亦谓德也其上其下犹易言形而上形
而下也绳绳往过来续而不絶也复反还
也无物指道而言德之上道也道无名故
不皦德之下物也物有形故不昧德在有
无之间虽若有名而不可名反还其初则
归於无物之道庄子所谓德至同於初是
也道无物也故无状无象德有名也故可
状可象然其状其象亦非如物之有状有
象也故曰无状无象之象似有似无故曰
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後执古之道以
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惟其惚恍不可名故迎之於前随之於後
而皆不可见古谓在先今谓在後有谓万
物德者其源出於道其流溥於万物故曰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古始者道也谓古
先天地之所始也道纪者德也谓道散爲
德如理丝之缕有条而不紊也能知此道
则知此德爲道之纪也
右第十三章
古之善爲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惟不
可识故强爲之容
士谓有道之士旁达曰通妙万物者无所
不通其妙也微而不显其通也玄而难辨
渊乎如水之深而不可测其中深不可测
故强爲之模拟其外之容以示人也下文
七者是已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
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浑兮其若浊
豫犹皆兽名豫象属犹犬子也象能前知
其行迟疑犬先人行寻又回转故迟回不
进谓之犹豫冬涉川者怯寒畏四邻者惧
敌是以迟回而不进有道者不敢爲天下
先其容如此俨矜庄貌若客随而不迎也
涣解散貌若冰将释融液而不凝滞也敦
笃厚貌朴才未成器也旷空豁貌若谷虚
而善应也浑黄浊貌若浊美恶玄同不自
洁也○浑胡衮\/切解音\/蟹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承上浊之一字而设问曰孰能浊乎浊者
动之时也动继以静则徐徐而清矣又因
静之一字而设问曰孰能安乎安者静之
时也静继以动则徐徐而生矣安谓定静
生谓活动盖惟浊故清惟静故动以是推
之则旷者不盈而盈敦者不器而器涣者
不凝而凝俨者不爲主而主犹豫者不爲
先而先从可知矣老子之意大率如此後
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此意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惟不盈故能敝不新成
成谓完备凡物敝则缺新则成敝而缺者
不盈也新而成者盈也保守此道之人不
欲其盈故能敝缺不爲新成章内七容皆
敝缺而不新成
右第十四章
致虚极守静笃
致至之而至其极处也虚谓无物外物不
入乎内也极穷尽其处也守固内御外如
守城之守静谓不动内心不出乎外也笃
力不倦也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作动也植物之生长动物之知觉皆动也
复反还也物生由静而动故反还其初之
静爲复植物之生气下藏动物之定心内
寂也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芸芸生长而动之貌凡植木春夏则生气
自根而上达于枝叶是曰动秋冬则生气
自上反还而下藏于根是曰静天以此气
生而爲物者曰命复于其初生之处故曰
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
容廼公公廼王王廼天天廼道道廼乆没身
不殆
常者乆而不变之谓能知此者谓之明昧
者不知此则不能守静而妄动以害其生
故曰凶容谓形着而见于外内有养者其
外貌自与人不同也公者一国之主言能
保其一身之所有也王者天下之主言能
兼有天地之所有也天谓与天爲一也与
天爲一则道在我矣道在我则与道同其
乆没犹终也殆谓损寿而危其身也按殆
字从歹训危训将训近凡字从歹者多是
死之义殆者盖危而将近於死也死者气
尽而终盖有穷匮竟尽之意没身不殆终
此身而生长可保也
右第十五章
大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侮
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大上犹言最上最上谓大道之世相忘於
无爲民不知有其上也其次谓仁义之君
民亲之如父母及仁义益着则不但亲之
而又誉之矣又其次谓智慧之主民畏之
如神明及智慧渐穷则不但畏之而又侮
之矣信者大道之实也自大道之实有所
不足不能如上古之时则君之於民有不
以其实者焉而日趋於华於是一降则用
仁义再降则用智慧也○大音\/泰
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此言大上不知有之之事犹兮见前章贵
寳重也然如此也寳重其言不肯轻易出
口如犬行之迟疑退却盖圣人不言无爲
俾民阴受其赐得以各安其生及其功既
成事既遂而百姓皆谓我自如此不知其
爲君上之赐也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僞
上文不知有之者大道也亲誉之者仁义
也畏侮之者智慧也自大道一降再降已
是三等智慧又变爲大僞则共有四等也
然大道废而後有仁义则其变犹稍缓智
慧出而遄有大僞则其变爲甚亟四者之
分与邵子所言皇帝王伯圣贤才术之等
略相似
六亲不和有孝子国家昏乱有忠臣
此言大道废有仁义之事然与上文之意
微不同盖推广言之尔六亲父子兄弟夫
妇也尊卑长幼各由其道而无有不和则
子之孝者廼其常分不知其爲孝也瞽叟
不父嚚傲参会而後知有大舜之孝子国
谓君家谓臣君臣上下各由其道而无有
昏乱则臣之忠者亦其常分不知其爲忠
也商纣不君奸回羣聚而後知有三代之
忠臣
絶仁弃义民复孝慈絶圣弃智民利百倍絶
巧弃利盗贼无有
絶谓絶而不爲弃谓弃而不用圣智智慧
也巧利大僞也导民以巧诱民以利以工
商之术率其民如管仲治齐卫鞅治秦是
也上文言世变之降以见趋末之由此言
治化之复以示反本之渐絶弃帝者仁义
以反于皇之大道则民复其初子孝於父
父慈於子如淳古之时矣絶弃王者圣智
以反于帝之仁义则民利其利比於王之
时相去百倍矣絶弃霸者巧利以反于王
之圣智则虽未及帝之时而思虑深远政
教修明亦无有爲盗贼者矣
此三者以爲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
三者仁义圣智巧利也属与庄子属其性
乎仁义之属同犹云附着也皇之大道实
有余文不足自皇而降渐渐趋文帝者以
皇之治爲文不足於是降大道一等而附
着於仁义王者以帝之治爲文不足於是
降仁义一等而附着於圣智伯者以王之
治爲文不足於是降圣智一等而附着於
巧利三者之治各令有所附着者以文不
足故尔而岂知大道之民外之相示以素
内之自守以朴素者未染色之丝也朴者
未斲器之木也质而已矣奚以文爲惟其
质而不文是以民虽有身而似无身其有
私焉者少矣民虽有心而似无心其有欲
焉者寡矣
右第十六章
絶学无忧
爲学日益必事事而爲之有一不能不知
则以爲忧矣惟絶之而不爲则无忧也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
以下言爲学则有忧之事唯阿皆应声唯
正顺阿邪谄几何言甚不相远也何若言
何如其相远也学应对者唯与阿其初相
去本不速而唯则爲善阿则爲恶其究相
去廼甚远故学唯者惟恐其或流於阿此
举可忧之一事而言也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荒犹广也央犹尽也畏阿之爲恶则不敢
阿矣然此特一事尔凡人之所畏而不敢
爲者皆不可以不畏其事甚多而未易穷
尽此爲学者之所以多忧也
衆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然其
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熙熙和乐貌泊静也兆如龟兆之微拆衆
人之爲学者徇外以爲悦如享太牢而食
可悦口者甚美如登春台而观可悦目者
甚备我则泊然而静情欲未开无端倪可
见如婴儿未能孩笑之时一不知外物之
爲乐也
乘乘兮若无所归
乘乘谓寄寓於物若无所归谓不住着於
物
衆人皆有余我独若遗
遗失也衆人喜其所得之多我则一无所
得而慊然若有失也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沌如浑沌之沌?昧无所分别也作平声
读亦与庄子愚芚之芚同谓无知○也沌
杜本\/切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昭昭已明察察尤明昏昏已不明闷闷尤
不明俗人皆以有知爲智我独无知而愚
也
漂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所止
如漂浮於海中任其所适而不知其所定
向如飂飂之长风随其所起而不知其所
止息
衆人皆有以我独顽似鄙
衆人皆有以者有以知其所定所止也顽
谓面顽如麻痹不知痛痒者鄙谓鄙人我
独顽然无知有似远鄙之愚民也凡民居
於国邑繁庶之地者多知居於远鄙僻陋
之地者无知也
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
此一句总结上文八节自人之所畏至我
独若遗四节言人之爲学者务多能而我
独一无所能自我愚人之心至我独顽似
鄙四节言人之爲学者务多知而我独一
无所知此我之所以独异於人而我之所
贵者则大道之玄德也玄德者万物资之
以养所谓万物之母也故曰食母食母二
字见礼记内则篇即乳母也司马氏曰乳
哺元和○食音\/嗣
右第十七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