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眞经注卷之三短三
用户68674337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道德眞经注卷之三短三,道藏辑要,用户68674337,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十者总计上中下三等之人大率分爲十
类有三者十类之中有三类也凡不以忧
思嗜欲损寿不以风寒暑湿致疾能远刑
诛兵争压溺之祸者生之徒也其反是者
逸贵之人内伤劳贱之人外伤麤悍之人
不终其正命死之徒也各於十类之中有
其三焉
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
生之厚
之适也趋也动作爲也生生求以生其生
也厚谓用心太重或仙术以延生而失宜
医药以卫生而过剂居处奉养谨节太过
而骄脆十类之中亦有三类如此其意正
欲趋生而其作爲反以趋於死地者爲其
求生之心太重而不顺乎自然也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避兕虎入军不避甲
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
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十类之中生之徒有其三死之徒有其三
之生动之死地者亦有其三则共爲九矣
九之外有其一太上眞人也摄犹摄政摄
官之摄谓不认生爲己有若暂焉管摄之
以虚静爲里柔弱爲表块然如木石之无
知侗然如婴儿之无欲虽遇猛兽恶人此
不逃避而彼自驯狎不加害也盖其查滓
消融神气澹漠如风如影莫可执捉无可
死之质纵有伤害之者何从而伤害之哉
右第四十二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
不尊道而贵德
生之者萌动而生之於春万物资始之元
也畜之者止聚而收之於秋保合大和之
利也形之者因春生之物长之於夏以盛
大其形品物流形之亨也成之者乘秋收
之势藏之於冬以成完其实各正性命之
贞也万物生长收藏皆由乎道德故万物
之於道也尊之如父於德也贵之如母道
德二而一者也春生者方自一本而散故
曰道生之然道即德也秋收者将自万殊
而歛故曰德畜之然德即道也
道之尊德之贵莫之命而常自然
人之尊贵必或命之天子之尊以上帝命
之而後尊诸侯之贵天子命之而後贵道
尊德贵则非有命之者而万物常自如此
尊贵之也
故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
之
上章言道生之德畜之此但曰道而不言
德德亦道也长育申言物形之也成熟申
言势成之也养申言长育覆申言成熟覆
谓反本复命也
生而不有爲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生生之而形之也爲畜之而成之也不有
无生之之心不恃无爲之之事如无思无
爲之君长虽长之而非有心有事於宰制
也此兼生长收藏四者皆曰玄德而不言
道道亦德也
右第四十三章
天下有始以爲天下母
始道也母德也有此天地之始以爲此万
物之母也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
身不殆
人之生既得其母而以此知母中之有子
既知中之有子而又能守其母母住而子
不离矣董思靖曰人受气以生气爲母神
寓於气故爲子守母则气专神安
塞其兊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兊济其事终
身不救
此守母之法说文兊从八??声今按??非
声当爲从人从口八象口上气出故易卦
名兊者亦取口象塞其兊谓杜口不言使
气不自口出门者气所出入之门谓鼻也
先塞兊而後可闭门由不言而渐调息减
息以至无息也如此则气专於内终身不
因劳而致耗矣凡人有事必须有言每日
开口而言以成济其应接之事则气耗而
至於匮终身不可救也
见小日明守柔日强
小犹前章微字所知见者微茫而不欲其
明则不过用其神以伤明而日进於明矣
所执守者耎脆而不欲其强则不暴使其
气以害强而日进於强矣见小者育子也
守柔者守母也日或作曰传写之误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此言育子之法水镜能照物谓之光光之
体谓之明用其照外之光回光照内复返
而归藏於其内体之明也夫神太用则竭
照见渊鱼者不祥此用其光於外以遗身
殃者含光以混世则无殃矣是谓能掩藏
常光之用以复归常明之体故曰袭常
右第四十四章上章言道德之在万\/物者此章言道德之
在人一\/身者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我者泛言衆人非老子自谓介然音义与
孟子介然用之成路同倏然之顷也知字
句絶施犹论语无施劳孟子施施从外来
之施矜夸张大也圣门顔子有若无实若
虚无施劳老子之学盖亦若此夸张最其
所忌此章言不知道之人惟务夸张若使
其人倏然之顷有所知而欲行於大道则
必专以施爲畏而不敢爲○介音\/戛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径者小路与大道相反卑卑歛退者大道
也其道甚平夷而易行堂堂夸张者小径
也而人多好行之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
食资财有余是谓盗夸非道哉
此言夸张之事有廷内而弗洒弗扫者唐
风之俭啬朝甚除治则宫室奢靡可知矣
田芜仓虚谓夺民时而不得耕耨竭民力
而无所蓄积华佩服以爲饰丰酒肉以爲
养私府库以爲富是犹爲盗之人得物多
而以夸张於外夏癸商辛是也岂知道者
所肯爲哉
右第四十五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
植一木於平地之上必有拔而偃仆之时
持一物於两手之中必有脱而离去之日
善建者以不建爲建则永不拔善抱者以
不抱爲抱则永不脱善於保国延祚者亦
然无心於留天命而天命自留故子孙世
世祭祀不辍有如善建善抱者也
修之於身其德廼眞
承上文而言能使子孙祭祀不辍者惟修
德於身而已修德於身廼全吾常道之眞
也身外皆长物夫岂有所爲而爲哉德修
於身则报应之效自有不期然而然者而
能保国延祚如此非我欲之也
修之於家其德廼余修之於乡其德廼长修
之於邦其德廼丰修之於天下其德廼普
道之眞以治身其绪余以治人家者一身
之外九族之内乡者一家之外乡遂之内
邦者乡遂之外邦畿之内天下者邦畿之
外四海之内修之於家於乡於邦於天下
者自近及远人人各修其德也然岂人人
而教之我无爲而民自化无欲而民自朴
尔余者身之绪余所及长者视一家又加
长也丰者视一乡又加大也普者视一邦
又周徧也邦诸本作国按诸诗序用之邦
国焉之下孔颖达疏引老子云修之邦德
廼丰盖汉避高祖讳改作国也唐初聚书
最盛犹有未避讳以前旧本也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
以天下观天下
德修於身以及於天下无一不修然亦因
彼之自然吾无与焉物各付物不相系着
随其所在观其所止人人皆自得其分愿
此大道无爲之治心迹两忘超然无累如
善建者无所建善抱者无所抱也邵子曰
以道观道以性观性以心观心以身观身
以物观物虽欲相伤其可得乎邵子所言
盖亦老子之意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上文五者并言独举最後之一以总结于
後此者天下也以天下知天下邦乡家身
亦若是矣岂不至简至易哉
右第四十六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含怀至厚之德於内者有如婴儿也上篇
曰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常德不离复归於
婴儿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苏
氏曰老子言道德以婴儿况之者言其体
未及其用也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毒虫蜂虿之属以尾端肆毒曰螫猛兽虎
豹之属以爪足拏按曰据攫鸟鹰隼之属
以翼距击夺曰搏董思靖曰全天之人物
无害者苏氏曰无心之人物无与敌曷由
伤之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作精
之至也终日号而嗌不嗄和之至也
?赤子阴号啼也嗌咽也嗄声嘶也形未
完而气自专情未感而气自应由其精气
纯一之极也声乆费而气不伤由其和气
调适之甚也○?子虽子\/何二切嗄所讶\/切
知和曰常知常曰眀
人能知赤子冲气之和即常德也知常德
者天眞之明也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祥妖也非天地正气曰妖不能如赤子纯
气之精则恃形而助气是以外养之幻身
益其生非气之正也因情而动气是以外
感之欲心使其气特人僞之强也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恃形而助者形之壮因情而动者情之壮
凡物壮必老是不得常道者也不得道者
早终而不能乆常如赤子则不壮恶乎老
既不老恶乎已
右第四十七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兊闭其门
此爱身存我也以言耗气不知道也知道
者不言必先塞其言所从出之兊而後能
闭其气所从出之门
挫其鋭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此处世应物也先自钝其锐以不鋭解人
之纷结先自暗其光以不光同人之尘昏
在己在人之鋭钝光暗两无分别与世齐
同妙不可测故曰玄同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
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爲天下
贵
我既玄同则人不能亲疏利害贵贱我矣
恩虽如骨肉而人与之相忘不可得而亲
也邈然如涂人而人不忍相远不可得而
疏也外名位货财而人莫能相益不可得
而利也外死生祸福而人莫能相损不可
得而害也势虽如君长而人与之相狎不
可得而贵也眇然如匹夫而人不敢相慢
不可得而贱也凡此六者人所不能己独
能之故爲天下之最可贵
右第四十八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正者法制禁令正其不正管商以正治国
帝王以修身齐家爲本不恃法制禁令以
爲正奇者权谋诡诈谲而不正孙吴以奇
用兵帝王以吊民伐罪爲心不尚权谋诡
诈以爲奇奇者仅可施於用兵不可以治
国正者仅可施於治国不可以取天下无
事者三皇无爲之治如天不言而四时行
百物生不期人之服从而天下无不服从
故唯无事者可以取天下也
吾何以知其然哉
设问辞以起下文之答正可以治国无事
可以取天下者何以知其如此哉而下文
答之也
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
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
答上文言正仅可以治国忌讳谓畏避防
禁严密本欲正民德也然民一举手摇足
辄陷罪戾有所畏避不得安生乐业而趍
於贫矣利器利便於民之器如网罟耒耜
杵臼舟车之属本欲利民用也然利器民
得自爲虽度量权衡之公亦将不出於上
无所统一则国家黯无精采而疑爲昏矣
技巧造作利器之工末业衆多争能竞利
则有售奇僞之物者矣法令者民所畏惮
彰明易犯民不聊生则多爲盗贼之归者
矣八句所言二事法令彰所以多忌讳技
巧多所以多利器盗贼之有由於民贫奇
物之起由国家之昏明庶政使民知畏避
来百工使民足财用所谓正也正以正盖
期其国之治然民贫於下而或爲盗贼政
昏於上而售奇物其效如此是以之治国
而犹不足也
是以圣人云我无爲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
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又答上文无事可以取天下无爲好静无
欲皆无事也既无所事何心致天下之向
附而民自然而化自然而正自然而富自
然而朴其效如此是以之取天下而有余
也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
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
承上两节总言之闷闷不快人意淳淳不
浇漓察察精明缺缺不满足极终之所至
无事者之政若闷闷无可喜然自化自正
自富自朴其民廼淳淳然正者之政若察
察有可观然下贫上昏物僞人乱其民廼
缺缺然故借祸福爲譬人以爲祸者不知
福倚於祸之旁譬闷闷之政而有淳淳之
民也人以爲福者不知祸伏於福之中譬
察察之政而有缺缺之民也祸不终於祸
而终於福福不终於福而终於祸孰能知
其终之所至何如哉
其无正邪正复爲奇善复爲訞民之迷其日
固已久矣
就正之一字设问复反也訞不善也以正
治国可谓善矣而其民缺缺则治国者将
无所用於正邪盖正与不正对正一反则
爲不正之奇正善而奇不善善不善对善
一反则爲不善之訞惟无所谓正无所谓
善而不至反爲奇之訞也能知此者其惟
圣人乎常人迷昧不知此理其日固已乆
矣非自今日然也故但知以正治国之爲
善而不知无所谓正之爲正也以无正爲
正则与无事取天下者何以异哉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
而不耀
又就无事二字设譬方如物之方四隅有
棱廉如堂之廉一面有棱其棱皆如刀刃
之能伤害人故曰割曰刿割之害差重於
刿人之方者无转旋廉者无分辨其遇事
触物必有所伤害直者不能容隠纵肆其
言以讦人之短光者不能韬晦炫耀其行
以暴己之长圣人之无事者以不事爲事
方者必割以不方爲方则不割廉者必刿
以不廉爲廉则不刿直者必肆以不直爲
直则不肆光者必耀以不光爲光则不耀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皆无事之譬也○刿古卫\/切
右第四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如啬
人所成之形天所受之气治事修之养之
也啬所入不轻出所用不多耗也留形惜
气要术也
夫惟啬是以早复早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
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
以有国
复反还其初重多也积畜聚於内也德所
得於天之冲气克胜也极终穷也有保有
之国以喻人之身啬於用气则亏者全衰
者盛而早得以反还其初所得之冲气畜
聚於内者有增无减气充满则能胜外物
无有能耗损伤害之者气之生息不絶莫
知其终穷之时非如凡人之气老则衰耗
竭尽至於终穷也气无终穷则能保有其
身而形长留於世矣
有国之母可以长乆是谓深根固蔕长生乆
视之道
上文言保守身形由於积德德者万物身
形之母保有身形者以能保有身形之母
也故可长乆气爲身形之母气能留形形
亦能留气气之生於下如木有根养形以
培根则根深不拔气之荣於上如果有蔕
养形以滋蔕则蔕固不脱根不拔则木永
不枯瘁蔕不脱则果永不陨落此身所以
长生目所以乆视而能度世不死也深根
固蔕形之留气长生乆视形之留气也
右第五十章
道德眞经注卷之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