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元圣纪卷之七与七
用户68674337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混元圣纪卷之七与七,道藏辑要,用户68674337,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宋观复大师高士谢守灏编
老君悯周衰之末俗益浇讹乃分身住世以
拯救时遯迹陕河之滨不显姓字人因呼爲
河上丈人亦曰河上公尝以道授安期生安
期生後授马鸣生马鸣生授阴长生阴长生
授尔朱先生後莫知其所传
马鸣生一作\/明本姓和字君贤爲县吏捕贼
被重伤垂死遇太眞王夫人以药活之君
贤念无以报乞备役使意欲求其治金疮
之方耳不知爲神仙也服勤岁乆夫人见
其敬仰灵气廉谨如初乃谓之曰吾所行
之道非高眞不可传不可以教初学者安
期生有金液还丹之法明日生来吾当以
汝付之汝随之乆当得其道也明日安期
果至夫人遂以君贤嘱之君贤随安期生
去事之几二十年遂授以丹诀链成服之
白日昇天阴长生後汉阴皇后之亲属少
好道术闻马明生得度世之道乃乆执奴
仆之役十有余年明生不教以道而但谈
俗事同事之者十二人皆怨恚辞去独阴
君礼敬弥笃明生乃告之曰子是眞得道
者乃立坛歃血授以神丹之诀後於忠州
平都山修炼服之白日昇天其自序云惟
汉延光元年新野山之北受神丹要诀道
成去世则藏名山如有得者列爲眞人行
乎去来何爲俗间不死之道要在神丹行
气导引俯仰屈伸服食草木可得少延不
得永度以致神仙子欲闻之此是要言积
学所致不爲有神上士爲之勉力劬勤下
士大笑以爲不然能知神丹乆视长存於
是以黄素及金简写丹经三通各藏於嵩
华及绥山缣书一通付弟子世世常有所
传云
安期生又尝别授毛翕公毛翕公授乐瑕公
乐瑕公授乐巨公乐巨公授盖公
按史记曰乐毅之族有乐巨公善修黄老
言其本师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
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
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巨公乐巨公教盖
公盖公教於高密胶西爲曹相国师又曰
惠帝元年曹参相齐尽召长老诸生问所
以安集百姓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
知所定闻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
之公爲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
具言之参用其术相齐九年齐国安集
汉孝文皇帝及窦太后皆好老子言诏诸王
大臣悉令诵习
史记儒林传云孝文帝好刑名景帝黜儒
术窦太后好黄老汉书外戚传云窦太后
好黄帝老子之言景帝与外戚不得贵尚
之据此乃景帝好之今言文帝何也岂非
窦后之所以好者亦由文帝好之欤班固
扬雄传赞云老聃着虚无之言二篇薄仁
义非礼学然後世好之者尚以爲过於五
经自汉文景之君皆有是言则文帝亦好
老子但不如好刑名爲切耳
每搜访遣逸之士解其义者或告曰河滨有
老人人莫知其姓名呼爲河上公尝诵道德
二篇诣试咨之帝闻之乃遣使问以经?老
人曰道尊德贵非可遥问帝乃命驾诣之帝
降辇致恭公倨坐於草庐之中帝不怿因谓
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士率上之滨莫非王臣
域中四大王居其一子虽有道犹朕民也不
能自屈何太高乎公抚掌大笑坐跃去地数
十丈止於太虚之中俯而答曰予上不在天
中不累人下不居地何民之有帝乃知其爲
神人即稽首礼谢曰朕以寡德纂承先业材
小任大惧不克堪虽治世事而心勤道德直
以愚昧厥未烛礼惟蒙道君有以教之公乃
授帝素书二编曰熟硏此则所疑自决无事
多言余着此书以来一千七百余岁凡传三
人并子四矣言毕云雾四合天地晦?失公
所在出史记及抱\/朴子神仙传
今有河上公庙在陕府之北并文帝望仙
台遣迹并存神仙传谓河上公腾虚又言
起雾而去或以此言爲诞因爲老子说经
当周昭之时至文帝之日无千七百年并
以爲非然汉边韶作老子祠堂碑称老子
自义皇以来世爲帝者作师而内传载舜
时爲师号尹寿子作道德经即是经其来
乆矣尹喜虽请老君着书何妨老君重述
旧典乎公所授素书二编即道德正经也
旣蒙惠光加被则心灵自悟何假诠说今
世所传河上公注老子者盖後人误以着
爲注遂依放而托之者唐刘之几修三教
珠英亦谓老子无河上公注盖秦汉以前
经典并无注解况云吾道甚易知又安用
自加诠释耶
孝武皇帝好道慕仙徧祀名山冀有所遇而
黩武不已纵欲无厌老君命西王母与上元
夫人同降其庭察其精诚随机而开诲之王
母谓之曰夫欲修身先当营其气太仙眞经
所谓行益易之道益者益精易者易形也能
益能易名上仙籍不易不益不离死厄行益
易者常思念灵寳灵者神也寳者精也子但
受精固气气化爲血血化爲精精化爲神神
化爲液液化爲髓行之不倦神精充溢爲之
一年益气二年益血三年益精四年益脉五
年易髓六年易筋七年易骨八年易发九年
易形形易则变化变化则成道成道则爲仙
人矣上元夫人谓帝曰汝好道乎闻汝数招
方术祭山岳祠灵祷河亦爲勤矣勤而不获
实有由也汝胎性暴胎性淫胎性奢胎性酷
胎性贼五者截身之刀锯刳命之斧斤也虽
复志好长生不能遣兹五事徒尔自劳但得
小益以自搘拄耳若自今已往写汝五性反
诸柔善明务察下兹念务宽惠贫恤寡薄赋
爱身常爲阴德救济死厄去诸淫养汝神放
诸奢处至俭勤斋戒节饮食鸣天鼓饮玉浆
荡华池叩金梁按而行之当有冀耳乃遣侍
女纪罗容到扶广山勑靑眞小童出三天太
上所撰左右六甲灵飞致神之方欲以授帝
靑眞回报曰阿昌言受教承阿母相邀诣刘
彻家不意天灵至尊下降於臭浊不审起居
比来何如侍女纪罗容至云尊母欲得金书
秘字六甲灵妃左右策精之文十二事欲授
刘彻辄封一通付信且彻虽有心寔非仙才
讵宜以传泄於行尸乎昌近在帝所见有上
言之者甚衆云山鬼哭於丛林孤魂号於絶
域兴师归而族有功忘兵劳而纵白骨烦扰
黔首淫酷自恣罪已彰於太上怨已见於天
气嚣言互闻必不得度世也奉尊见敕不敢
违耳王母笑曰言此子者诚多然帝亦不必
推也夫好慕仙道者精诚志念斋戒思愆辄
除过一百克己反善奉敬眞神存眞守一行
此一月辄除过一千彻念道累年心亦勤矣
累祷名山愿求度脱校计功过殆已相掩但
自今已去勤修志诚奉上元夫人之言不宜
复奢淫暴虐使万兆劳残冤魂穷鬼有破掘
之诉流血之尸忘功赏之辞耳夫人乃起立
执玉笈凤文之藴仰天而呪曰九天浩洞太
山耀灵神照玄微清虚朗明清灵者妙守气
者生至念道臻寂感眞成役神形辱安精年
荣授彻灵飞及此六丁左右招神天光策精
可以步虚可以隐形长生乆视还白留靑违
犯泄漏祸必旋倾反是天眞必沉幽冥尔其
戒祸敢告刘生言毕夫人以一手摘所施用
节度以示焉王母授以五岳眞形图帝拜受
并以寳函奉安於栢梁台帝自受法六年意
气清畅自谓神眞见降必当度世恃此不修
至德更兴台馆劳弊万民杀伐不休路盈怨
叹至太初元年十一月乙酉天灾栢梁台眞
形图并灵飞经籙十二事及自撰所授凡十
四卷并函并失累祈王母不复降矣至天汉
二年八月壬辰老君复遣卫叔卿来见帝时
帝闲居殿上忽见羽衣星冠乗云车驾白鹿
而至惊问爲谁答曰中山卫叔卿也帝曰子
若是中山人乃朕臣也可前共语叔卿忽然
不知所在帝甚悔恨即遣梁栢至中山推求
之不得见但将其子度世还见帝帝问云汝
父今何在对曰臣父少好仙道不交世事委
家而去已四十年矣云当入太华山也帝复
遣梁柏与度世共至华山寻之至絶岩之下
望见叔卿与数人博戏於岩上紫云覆之白
玉爲牀又有数仙童持幛节立其後度世望
而再拜叔卿曰汝何爲来度世曰帝甚恨前
日仓卒不得与父言今故遣使者梁柏与度
世共来愿更得见父也叔卿曰我前爲太上
所遣欲告以大灾之期及救危厄之法国祚
可延而强梁自贵不识眞道而反欲臣我不
足告语是以去耳今当与中黄太一共定天
元吾终不复往也梁柏还奏帝悔之
太史公司马谈尤明老子之道尝论六家
之书要指着于史记曰道家使人精神专
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爲术也因阴阳
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
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
易操事少而功多爲阴阳者使人拘而多
畏爲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爲墨者俭
而难遵法家严而少恩名家苛察而善失
眞唯老氏之教称爲大道焉曰无爲又曰
无不爲其实易行其辞难知以虚无爲本
以因循爲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救万物
之情不爲物先不爲物後故能爲万物主
有法无法因时有爲有度无度因物与合
贤不肖自明白黑乃形在所欲用何事不
成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辉天下复反无
明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太用
则竭形大劳则弊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
复生离者不可复反故圣人重之由是观
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
其神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是以先
黄老而後六经焉出史记
前汉艺文志云道家者流秉要执本清虚
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赵荣欧阳文忠公崇文总叙云道家者流
本清虚去健羡泊然自守故曰我无爲而
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虽圣人南面而
治不可易也或不宄其本弃去仁义而归
之自然以因循爲用则儒者病之
孝元皇帝初元五年丁丑四月三日老君以
天皇大帝命赐仙人茅盈神玺玉章盈字叔
申咸阳南关人生於景帝中五年丙申年十
八委家学道入常山采芝术而食常诵道德
经及周易六年闻西城总眞王君有道径往
求师登高涉峻超榛冒险卒遇之遂得执巾
履之役凡十七年不敢懈怠王君使盈主领
衣书图籙後三年乃将盈同乗九盖之车造
白玉龟台谒西王母王君稽首而退王母曰
总眞今乃挟肉人以登灵台不亦劳平王君
笑而不答因目盈起拜请乞奇要盈乃叩头
再拜曰盈小丑贱生枯骨之余敢以朝菌之
质窃求积朔之期是以负笈幽林贪师所生
王君哀盈艰若见授治身之要服气之法师
重见告宜更访求长易之益岂图今日遭遇
一睹圣姿愿赐长生之术警悟於行尸之身
王母授以玉佩金璫之经太极玄眞之法修
习三年王君又赐以九转还丹一剂谓之曰
子道已成可以返矣後当授尔仙任於吴越
也君乃辞归侍父母其乡里先有枉死虽乆
葬者皆敕地司令其还生在家晦迹五十三
年後父母俱终行丧如礼二弟固衷并仕汉
朝固爲武威太守衷爲上郡太守同日之任
饯送者车马塞途盈时已得王君密?报以
昇举之期因徧告送客曰吾虽不作二千石
亦当有神灵之职来年四月三日诸君能来
顾如今日否衆皆欣然相诺时元帝初元四
年也明年送客如期而集数倍於前是日老
君以天皇大帝命遣逸域宫绣衣使者冷广
子期授盈以神玺玉章太微天帝君亦遣三
天左宫直御管条赐盈以八龙锦舆紫羽华
衣太上大道君遣协晨大夫石叔门赐盈以
金虎眞符流金之铃金阙圣君命太极眞人
使正一上玄玉郎王忠鲍丘等赐盈四节燕
胎流明神芝长曜灵飞夜光洞草使拜而食
之佩玺服衣正冠北首带符握铃而立四使
者告盈曰食太极四节隐芝者位爲眞卿食
金阙燕胎玉芝者位爲司命食东宫流明金
英者位爲司録食长曜灵飞者位爲眞伯食
夜光洞草者主总左右御史之任子已尽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