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68674337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高上玉皇本行集经,道藏辑要,用户68674337,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敷落神眞

大哉 元始天尊其度人之心殆不可限量也演淸净之教

登进接引乎天眞玄座说法寂然无声言 天尊说法之妙

闻者皆莫能赞一词也当 玉帝放光诸天喜庆之时 天

尊乘机应会演此妙经旣爲厯圣之心传亦卽造化之根柢

大圆满咒举集中最要者而言瑶章洞文琼瑶之章大洞之

文也集以成书者集 玉帝之功行曁诸眞之请问以成一

书也敷落神眞者敷布落成登引神眞垂至教於无穷也

臣今东向诵 愿与天齐并 存亡俱证果 永度爱河津

东爲甲木万类之生方也於时爲春於卦爲震皆发荣扬厉

之候故诵宜东向也东向坐诵愿化身如天之久远而存者

亡者悉成道果永出爱河之迷津则注想称扬岂容已乎

注想 金容称扬 宝诰

至心皈命礼

太上弥罗无上天妙有玄眞境????紫金阙太微玉淸宫无极

无上圣廓落发光明寂寂浩无宗玄范总十方湛寂眞常道恢

漠大神通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太上太虚也弥罗无上天无极至上之天也玄眞境玄象变

化之眞城也????无际之意太微玉淸宫 玉帝所居之宫

太上玄微绝无尘染也无极以道言无上以位言廓落崇闳

光明显着又寂寂然不可测识浩浩然无有根柢也玄范总

十方道范爲十方之主也湛寂眞常道湛淸寂静眞常不可

移易之道也恢漠大神通恢恢无量漠漠无朕最大之神通

也 玉帝爲万天之尊故曰高

每诰句贯圣号计十拜或讽全诰毕礼圣号九拜北向跪讽

东向坐讽皆可

开经赞

太极分高厚

轻淸上属天

人能修至道

身乃作神仙

行满三千数

时丁四万年

丹台开宝笈

金口永流传

大圣玉皇赦罪大天尊三称三拜

重刋道藏辑要            箕集一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卷上

淸微天宫神通品第一

尔时

元始天尊在淸微天中玉京金阙七宝玄苑 玉皇宫殿陞光

明座与无鞅数众宣说灵宝淸净眞一不二法门

尔时此经将演之时也淸微天中乃 元始天尊所居之处

而曰 玉皇宫殿者 玉皇之行宫寄在淸微天也白玉爲

京黄金爲阙七宝爲苑是时 元始天尊居 玉皇宫殿陞

大光明宝座与无量眞众宣说玄灵妙宝淸净不染至眞玄

一无间无杂不二之法门七宝者碧土瑶阶丹陛琉璃宫虬

文壁白玉城金光色是也或谓金阙玉京惟 玉帝有之似

於淸微天无涉殊不知 元始宝号原称金阙上帝则金阙

玉京原在淸微天内矣而 玉帝诰内亦称太微玉淸宫则

夫玉淸圣境 玉帝独无行殿乎第玉淸境妙於虚弥罗天

妙於有也下文夜光玉女节亦有三淸境界金阙玉京则可

知统同而不得专属矣只味一虚字有字便自豁然

是时

玉皇尊帝与诸天眞飞天大圣无极神王灵童玉女九千万人

淸斋建节侍在侧焉

天眞天仙眞人也飞天大圣飞昇於天之大圣也无极神王

三千大千无穷极之神王也灵童玉女得少阳少阴之眞炁

者也九千万人言其众也凡此皆持淸斋建宝节相率而侍

光明座之侧焉侍侧统 玉帝在内葢 元始爲造化之祖

玉帝虽尊亦在弟子之列故侍侧

於是 玉帝知时欲至卽於会前举六通力放大光明徧照诸

天无极梵刹一切境界皆大震动十方无极一切世界俱同瑠

璃玻瓈无有隔碍

玉帝知传经之时已至卽於 元始会前彰举视通听通神

触通神会通夙神通豫照通六等之法力放至大之光明徧

照诸天之玄梵宫刹一切神眞之境界皆震惊耸动极十方

一切仙佛之世界俱同瑠璃玻瓈之光明莹彻而无一毫之

隔碍焉

十方圣众并乘五色琼轮琅舆碧辇九色玄龙十绝羽葢麟舞

凤唱啸歌雝雝灵??散花金童扬烟赞咏洞章浮空而来

於斯时也十方圣众并乘五色琼玉之轮琅玕之舆苍碧之

辇驾九色玄化之神龙建十绝所无之羽葢十绝谓上下八

方之尽处麒麟凤凰舞唱前导啸声和雅如歌音之婉转随

侍之灵??金童或散布奇花或扬拂炉烟赞咏大洞宝章同

护仙驾浮空而来集帝京焉葢爲帝光之所被者如此此指

众仙言

是时梵天一切金仙大乘菩萨四众八部承斯光照皆乘金碧

飞云玉舆九霞流景庆霄四会三辰吐芳飞香八凑旋绕道前

雨众妙花如云而下徧覆会前

不但此也又见梵天一切大觉之金仙了悟大乘之菩萨天

神魔鬼之四众天龙之八部承 帝光之照皆驾金碧飞云

之宝舆披九霞之彩服霞有九色流散妙景如彩服之绚烂

也庆霄四会乘吉庆之良宵四方来会也霄与宵同三辰日

月星也吐芳飞香葢三辰得阴阳之眞炁有自然之芳香也

八凑八方众圣一时环凑也雨落奇花如云垂下此众圣各

显神通也葢爲 帝光之所被者又如此此指诸佛言

是时 帝光徧照诸天下烛十方无极世界同玄都境凡彼人

间上近九天通接交连至亲至迩凡彼下方无极世界山陵坡

坂沟涧谿谷缅平如掌六合至迩三境非辽天宝台殿星罗人

间琼瑶瑰玉朗耀云衢七宝栏楯以界道路玉树仙花蒨灿珠

实景秀丹田芝草绵覆

是时 玉帝之光旣上照乎诸天而无不徧自下烛乎世界

而无不周上天下地晶莹澄彻同於玄都之境 玉帝所居

人所难到故曰玄都人间地处至卑承斯光照与九天通明

相接交互连合极其亲近如地中高大之山陵崎岖之坡坂

污下之沟涧谿谷一经 帝光缅然平正如掌六合之大至

迩也三淸之境非遥也诸天珍宝之台殿如星辰之罗布於

人间台殿中琼瑶瑰玉灿然朗耀於云衢七宝之栏楯横??

分界乎道路琼枝之玉树奇瑞之仙花莫不呈妙景吐异秀

丹田中之灵芝瑶草如绵之徧覆而下界无不见焉此节极

形 帝光下照之妙徧照诸天句承上说下是过脉语不重

时彼下方皆见诸天钧天妙乐随光旋转自然振响又复皆见

鸾啸凤唱飞鸣应节龙戏麟盘翔舞天端诸天宝花零乱散落

徧满道路是时凡圣骇异幽暗开光天人悦庆踊跃欢欣凡夫

学士尽得飞昇仰观劫仭宝台俯眄紫云弥罗是诸世界一切

人民咸臻道炁白首皱面皆得化度绀发朱顔少壮幼稚转增

形容光泽美好苦恼痊平普?解脱安乐快然天下歌謡欣国

太平

上节言天人通接交连下方之人旣见台殿琼瑰等类已又

见诸天所奏之乐随 帝光旋转自然声振音响天上之乐

不调自匀故曰钧天祥鸾灵凤飞鸣悉应乎节奏神龙瑞麟

翶翔戏舞乎天端诸天所散之宝花络绎缤纷充塞乎道路

此时凡夫圣人无不骇异幽阴之所黑暗之处无不开光天

上人间无不喜乐无知之凡夫学道之士人无不飞昇仰焉

观劫仭高隆之台八尺曰仭累劫不坏故曰劫仭俯焉眄紫

云弥罗之境是诸世界一切人民不已同臻道域乎但见白

首皱面之老得 帝光化度变爲绀发朱顔少壮幼稚之人

转增形容而光泽美好众苦诸恼痊泰安平尽皆解脱天下

熙熙皥皥而享太平之福焉此节极形 帝光度人之妙

当迩之时神风遐着万炁扬津天震地裂枯骨更生沈尸飞魄

皆得复形酆都铁围长夜九幽卽时破坏地狱苦魂化生诸天

三恶道苦一时解脱时诸罪众以斯光力得生十方诸大天宫

当斯时也 帝之神风遐迩皆着太和洋溢万炁皆发扬津

润天震而风雨节寒暑时焉地裂而五谷成百货出焉已枯

之骨更得囘生沉滞之尸飞散之魄皆复原形酆都大铁围

山大铁围城冥冥长夜黑暗九幽卽时破坏地狱受苦之魂

化生诸天而在地狱饿鬼畜生三恶苦道中者莫不解脱是

时受罪等众仰仗 帝光得生诸大天宫此一节极形 帝

光度鬼之妙

尔时 玉帝卽分其身徧於十方诸大天宫令诸天宫自然化

现白玉爲京黄金爲阙七宝玄苑大光明殿具光明座幢节旛

葢异宝奇花徧布是处尔时 玉帝卽以所分之身徧於是处

白玉京中黄金阙内七宝玄苑大光明殿光明座上普爲十方

演说淸净解脱之道

人鬼胥度之後 玉帝更分化法身徧及於诸大天宫令诸

大天宫自然现出白玉京城黄金阙庭七宝玄苑大光明殿

大光明座法幢旌节龙旛华葢珍异之宝奇丽之花徧布是

处且以所分之身徧在诸大天宫玉京金阙玄苑之中御大

光明殿陞大光明座普爲十方罪众演说眞淸眞净悟解超

脱之道

时化 玉帝各以无量天眞大圣妙行眞人灵??玉女侍列左

右是诸玉女顔容姝妙端丽奇特天珍异宝庄严身相言音淸

彻众所乐闻是诸玉女其身复出微妙解脱自然之香是香芬

馥周遍诸天极妙乐土及诸大地一切福处

妙行功行已臻神妙故称眞人姝妙姣好也奇特出众也自

然之香身所自具非寻常兰麝也福处聚福之处也此节略

言天眞大圣而独详玉女者以天眞大圣人所习闻玉女之

神通则未之知也故详言之且其身胡爲而有香胡爲而出

微妙解脱自然之香是皆 玉帝沉浸浓郁本大神通而醖

酿於玉女之身玉女又能修诸妙行有以承受而发越之故

其香於以周遍而广覆也

六道一切众生闻是香者普?开度所谓天道人道魔道地狱

道饿鬼道畜生道若诸天道一切天人或有能闻是此香者五

衰四相永得消除转增天福若诸人道王臣兆庶或有能闻是

此香者卽得人天长夀之乐身或灭度乃得脱殻尸解之道若

诸魔道一切诸魔或有能闻是此香者安处天宫鬬战之苦各

得休息若诸地狱道一切罪魂或有能闻是此香者离地狱苦

得净土乐若诸饿鬼道一切饿鬼或有能闻是此香者卽得饱

满无饥渴恼若诸畜生道一切畜生或有能闻是此香者脱畜

生苦得智慧乐

六道犹六路也天道有六等卽佛典所谓界也一曰色界二

曰欲界三曰无色界四曰无欲界五曰淸静界六曰香馥界

凡生前作善浅深没後生天卽视其浅深而各置一路香馥

界乃最上之一路也天人非天仙眞人乃止知修善不明大

道故虽生天而未能免劫者天福享尽卽入轮回五衰耳聋

目瞶腰酸手卷脚软四相羸瘦困惫须发白面顔龙锺天福

增则无是患矣人天长夀之乐者在人爲地行之仙在天爲

不坏之身也灭死也度超脱也葢人之有身犹物之有殻闻

玉女自然之香卽得超脱犹物之脱殻而羽化也诸魔如修

罗夜乂等类北阴山六洞天宫魔王所居之处常好战鬬闻

香则休兵息战淸闲自在安处天宫也酆都铁围拘囚罪魂

之所闻玉女身香卽时破坏故得离地狱饿鬼之喉如针口

常出火涓滴不下闻玉女身香则喉开食进腹内淸凉故得

饱满畜生之性最蠢闻玉女身香脱其毛皮复其灵明故得

智慧香之所及拯救四生六道如此异哉其香乎大哉其香

乎至哉其香乎

尔时诸生天罪众旣得生是胜天宫已缘承慈光摄受之故便

得觉悟各各明了罪福因缘与诸眷属作天伎乐来诣 帝前

是诸众等各各含悲俱发声言臣等前後经千劫万劫不见三

光常处黑暗三恶道中多受苦恼伏? 上帝方便放光愍救

我等皆生天上是诸恶业悉皆灭尽无诸系滞皆得往生仰朝

上帝各到道前是诸生天一切罪众说是语已稽首复位

尔时诸罪众得生无上天宫虽因闻香解脱实缘承受 玉

帝大慈光明接引之故方得觉悟各得通明了彻受罪之恶

因获福之善缘於是率其诸亲眷属奏天上技艺妙乐来至

帝前感激流涕异口同声俱曰臣等前前後後共经厯过千

劫万劫不见日月星三光常处九幽长夜堕於狱鬼畜三恶

道中受诸苦恼自分无有出期伏? 上帝普行方便大放

光明救拔我等得生天上凡诸宿业往愆全归消灭朝拜光

明宝座瞻仰 元始天尊道会之前眞是万劫难逢之事说

是语毕各各再拜稽首而复其侍立之位焉此一节结上文

玉帝放光度脱之意以起下文妙音之端

尔时 玉帝出大妙音普告十方诸天圣众汝等谛听此诸罪

众旷劫以来纵无明性造十恶业六尘徧染三业萦缠肆意任

心曾无觉悟阴罪阳过日积月深背道违眞顺邪弃正举心运

念动结愆尤遂使命过之後身落三涂不得解脱若非今日遇

是法会何由出离

尔时各处化身 玉帝同时俱发淸妙之音普告十方诸天

圣众曰汝等敬听朕言此等罪众乃自厯劫以来纵昏昧不

明之性造杀生偷盗邪淫两舌恶口绮语妄言及贪欲嗔憾

痴迷之十恶纵无明性故口耳鼻舌身意之六尘徧染而不

能涤除造十恶业故身口心之三业萦缠而不能解脱肆放

其意任纵其心曾无觉悟之期人所不见之阴罪人所共闻

之阳过日日而积月月而深背畔大道违逆眞教顺从邪途

弃舍正路存心动念种种俱结愆尤以致身死之後或落地

狱或落饿鬼或落畜生沉沦三恶道中永无出脱之期殊堪

悯恻若非今日遇此法会妙筵何由出离苦业哉

尔时诸天化身 玉帝卽以神通不动其所移接天人皆令得

至淸微天宫玉淸圣境 元始会下是诸众等不觉不知是时

天尊及会众等见是十方 玉帝化身普皆来集

天尊会前如无边明镜照诸影像互相容入时诸大众稽首瞻

玉帝化身圣中最尊增长淸信益加志乐心无退转起大坚固

当妙音开度之後诸天化身 玉帝各具最大神通巍然不

动似未见其离却方所而凡属慈光接引之天人皆随驾而

齐集道会之前此诸天人有知而若无知也有觉而若无觉

也浑浑穆穆焉而已是时 天尊及会众等见 帝身如无

边之明镜光亮莹彻将各天宫所分化之法身形像互相含

容纳入以万归千以千纳百以百并十以十合一大众等不

觉稽首瞻仰极口称赞增长其淸净诚信之心益加志乐而

向道不囘消除其退诿转避之思起大坚固而拳拳服膺焉

自首节至此总赞 玉帝神通之大所以後列十七光首则

曰大神通者葢神通已不可测更加以大则巍巍荡荡非言

思拟议之所能及矣故光末以无能胜殿之大矣至矣

时诸天人迩得生天忽覩 天尊胜会道场淸净第一无爲功

德之所庄严踊跃欢喜一时作礼叹未曾有尔时十方诸化

玉帝俱复一体坐法座中法筵淸众俱愿欲闻

玉帝本行修证未敢议问

时诸天人获承 玉帝慈光得至淸微天上忽覩 元始天

尊胜会道场至淸至净妙极无加然虽幽深玄远浑穆无爲

而功德之所却又自然庄严不觉五体投地叹爲希有诸化

身 玉帝见天人踊跃欢喜如此亦收摄神通复爲一体坐

光明法座之中或去或来倐分倐合玄妙莫测法筵大众俱

欲愿闻 玉帝本行修证之由而未敢拟议请问焉此一节

爲 元始天尊宣说 玉帝化身之张本故将胜会道场带

赞数句

於是 天尊普告四众言往昔有国名号光严妙乐其国王者

名曰净德时王有后名宝月光其王无嗣尝因一日作是思维

我今将老而无太子身或崩殁社稷宗庙委付何人作是念已

卽便勅下诏诸道众於诸宫殿依诸科教悬诸旛葢淸净严洁

广陈供养六时行道徧祷眞圣已经半载不退初心

妙乐国在西海外慧灵山作是思维想念是事思虑图维也

王无太子虑社稷宗庙无人承受作此念已竟传下勅旨诏

诸道门淸众於各宫殿之中依诸科仪教典悬诸彩旛宝葢

斋明以淸净其内盛服以严洁其外广陈品物以作供养於

白日六时中行香演道祷祝眞圣半载不退初心其尊崇大

道?诚永久可知

忽从一夜宝月光皇后梦 太上道君与诸至眞金姿玉质淸

净之俦驾五色龙舆拥耀景旌荫明霞葢是时太上道君安坐

龙舆抱一金婴身诸毫孔放百亿光照诸宫殿作百宝色幢?

前导浮空而来是时皇后心生欢喜恭敬礼接长跪道前曰

道君言今王无嗣愿乞此子爲社稷主伏愿慈悲哀悯听许尔

时 道君答皇后言愿特赐汝是时皇后礼谢 道君而乃收

之皇后收已便从梦归觉而有娠怀胎一年於丙午??正月九

日午时诞於王宫

忽从一夜宝月光皇后梦 太上道君与诸至圣眞人皆金

姿玉质淸净不染之辈乘五色之龙车拥簇光耀妙景之旌

?荫罩明辉霞光之宝葢安坐龙车之中抱一金婴其婴身

诸毫孔内放出无数祥光照映王之宫殿皆成百宝华彩之

色法幢旌节在前引导凌空而来是时皇后恭敬礼拜求此

婴爲王之太子 道君遂准其请答言愿特赐汝皇后觉而

有娠怀胎一年得四时之全气丙午正月九日午时皆阳数

也 玉帝初生之异如此

当生之时身宝光焰充满王国色相妙好观者无厌幼而敏慧

长而慈仁於其国中所有库藏一切财宝尽将散施穷乏困苦

矜寡孤独无所依怙饥馑癃残一切众生仁爱和逊歌謡有道

化及遐方天下仰从归仁太子父王加庆

玉帝降生之时身放百宝光焰充满於光严国内色相奇妙

美好观者永无厌心幼则聪敏智慧长则慈悲仁爱将国中

所有库藏财宝尽散施一切无告之众生深仁至爱出於自

然温和谦逊并非勉强一切众生被其泽感其恩咸讴歌颂

謡称爲有道仁人当是时也恩周境外生及远方天下景仰

率从莫不归仁於太子光严国王生 帝之时固己欢悦至

此心中益加庆幸焉

当尔之後王忽告崩太子治政俯念浮生告勅大臣嗣位有道

遂舍其国於普明香严山中修道功成超度

俯念浮生下视已身而思念也人生在世如天上浮云水上

浮萍难以常在故曰浮生 帝旣念此因告勅大臣将位传

於有道之人遂弃舍其国入普明香严山中修习大道行满

功成超凡出世度生天上普明香严山在西海外蟠桃山左

帝超劫後改名金诏山

过是劫已厯八百劫常舍其国爲羣生故割爱学道於此後又

经八百劫行药治病拯救众生令其安乐此劫尽已又经八百

劫广行方便启诸道藏演说灵章恢宏正化敷扬神功助国救

人自幽及显过此已後再厯八百劫亡身殒命行忍辱故舍已

血肉如是修行三千二百劫始证金仙号曰淸净自然觉王如

来教诸菩萨顿悟大乘正宗渐入虚无妙道如是修行又经亿

劫始证 玉帝说是语已法筵淸众异口同声叹未曾有

劫有大小六十年爲微尘劫五百年爲羡数劫三千年爲闰

置劫一万八千年爲小劫十二万九千六百年爲转轮劫劫

劫相延积至万数乃爲大劫八百劫不必拘大小 玉帝功

成超度之後厯八百劫屡爲国王常舍其国爲超度羣生之

故割断六亲恩爱学修大道又经八百劫施药疗病令众生

安乐又经八百劫多行方便之事启诸道典演说玄灵宝章

恢宏正大之化敷扬神圣之功辅助国家救济人民自幽冥

以及阳世无不被泽又经八百劫亡殁其身不敢爱惜捐殒

其命不暇瞻顾惟含忍耻辱不惜一已之血肉济物利人如

是修行已经三千二百劫万得位证金仙成不坏之正果号

曰淸净自然觉王如来教导诸菩萨了悟大乘正法眞宗渐

次入於玄虚眞无至妙大道如是修行又经十万劫方证

玉帝之位 元始天尊说是语毕法筵淸众俱异口同声称

叹自来未曾见此妙行也

尔时众中有一玉女名曰夜光从座而起严整衣冠从容雅步

长跪道前白 天尊言臣宿昔何幸仰侍御前亲奉供养已经

亿劫三淸境界金阙玉京寂淡逍遥快乐自在嬉游圣域餐听

法音未曾见此希有之事

雅步缓步也臣夜光自称也言夙命昔劫幸得瞻仰侍列於

玉帝御前亲自承奉供养已厯劫十万之久凡玉淸上淸太

淸三等境界与夫黄金阙白玉京寂然淸淡无事逍遥至快

至乐得大自在嬉游圣眞之境餐听法会之音皆目所亲见

曾未覩 玉帝分身变化之妙如今日者此一?乃夜光欲

得 玉帝化身之由

不审向来光内所现十方诸天变现圣境皆有 玉帝应化法

身天眞大圣妙行眞人灵??玉女以爲侍衞是诸玉女相貌端

严形体姝妙出众妙香无与等者复? 玉帝神通移接今皆

普集在淸微天未审今此玉女以何因缘得证如是无上色身

恩惟圣慈示以未悟

夜光又言未知向来大光明内所现十方诸天变化现显之

圣境皆有 玉帝法身又有天眞等众以爲侍衞其随侍之

玉女不但相貌形体逈出寻常而身出异香芬芳馥郁普度

六道世间一切之香无与等者今? 玉帝接引齐集在淸

微天中未审此诸玉女有何因何缘得成如是最上之色身

乎伏望慈悲示以未悟之义焉此一?乃夜光欲得诸玉女

身香度脱之由

尔时 天尊谓夜光玉女言汝固初入圣流虽有智慧未能明

了此诸玉女乃自往昔无量劫中修诸妙行具解脱门同淸净

信同淸净解同淸净念同淸净行同淸净身同淸净心同淸净

意同淸净果同淸净报同大慈心同大悲心覆护众生如母抚

念爱於赤子奉戒专一冥心大道淸斋宏誓千万劫中尊奉

玉帝

天尊言曰尔夜光初入圣流虽具聪明闻见未广是以未能

明白了悟今此诸玉女乃自往昔无量劫数之中苦修功行

已得大解脱法门其用功获效之处??与 玉帝相同而

累劫不染焉如勿二勿三 玉帝夙修常淸净信矣此诸玉

女亦同此淸净信焉见理不惑 玉帝夙修常淸净解矣此

诸玉女亦同此淸净解焉万缘胥尽 玉帝夙修常淸净念

矣此诸玉女亦同此淸净念焉淸斋学道 玉帝夙修常淸

净行矣此诸玉女亦同此淸净行焉不染邪秽 玉帝夙修

常淸净身矣此诸玉女亦同此淸净身焉心卽道道卽心

玉帝夙修常淸净心矣此诸玉女亦同此淸净心焉无将迎

无期必 玉帝夙修常淸净意矣此诸玉女亦同此淸净意

焉位冠诸天 玉帝得淸净果矣此诸玉女亦同此淸净果

焉尊爲上圣 玉帝得淸净报矣此诸玉女亦同此淸净报

焉仁育亿彚 玉帝具大慈心矣此诸玉女亦同此大慈心

焉恩孚沙界 玉帝具大悲心矣此诸玉女亦同此大悲心

焉玉女慈悲之心岂沾沾以爲恩哉就如慈母之於赤子一

般且其奉持玄戒精专诚一冥心於大道而不摇於外物淸

净斋?具洪大之誓愿而不流於狭小千刼万刼之中皆尊

奉 玉帝以故身出异香超凡度世夫岂浅见所能窥测者

此诸玉女非实是女皆天至眞爲度羣生现玉女身是故身色

神通智慧隐显变化与 帝同焉尔时夜光闻是说巳心得开

悟稽首欢喜默然复位

且此诸玉女尔谓具全阴之质爲眞女子哉乃天眞至人悯

众生愚昧以刚道化之则不信以柔道化之则易从故幻出

玉女之身觉迷度世所以其身其色其神通其智慧或隐或

现种种变化皆与 帝同其妙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别笑!本尊的灵宠是吃货

逆道诛天

出马秘录,抬手镇压山狐野鬼!

木子也是我

天刀耀世,侠义长存

风在吹的地

天榜

乘风御剑

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

陈喵呜

末世降临我分手了小仙女

喜欢蜜袋鼹的周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