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经注解卷四锺四
用户68674337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皇经注解卷四锺四,道藏辑要,用户68674337,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是身光明皆具妙号所谓大神通光大慈悲
光大喜舍光大忍辱光大平等光大柔和光
大自在光大利益光大如意光大智慧光大
吉祥光大解脱光大归依光大功德光大圆
满光大无碍光无能胜光
大慧眞人云是玉帝身所放大光明皆具
上妙称号光号云何所谓大神通等十七
大光玉帝普垂照摄妙行积证有大威神
具六通力神通光严遍烛一切此光号第
一也次则帝具大慈帝具大悲慈悲无量
光妙弘明大慈悲光其二也再次则帝眞
喜舍喜舍无量妙光普明大喜舍光其三
也帝之累劫又大忍辱忍辱无边光明莫
遏大忍辱光其四也帝之前修行大平等
平等不已光明莫御大平等光其五也帝
之徃刼又大柔和柔弱安和浩劫不改普
着光明不可穷尽大柔和光其六也帝德
安安超然自在恢霁光明终无穷极大自
在光是其七也帝仁浩浩兼济永利利益
不穷法辉普焕大利益光是其八也帝之
普身超证妙觉清净自然法王如来又亿
刼始证帝位则最上功德妙出无心神化
如意如意光明永无极已大如意光是其
九也帝有大智帝有大慧智慧迈种光明
絶伦大智慧光爲十种矣帝本至善永大
吉祥以是光明彻烛无息大吉祥光廼十
一矣帝夙了悟得大解脱脱落自然金光
永焕大解脱光廼十二矣帝同大道妙法
自然永刼正信不生退转十方後世悉永
钦承皈神依道永明不晦大皈依光光之
十三也帝普度无量曲成不遣功德最大
光昭不匮大功德光光之十四也功圆道
备帝德圆满普光久丽以其成功大圆满
光光之十五也尘染夙净妙通圆明神化
无碍帝光永昭大无碍光又十六号矣神
中最贵圣中最尊万天主诸佛师浩刼法
界一切无如玉帝是故光明常充诸界神
化莫可度量无能胜光非大光明之十七
乎如是十七大光明神妙义惟玉帝今见
之神通夫岂可量哉愚按人生世间以正
性爲宗故仙传实际以此爲大光明种但
眞种悉具而保眞无人故迷惑场中须作
修洗功縁是以有一种最上良因则有一
等神妙光明玉帝积修无数妙行难穷不
止十七良因何爲十七大光明哉盖机多
难悟化繁道晦帝十七光明即佛现丈六
身而顶放大祥光也况帝光上妙一种超
伦敦能追踪妙行识十七大义乎噫是难
能也亦可希也道本在己怠则晦精则明\/勤修无爲不求速化道自得之矣
神通品三十二章
是故汝等欲见是帝而不可得者縁以汝等
尚於身口不舍结习烦恼行业由是障故不
能得覩是帝慈颜吾今爲汝法会衆等宣示
断障之法汝等大衆宜各奉行时诸大衆不
胜喜跃各於至尊几前稽首作礼俱欲愿闻
雷师皓翁云玉帝放十七大光明神通莫
量是故尔高虚清明天主等欲眞见是玉
帝而不可得所以然者縁以尔等虽无尘
染证位天帝上妙大乘未眞了彻尚於身
口不舍多劫结习无明烦恼凡行愆业由
是遮障之故不能得覩见玉帝慈顔结习
情慾尘凡一切迷累本不可贪因智慧不
足执想太重识念一起渐致染着物交牵
引愈积愈深作爲结毒致成习气如人以
绳锁挽结一时难解熏习旧染一旦难除
恶种业根本源未净习染物欲或畜烦恼
或积愆行或植縁业烦杂靡定恼乱未消
累行诸业夙爲障蔽今虽统御梵天尚未
彻明弗悉重玄奚瞻最胜不能即见玉帝
以是故耳吾今爲尔法会衆等宣明显示
断除障滞之法汝等大衆宜各奉持躬行
时诸大衆不胜欢喜踊跃各於元始玉几
前稽首俯顖恭敬作礼俱欲愿闻断障秘
论吾元始自谓也几案也愚按人之生来
各有夙因虽元会初开太和之气而徃刼
修习亦难顿忘故经以夙含业縁比之积
毒诚有见也是以有喜縁者则异域同心
爲恶縁者则对面千里莫言道藏功案释
教録记或指爲异端之论即儒书中晏婴
之沮孔子先正归之命程苏大儒分爲蜀
洛之党此亦縁之不偶也而相须之殷不
免於相遇之踈今古同以爲恨则因縁之
说岂可尽废哉用是十识难尽五藴难穷
十有三徒二十五魔种七假三合一切机
括谁复易逃清明天主证帝位爲尊神虽
脱尘染浩劫夙积未尽超融境落高虚号
着清明徃昔善因未脱虚无套矣虚明妙
有如玉帝者岂能遽见释经考菩萨行尚
有覩面不见释迦如来文佛演最上义菩
萨默默以听亦此义也至圣岂易见身口
结习之障岂易消耶然此理最难看见帝
非面见了知帝行彻契帝德如在孔子之
门眞得宣圣传授心法者一机心若孚则
时异世殊其揆一也神交心会其见廼眞
兹聪明顔子尚未达一间清明天主不能
覩玉帝又何疑元始断障之法莹明夙行
了验心宗扞格旣融外有何障自然亲见
玉帝矣所以衆欲乐闻吁起障破障一切
由心大通无碍自己元神对越不怠口耳\/粗迹弗爲滞障大道不在我乎勉之
神通品三十三章
天尊言曰断障之法当生大慧无起疑惑无
起贪嗔无起媱慾无起嫉妬无起杀害无起
凡情无起凡思无起昏垢无起声色无起是
非无起憎爱无起分别无起高慢无起执着
广成子云元始天尊因清衆请问无障妙
旨遂言曰断除障碍得覩见玉帝妙化光
顔其道无他当生神智大慧笃信正道无
起疑贰惑乱之心大道至正眞一不二本
无可疑惑明不足以察具几遂至持两端
无定见魔知通从旣知大道在我知明守
固勿贰以二勿叅以三更何疑焉不疑则
无惑道可从入故断障融净结习之大慧
必先无起疑惑求道者不可计功亦不可
以他求嗔怒忿怨不平之心俱不可有断
障之次无起贪嗔心专於道其哀自然滋
私长欲妄念易生纤毫淫逸嗜慾之意皆
大乱眞断障之三无起媱慾道无所不容
贤不肖皆吾之师友若丝毫忌刻贤能或
厌恶庸愚皆爲大非断障之四无起嫉妬
大道至仁一不忍伤若因逆恶触萌剪灭
之心背道亦甚断障之五无起杀害阴符
虽言杀机只是说能照伏邪魔则至眞自
在若秋天肃杀而草木归根生机歛人见
天地之仁?非世所谓杀也又云恩生於
害亦复其见天地之心意耳非世所谓害
也大道无爲情识不用一动凡意其谬无
穷断障之六无起凡情大道忘机诸想须
净一有尘恩其弊无边断障之七无起凡
思道本贞明清净无染少涉昏昩尘垢丧
我至眞矣断障之八无起昏垢道无声臭
以声色求之去道逺矣体道者不惟外面
声色不碍与世无干道之影响畔岸一切
不求不执故断障之九无起声色道本大
同一是一非失太玄之本眞矣断障之十
无起是非孟子虽云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大智若愚又何肯辨是非也道无取舍有
爱恶则障眞矣十一断障之目一视浑忘
无起憎爱理本无二用智分别则非道矣
断障十二法无起分别见道分明高出尘
外不屑世故一生慢心违道甚矣十三断
障之法无起自高轻慢之念大道活泼了
不可得断前十三障而道得矣虽名得道
实无所得一执任有着则理障未除爲法
缚矣十四断障法之终无起执着愚按道
之在人本无障碍惟世爲事理二端所蔽
遂至失道故元始慈示清衆断障门品历
示诸端欲人奋志迈徃不阻於难打脱事
障更出法槛则玉帝光顔以我之妙明日
与对越有何不见虽然脱二障人道之门\/也了悟神化重玄又在後论之
神通品三十四章
凝神澄虑万神调伏心若太虚内外贞白无
所不容无所不纳无令外邪乱其至道牵失
眞宗败其灵根盗其至宝致尔万刼永堕凡
流透入俗网万魔来攻百千万刼不闻妙法
鬼神执诛从生入死是故汝等应当志心善
护眞宗无令丧失如前所说如是诸障汝等
各各当除断之身得清净超度诸难是名道
宝持法栋梁
刘海蟾云元始示断障之法生大慧絶十
四业趣矣其究维何障断蔽除则神明虑
净当默住元灵玄始凝元神澄彻诸虑万
神和调而潜伏心如长空太虚内外贞固
洁白凡法界羣生万有无所不含容无所
不包纳且定见定守终焉不渝无令外面
回邪乱其至正大道牵引丧失眞正玄宗
败其至妙灵根盗其固有无价不壊至宝
致使尔等延积万劫永逺堕在凡流彻透
入於尘俗之网万种阴魔相接来攻伐尔
百千万劫惑於魔业不闻最上至眞妙法
鬼神乘机得以执持诛戮从生途而入死
地是故汝法会衆等应当专志诚心善自
护持本来眞宗无令捐丧亡失如前面所
说疑惑等诸多障碍汝衆等各各当除灭
断絶之诸障十四障外邪生死等一叚事
意俱在内旣除断诸障身得眞清眞净超
出昇度三界轮转业罪灾厄诸多艰苦厄
难是断障之法名道之至宝扶持正法之
大栋梁楼阁塔庙殿宇门舍非栋梁则难
构建修道成眞入圣超凡非断障则难了
脱断诸障则终免毁沦正法大行故天尊
以断障爲持法栋梁愚按人之正性元神
清净无染万刼不毁好静怡怡未始不灵
明与圣眞不二若明明不已玉帝神化妙
光岂不亲睹惟诸虑婴心相袭不改少知
道者又冀速效所以结习难尽烦恼不舍
帝光难见也若眞明玄通至健果决知性
命之爲眞识万有之悉假始见道而忘物
继行道而忘人继得道而忘我继成道而
忘心继乐道而忘趣再忘忘以忘眞事理
双融眞假悉遣不落圣凡相际何须五位
主宾得之无得守之不守空而不空不神
而神则夙习莹净积业絶尘细染尽灭超
入最上不必默朝上帝与帝同神不必法
道自然而与道合眞何有於三乘何有於
诸品圣中至尊功德无伦人皆可爲但根
尘之净功玄而行妙无作而无间矫假者
固不能脱融之未至化之未神犹爲入圣
不优若玄中地仙释教菩萨儒家大贤以
上者今人求道尚法至圣毋以大乘爲已\/足
神通品三十五章
更当修奉是此经典如近是帝生尊重心注
想尊容称扬尊号然後汝等得覩慈颜咸蒙
护度普闻妙法亲奉供养永无轮转
东华木公云元始示大衆断障之法旣云
是名道寳持法栋梁矣又以持久服膺之
义示衆曰尔等清衆闻今正法更当修持
崇奉是此玉皇本行经又典章亲诵此经
如近玉皇尊帝生尊敬保重之心知尊经
则不亵天道知重经则不轻天宝永久尊
重则终无悖慢大道自得即论语所谓畏
天命畏圣人之言也如近是帝固非眞覩
玉帝一时不能对越则一时不能尊重矣
注意恪想玉帝尊容妙相此道非徒专在
於想像也俨然如在昭事上帝斯与天地
合德而爲至圣耳称颂宣扬帝之至尊徽
号然後汝大衆等得覩见玉帝大慈光顔
咸皆蒙受帝之护持拔度普遍闻夫无上
至眞妙法得以身亲只奉供养是帝是经
永无轮灭转移之失一云见此经典闻此
妙法覩是帝顔能亲恳崇奉供养则永出
尘凡不受轮回转生之苦一说心永无退
转兼采之更通考疑云儒书云神不可以
思致道经云神化无心任自然佛经云若
以色求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
见如来今言注想尊容称扬尊号然後汝
等得覩慈顔元始玄祖斯言岂欺我哉此
言不是意想思存滞迹口耳合德於天孚
神於帝浑化相忘故古人云天威不违颜
咫尺敬恭而化不觉讃扬之至即儒书所
谓言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佛家
所谓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道经
所谓神与道合则道与身一也惟如此然
後闻妙法奉供养无轮转若徒心存想口
称扬不能皈身皈神命冥心会道则不可
言眞供养焉得无轮转至无毁沦不迁转
则注想称扬供养非世俗之谓可知愚按
人生性命於天理无不具惟?於俗流故
沉於轮转若经纶天下之大经能尽其性
是眞修奉玉帝经典能对越在天即如近
是帝小心翼翼只事不违是生尊重心身
代天工口代天言法天不私帝眞时御是
想玉帝容称帝号得覩帝颜也德惟一动罔
不吉尽己尽人尽物叅賛化育皈命投诚
践形惟肖至诚无息悠久无疆是咸蒙护
度普闻妙法亲奉供养永无轮转也噫人
之有道须臾不离道之有经如行之有路
践彼周行行道者弗全不由此道何哉此
孔子有何莫由道之叹元始言凡流不能
见帝也果味是经有得焉自与玉帝齐肩\/矣
神通品三十六章
是时四衆闻是说已欢喜踊跃叹未曾有
天官大帝云是说玉经时法会四衆人等
闻元始道祖说玉皇本行集经清微天宫
神通品卷分已竟闻帝生长之奇异多世
之修因变化之无量功德之难穷神应之
自然法力之最大侍卫玉女化自天眞沙
界浩劫悉頼经法明罪福之縁由聆断障
之妙旨十七大光明洞之有基亿万刼修
眞述之有要取法自在入圣无难庆尘业
之已脱幸七所之易入悉皆欢悦喜乐忻
腾踊跃同声称叹今遇法会良縁最胜奇
逢非偶此会此闻是帝是经兹时兹训历
刼以来未曾有也或云闻是说已专指断
障之法言太拘了元始道祖说经时神通
品说已竟非是说了後又说虽分三卷五
品因慈训随示品\/类故天眞演经列三卷耳
若将终卷称叹意同他叹言看似爲未详
所以闻是说已当兼承上说看经者详之
愚按人身精神气血听命天君妙心洞然
天籁发声怡然理顺油然太和手舞足蹈
快乐无方得道忘机举世莫尚身亦有四
衆闻说欢喜踊跃叹未曾有之义也但世
溺利欲了悟无人入圣成眞不数见耳若
闻经默会身具太和心融神化帝功不在\/我乎
上卷分章考义
元始天尊说玉皇本行集经诸天眞请问帝
化根由语虽不同皆在一时如何首卷分
三十六章说经固在一时因问以答各有
不同後不能明经旨趣洞至圣玄训故诸
天帝神眞五老帝君校録於前天猷继辑
於後文昌帝君天枢上相各乘时有考议
评正以首分系曰清微天宫神通品第一
不分他品以帝神通无伦其居无上元
始此训诸仙佛不能言也汉魏伯阳唐吕
纯阳元丘长春明罗念庵议之甚详分爲
章注首卷神通品得三十六章非轻析眞
语故使支分从三十六天之义以立章且
截?有旨意相统承不至涣散观诵者能
澄心涤虑以体至圣说经之意上眞分章
之趣务使神与圣眞相孚会经血脉贯串
则三十六章又何分说经之旨又岂不可
得哉但泥文者多默识不厌者寡或以经
爲无益或得一句以爲奇或执一字以爲
病别灵宝高上之名无心聆神会之妙则
因经不能悟道反爲文字障执又惑之甚
者也噫诸经至语皆爲心印因文见道得
道忘言玄穹秘论悉我固有经纶又何疑
其难入至於轻谤一得輙幸哉赘此首末\/学者戒之
皇经注解卷之四 上卷三十六章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