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在吹的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8章王都万象江湖纵横,天刀耀世,侠义长存,风在吹的地,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都万象江湖纵横
谭管家微笑着,眼中满是欣慰,继续娓娓道来:西区是能工巧匠的天下。金银匠们在工坊里敲敲打打,将普通的金属打造成精美的首饰,镶嵌上宝石后,件件都是价值连城的珍品;绣娘们飞针走线,用丝线在绸缎上绣出栩栩如生的花鸟,针法之精妙,让人叹为观止;木匠们则专注于打造家具,从雕花的檀木床榻到精巧的博古架,每一件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
南区则是文人墨客的天堂。他的声音变得柔和起来,那里有古老的书院,学子们诵读经典的声音终日不绝;秦淮河上,画舫一艘接着一艘,才子佳人们在船上吟诗作对、抚琴唱曲;诗社里更是热闹,文人雅士们以诗会友,常常为了一句绝妙的诗句争论得面红耳赤。
至于北区,谭管家的语气变得庄重,那是达官显贵的居所。高大的围墙将宅邸与外界隔开,门口的石狮子威风凛凛,朱漆大门上的铜钉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府内亭台楼阁、假山池塘一应俱全,尽显尊贵气派。
最后,他压低声音,神色严肃:而中区,是王都的核心所在。皇宫就矗立在那里,金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耀眼夺目,宫墙高耸入云。官署衙门也都集中于此,守卫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寻常人根本靠近不得。
说到这里,谭管家神色一正,语重心长地叮嘱道:少爷若想领略王都的繁华与底蕴,这几个区域确实都值得一去。不过,王都看似繁华,实则暗流涌动,鱼龙混杂。三教九流、江湖人士都汇聚于此,难免会有冲突纷争。少爷外出时,还望多加小心。若有需要,我立刻安排两名身手不凡的家丁随行保护。
云逸郑重地点头致谢,心中早已迫不及待。此刻,窗外的阳光愈发灿烂,庭院中的花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也在为他即将开始的探索而欢欣鼓舞。这座神秘而精彩的王都,正等着他去揭开那层层面纱,领略其中的万千气象。
谭管家端坐在太师椅上,手指轻轻摩挲着腰间古朴的玉佩,望着窗外东城区方向蒸腾而起的尘烟,眼中泛起追忆的神色。他抬手轻捋花白的胡须,银质的护甲在晨光中闪过一抹冷冽的光:少爷可曾见过破晓时分的东市?当代表着不同世家。谭管家的目光扫过屏风上密密麻麻的宅院标记,那些青砖灰瓦下藏着多少故事——某位将军在边关浴血十年,归来时皇帝赐下的宅邸比王府还气派;也有些新晋官员耗尽毕生积蓄建房,却因选址犯了忌讳,生生被同僚弹劾丢了乌纱。
他的手指缓缓南移,在南区位置重重一点:若说北城是权力的象征,南区便是财富的汪洋。谭管家的声音里带着三分感慨,您见过云锦坊的绣娘绣活吗?她们用孔雀金线绣牡丹,一针下去便是十两银子的工费。那些富商千金的裙裾扫过青石板,扬起的都是碎钻粉末。他忽然轻笑一声,上个月有个盐商为博美人欢心,买下整条街的灯笼都换成夜明珠,那一夜南区亮如白昼,连天上的月亮都黯淡无光。
见云逸露出惊讶神色,谭管家摆摆手:不过南区也并非全是铜臭味。他指着舆图上交错的街巷,您看这几条蜿蜒的小巷,白日里是寻常市集,傍晚便热闹起来。悦来客栈的掌柜能说会道,三言两语便能让南来北往的客官掏腰包;听香楼的盲琴师,一曲《春江花月夜》能让铁石心肠的汉子落泪;还有那百花坊,白日里卖胭脂水粉,入夜后便成了文人墨客吟诗作对的雅集之所。他的目光中闪过一丝追忆,老奴年轻时,也曾在那里听过一位江南才子的快板书,至今想起仍觉余音绕梁。
谭管家忽地挺直脊背,朝王都中心方向郑重欠身,玄色长衫的褶皱如墨云翻涌。他望向天际那抹若隐若现的金顶,声音不自觉压低:少爷,您看那被祥云笼罩之处,便是龙栖之地。九丈红墙内藏着乾坤,琉璃瓦上的蟠龙吞脊兽昂首向天,每片龙鳞都用赤金箔细细贴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